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全价值评估

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全价值评估


场的生态系统服务就没有价值。环境主义者对上 述观点并不认同,O’Neill 等人认为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的存在并不由人们的主观意愿和感受决定,生态 系统具有内在价值(intrinsic value)[2]。现代环境经 济学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研究集中于生态系统 服务的外在价值(extrinsic value),而内在价值涉及 环境伦理学方面的内容,很少将其计入价值评估范 围[3]。本文所指的生态系统服务全价值包括其使用 价值和非使用价值[4],且主要体现在生态系统服务 的非市场价值。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全价值 评估,有助于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全面的了 解,并将评估结果纳入到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之 中,为环境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并在区域发 展规划、资源开发和决策过程中充分重视和体现自 然资产的价值,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5]。
失治理进展缓慢,待治理区域面积仍然很大,植被
破坏等加剧了水土流失的治理难度。
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1 选择试验模型理论
选择试验模型是一种近年来应用在资源环境
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领域的一种更为可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价值
评估手段。它通过参与者对一系列假想的环境政
策组合的个人偏好选择,结合计量经济学的方法进
行支付意愿的测算,从而得到环境物品和服务的非
Mixed Logit 模型的概率分布函数为:
∫∑ Pni =
e βxni j e βxj
f (β)dβ
(4)
这与条件 Logit 模型的概率分布表达一致,但在
Mixed Logit 模型中,参数β是随机的(例如其为具有
均值μ和标准差σ的正态分布),而在条件 Logit 模型
中,参数β则为某一固定值。通过积分进行最大似
的 独 立 同 分 布(Independent and Identically Distri-
bution,IID)的模型假设,在模型的设定上具有更高
的灵活性和可信度。Mixed Logit 模型允许模型参数
在个体间变动,即具有同样社会经济特征的人对属
性特征的偏好是不同的,可用来解释异质性 。 [27,28]
收稿日期:2014-07-12;修订日期:2014-12-14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的多目标协同研究:全价值评估与公众支持”(编号:71373209)。 作者简介:史恒通,男,吉林临江人,博士生,主要从事生态经济学与环境价值评估方面研究。E-mail:sht06506006@ 通讯作者:赵敏娟,E-mail:minjuan.zhao@
2 研究区概况
渭 河 是 黄 河 第 一 大 支 流 ,流 域 面 积 13.48 万 km2,其中陕西省境内面积达 6.72 万 km2。陕西省渭 河流域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跨黄土高 原、关中盆地、秦岭北麓三个地貌单元(见图 1)。作 为陕西省关中地区的主要河流,渭河承担着其沿河 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以及生态补水的水域功能。
市场价值。
选择试验模型的理论基础为兰开斯特消费者
理论[22]和随机效用理论[23-26]。兰开斯特消费者理论
指出,消费者的效用可以被分解为其对该物品(或
服务)的各个特征属性进行消费的效用。而根据随
机效用理论,个人根据选项属性和一定程度的随机
过程进行选择,该随机过程通过消费者效用方程中
的随机项体现出来:

352
资源科学
第 37 卷 第 2 期
陈述偏好法(Stated Preference Method,SP)是非 市场价值评估的主要方法,其中最常见的包括条件 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 Valuation Method,CVM)和 选择试验模型法(Choice Experiment Method,CE)。 相对于 CVM 而言,CE 可以避免在应用中产生的各 种偏差,较好地解决环境和资源的多重生态属性之 间的损益比较问题[6],而且 CE 的研究结果可通过效 益转移法(Benefit Transfer,BT)应用于其他类似的 生态环境物品的非市场价值评估 。 [7,8] 国外学者应 用 CE 进行非市场价值评估是从 Louviere,Hensher 等的研究开始的[9],应用 CE 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 行价值评估的研究较多[7,10-12],但国内对非市场价值 评估的实证研究大多局限于 CVM 的研究[13-15]。近年 来才出现 CE 在非市场价值评估中的应用,赵金成 等[16]以我国土地政策效率研究为例,介绍了确定选 择实验模型调查问卷中环境属性的方法。樊辉等 介绍了选择实验模型方法的原理,对选择实验模型 法在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并总结了选择实验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 问题[17]。以上这些研究只是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和分 析,缺乏实证的定量研究。翟国梁等以中国退耕还 林为例,应用 CE 对该政策进行了评估[18]。金建君等 以浙江省温岭市耕地资源保护为例,探讨 CE 在耕 地资源保护经济价值评估实践的可行性[19]。但二者 的 研 究 均 建 立 在 多 项 式 Logit(Multinomial Logit, MNL)模 型 基 础 之 上 ,未 能 放 宽 模 型 独 立 同 分 布 (IID)的假设,评估结果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谭 永忠等通过分别建立 MNL 和 Mixed Logit 模型,以浙 江省德清县为例,对耕地和基本农田的非市场价值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应用经济研究中心,杨凌 712100)
摘 要: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进行全价值评估有利于相关流域治理政策的建立,实现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本 文应用选择试验模型法,对我国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非市场价值进行评估,并以渭河流域陕西段为例进行实证研 究。在生态功能属性和指标的合理选取基础上进行选择试验模型设计和问卷调查,进一步分析渭河流域城乡居民 对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认知差异,以及测算相关样本的支付意愿,最终进行非市场价值估算。研究结果表明:①相 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不在意水土流失方面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而更关心水资源数量和质量,以及自然景观和 生态旅游条件等方面的改善;②渭河流域居民对水资源质量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最高的支付意愿,对水土流失强度 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次高的支付意愿,而对自然景观这一生态指标具有最低的支付意愿;③陕西省渭河流域平均每 户居民每年愿意为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改善支付 624.22 元,且城镇居民的支付意愿(830.34 元/户)明显高于农 村居民(525.46 元/户)。陕西省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每年的非市场价值为 8.68 亿元。
Service)、栖 息 地 服 务(Habitat Service)、生 产 服 务
(Production Service) 和 信 息 服 务 (Information
Service)[29]。这四大类生态系统服务应该与本研究
具体的价值评估生态功能属性选择相结合。生态
指标的选择是在功能属性的基础上进行扩展得到
可以得到不同的概率选择模型。例如,MNL 模型的
随机误差项服从 Gumbel 分布,该模型为选择试验模
型中最基本的一种计量模型。Mixed Logit 模型,也
称作随机参数 Logit 模型(Random Parameter Logit,
RPL),在 MNL 模型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最新应用于
选择试验模型的一种计量模型,它放宽了 MNL 模型
Ui = Vi + εi
(1)
式中 Ui 为第 i 项选择的真实、不可观测的效用;Vi
为第 i 项选择的系统、可观测效用,可以包括选项属
性和个体特征;εi 为不可观测效用部分,即随机误 差项,代表不可观测因素对个体选择的影响。对于
所有 j 个选项,选择选项 i 的概率为:
P(i) = Pr(Ui > Uj) = Pr[(Vi + εi) >(Vj + εj)]
(2)
可观测效用函数 Vi 可以用很多种方式进行表达,其 中最简单的假设为线性函数模式:
Vi = C + β′xi
(3)
式中 C 为替代常数项;β′ 为效用参数矩阵,而 xi 代
表选择集中的属性矢量矩阵(可以包括价格、生态
属性、个人特征甚至是他们之间的交叉项)。
通过对随机误差项进行不同的概率分布假设,
关键词:渭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全价值评估;选择试验模型;Mixed Logit 模型;支付意愿
1 引言
生态系统服务是地球上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 向人类提供的产品和服务,除了提供可以在市场上 实现的商品(如食物、木材、清洁水等)以外,还提供 各种非实物型的生态服务,这些非实物型的生态服 务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福利 。 [1] 然而这种生态服务与产品在纯粹的市场作用力下 难以实现,人们往往忽略了其潜在的巨大非市场价 值,造成资源配置中的扭曲。关于生态系统服务价 值的内涵,其发展过程中吸收了劳动价值论、主流 经济学价值论、环境主义价值论的观点。按照马克 思的劳动价值论的观点,生态系统服务的使用价值 是由具体的劳动创造的,其服务的作用是形成使用 价值。传统经济学家认为价值是物品满足人们欲 望的能力,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因而没有进入市
随着人类对水资源的不断利用和开发,渭河流 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突现,主要表现为:

图 1 陕西省渭河流域概况
Figure 1 Synoptic chart of Wei River Basin in Shaanxi Province
史恒通等:基于选择试验模型的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意愿差异及全价值评估
的。其选择标准应符合两个标准:①对于生态系统
服务消费者来说,生态指标应直观易懂,便于其在
不同选择集中进行选择;②生态指标应与相关的环
境政策相关,反映急需得到改善的环境属性。基于
此,本研究事先进行了两次预调研,以确定陕西省
渭河流域生态环境的具体情况和了解该流域居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