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及参考格式
Ⅰ.调查报告的写法
一、概念与特点
调查报告是对某项工作、某个事件、某个问题,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后,将调查中收集到的材料加以系统整理,分析研究,以书面形式向组织和领导汇报调查情况的一种文书。
调查报告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写实性。
调查报告是在占有大量现实和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用叙述性的语言实事求是地反映某一客观事物。
充分了解实情和全面掌握真实可靠的素材是写好调查报告的基础。
(二)针对性。
调查报告一般有比较明确的意向,相关的调查取证差不多上针对和围绕某一综合性或是专题性问题展开的。
因此,调查报告反映的问题集中而有深度。
(三)逻辑性。
调查报告离不开确凿的事实,但又不是材料的机
械堆砌,而是对核实无误的数据和事实进行严密的逻辑论证,探明事物进展变化的缘故,预测事物进展变化的趋势,提示本质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科学的结论。
二、分类
(一)专题调查报告。
是针对某一方面进行的专项调查,如专业调查等。
即要求学生依照所学专业进行广泛的调查,要紧调查本专业的现状、就业情况、以后进展前景以及与社会其他行业的关系等。
通过调查初步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应具备的差不多专业素养和要求,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度,确定今后的努力方向,为学好专业奠定基础。
也是为其他有关方面提供参考和借鉴的一种调查报告。
(二)情况调查报告。
是比较系统地反映本地区、本单位差不多情况的一种调查报告。
这种调查报告目的是为了弄清情况,供决策者使用。
(三)典型经验调查报告。
是通过分析典型事例,总结工作中出现的新经验,从而指导和推动某方面工作的一种调查报告。
中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
前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起了专门大的促进作用。
中学时期,是人生的黄金时期。
教育实验研究表明:人在十八岁之前,阅读的阻碍专门大,18岁以后,
要意义。
而在办学条件比较差、学生人数比例较大的宽敞农村地区,课业之外,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呢?为了探究那个问题,2006年3月10日至
4月15日,我对我们学校6个班级,共
330位同学的课外阅读现状进行了一次调查。
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1.1容。
1.2调查方法
1.2.1
的时刻、课外阅读的范围、老师所起的作用等方面内容。
在调查过程中,我共发问卷310份,回收有效问卷300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1.2.2座谈会及个案调查
整个调查,我组织召开了各种座谈会14个,访谈同学16人次,书店8次,教师12人次。
这些座谈会、访谈,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2.调查数据与中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
2.1课外阅读兴趣不高,所花时刻少
表1.你是否喜爱课外书籍
表2.你每天课外阅读所花的时刻(%)
在回答“你是否喜爱课外书籍”时,只有11%的同学表示专门喜爱课外阅读,另外约有33%的学生专门少接触课外读物。
从调查中我
还发觉,有近56%的学生每天阅读的时刻在0.5小时或没有,22%的学生每天阅读时刻在1-2小时,这是一个惊人的数据,而只有13%的学生在2小时以上。
2.2对课外阅读的认识较高
但在调查中,我发觉一个耐人寻味的问题,大部分同学承认阅读之于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在问及“课内讲读教学、课外自由阅读哪种对你写作关心更大?”那个问题时,三分之二以上(68.8%)的学生选择了“课外自由阅读”,而选择“课内讲读”的仅占24.3%。
中学生课内讲读的课时远远超过课外阅读的时刻,但他们普遍认为课外自由阅读对自己更有关心。
由此看出,中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要紧得益于课外阅读。
2.3阅读量少,范围窄,质量不高
从调查中,我发觉,在关于读物种类的选择这一栏中,37%的人选择了要紧功课的参考书,40%的人选择的是武侠言情类小讲和漫画,而选择经典名著的人仅占8%,阅读时政的更少,只有6%。
由此而见,在当今的考试制度下,大部分学生都难以从事真正的课外阅读,而仅有一部分人要么就强攻参考书,要么寻求刺激,沉迷于刀光剑影,男欢女爱中。
特不是阅读中外名著的较少,“四大名著”全部看过的仅占12%左右,而一本没有看过的达30%,另外约有33%的学生专门少接
触课外读物。
通过个不访谈,我了解到大部分同学课外阅读最喜爱的是科幻武侠小讲、笑话幽默、《读者》、《中学生天地》等休闲轻松类读物。
而其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武打、言情小讲,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中,女生常枕于风花雪月席上,甚至还有的唯“黄”是读。
部分学生对一些只靠漂亮脸蛋取悦世人的所谓明星以及他们的无聊绯闻,能够如数家珍,但是对《三国演义》、《钢铁是如何样炼成的》等经得起岁月淘洗的名著却一无所知,对科普读物的涉猎自然更泊得悲伤了。
2.4部分家长对学生课外阅读的理解产生偏差
在回答“你父母是否了解、支持你看课外书”时,难道有65%的同学认为家长不支持。
在农村,学生家长都渴望子女“跳出农门”,他们只希望小孩“念学校里的书”。
有些家长担忧课外阅读阻碍小孩的考分,每当小孩在课余时刻拿起课外书读时,他们就会讲:“不做作业,又看闲书了,”可见,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与家长的意愿相悖。
2.5教师认识上的偏差和课外阅读教学的不得力
尽管绝大多数农村中学已推广普及素养教育,但并未真正从应试教育的阴影中走出来,课业负担过重仍是农村中学的一个严峻问题。
有些老师在教学中重课内灌输,轻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从调查中发觉,33%的学生认为老师为了自己的学习成绩而不支持阅读课外书籍。
另外,指导不到位也是困扰农村中学生阅读质量提高的因素之。
从调查中还发觉,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时刻安排不固定:利用课余时刻阅读的占4.3%,利用休息日阅读的占36%,有空就读的占44%,情愿什么时刻看就什么肘间看的占36%。
尽管部分中学从领导到任课教师对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缺少对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方式及方法的指导,甚至有些中学放任自流,这也是阻碍农村中学生课外阅读质量捉高的因素之一。
2.6课外书籍拥有量少
表3:课外书籍拥有量(%)
由于经济条件的差异,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中学生的阅读内容贫乏是开展课外阅读的一大障碍。
从调查结果看,拥有10本以上读物的学生只有17.7%,拥有5至10本读物的学生有23.25%,另外,约有60%的学生只拥有5本以下或没有课外书。
3.对调查结果的考虑
探讨初中学生课外阅读量少,阅读面窄的缘故,我认为最全然的缘故是现在的教育还始终走不出“应试教育”的阴影。
考试的指挥棒指到哪里,哪里受害。
长期以来,教育行政部门,社会上群众评价一所
学校的好坏依据的最要紧的标准确实是这所学校的升学率的高低。
因此,凡中考、高考不用考的科目一律受到冷落。
语文学科还算幸运,也还算得上是一门主课。
但由于语文这一学科投资多、见效慢,在各学科中是最不受重视的,甚至有的教师还讲:语文嘛,多一节和少一节有什么关系!因此,课外阅读因此就更不可能得到重视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中学时期仿佛变成遥不可及的幻想。
再加上大部分农村中学教育经费不充足,学校对图书的投入专门少。
有的学校虽有部分图书,也时隔久远,内容陈旧;再讲,由于缺乏认识,治理不善,学校图书室形同虚设;有的中学甚至连图书室和图书都没有,更不用讲配套的报纸杂志。
假日进城逛书市,我看到习习空调之下,琳琅满目图书中的芸芸学子,我想城里的小孩真是幸福!
那么,该如何样改变这种局面呢?我认为能够以下几方面入手:3.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
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此教师先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应该把开展课外阅读,使学生养成爱读书的适应当作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而且,我们的语文课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那个任务,要把那个工作看成是语文教育改革实践的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通过引导,使学生明白阅读阻碍的是一个人素养中最差不多、最核心的东西-审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