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


猪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是由多种致病性猪链球菌
感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猪链球菌是猪
的一种常见和重要病原体,也是人类动物源 性脑膜炎的常见病因,可引起脑膜炎、败血 症、心内膜炎、关节炎和肺炎,主要表现为 发热和严重的毒血症状。少部分患者发生链
球菌中毒性休克综合征,严重病例病情进展
非常快,如果诊断、治疗不及时,预后较差, 病死率极高。
猪链球菌
形态特征
猪链球菌病 预防措施
形态特征
猪链球菌属于球菌科、链球菌属。1883年, Fehleisen,分离出链状细菌。猪链球菌为革兰氏 阳性菌,需氧或兼性厌氧菌。猪链球菌的种类很多,
现已分离出35个菌株,分为32个荚膜型,其中9—
14亚型可引起仔猪发病。球形或卵圆形,直径 0.6~1.0um,呈链状排列,短者4~8个细菌组成,
长者由20~30个细菌组成。幼龄培养物大多可见
到透明质酸形成的荚膜。无芽孢,无鞭毛 。
营养要求较高,普通培养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需加有血液、血
清、葡萄糖等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
PH7.4~7.6,血琼脂平板上形成灰白、光滑、圆形 突起小菌落,不同菌株有不同溶血现象。猪链球菌
抵抗力不强,对热较敏感(55℃可杀死大部分链球
突然发生的神经症状,抽搐,四肢划动
猪链球菌病: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深紫色
预防措施
(一)控制传染源 猪链球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 疾病,掌握猪链球菌的流行病学资料,对防治有积极 的作用,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 治疗。有效的预防是不宰杀和食用病/死猪肉,对病/ 死猪应作焚烧后深埋处理,也是防止自然灾害后发生 疫情最有效的措施 。 (二)切断传播途径 提倡在处理猪肉或猪肉加 工过程中戴手套以预防猪链球菌感染,对疫点和疫区 做好消毒工作,对猪舍和病家的地面、墙壁、门窗、 门拉手等,可用含1% 有效氯的消毒液或0.5%过氧 乙酸喷洒或擦拭消毒对病/死猪家庭的环境应进行严格 消毒处理。 (三)保护易感人群 对猪链球菌病进行宣传教 育,使生猪宰杀和加工人员认识到接触病、死猪的危 害,并做好自身防护。由于目前尚无有效的疫苗,因 此尚不能对人进行免疫预防。
(3).慢性型病例多由急性型转变而来。病猪多表现为 多发性关节炎,表现一肢或几肢关节肿胀,疼痛,高度跛 行,甚至不能站立,严重的可瘫痪。病程可达2~3周。 (有些文献把此由链球菌引起的前肢腕关节和后肢跗关节 脓肿、疼痛、跛行称为关节炎型) 2. 脑膜炎型: 以脑膜炎为主要症状。多发生于哺乳仔猪和断奶仔猪,主 要表现为神经症状,如运动失调、盲目走动、转圈、空嚼、 磨牙、仰卧,后躯麻痹,侧卧于地、四肢呈游泳状划动。 病程短的几小时,长的1~5天,致死率极高。病程长的 表现呈多发性关节炎。 3.淋巴结脓肿型: 该型是由猪链球菌经口、鼻及皮肤损伤感染而引起。多见 于断奶仔猪和育肥猪。主要表现为在颌下、咽部、耳下、 颈部等部位的淋巴结化脓和形成脓肿。病程3~5周。
菌,煮沸可很快被杀死),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 干燥尘埃中可存活数日,对青霉素、红霉素、氯霉 素、四环素等均敏感,耐药性低;对磺胺类药物敏 感。
分类
1.根据对红细胞的溶血能力 (1)甲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有1~2mm宽的草绿溶 血环,称甲型溶血或α溶血。这类链球菌亦称草绿色链球 菌此类链球菌为条件致病菌。 (2)乙型溶血性链球菌菌落周围形成一个2~4mm宽, 界限分明、完全透明的溶血环,完全溶血,称乙型溶血或 β溶血。这类细菌又称溶血性链球菌,致病力强,引起多 种疾病。 (3)丙型链球菌,不产生溶血素,菌落周围无溶血环, 故又称不溶血性链球菌,一般不致病。 2.根据抗原结构分类 按C抗原不同可分类A、B、C、D、E、F、G、H、K、L、 M、N、O、P、Q、R、S、T等18个族。对人致病的大多 属于A族。A族又称为化脓性链球菌 。 3.根据对氧需求分类 又可分为需氧、兼性厌氧和厌氧三 大类链球菌。
临床特征
依据临床表现不同,猪链球菌病可分为猪败血性链 球菌病(败血型)、猪链球菌性脑膜炎(脑膜炎型)、猪 淋巴结脓肿(淋巴结脓肿型)三种类型。 1.败血型: 分为最急性、急性和慢性三种。 (1).最急性病例主要见于流行初期,发病急,病程短, 往往不见任何异常症状猪就突然死亡。发病猪突然减 食或停食,精神萎顿,体温升高到41~42℃,呼吸困 难,便秘,结膜发绀,卧地不起,口、鼻流出淡红色 泡沫样液体,多在6~24小时内死亡。 (2).急性型病猪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43℃,出 现稽留热,食欲不振,眼结膜潮红,流泪,鼻腔中流 出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呼吸急促,间有咳嗽,颈部、 耳廓、腹下及四肢下端皮肤呈紫红色,有出血点,出 现跛行,病程稍长,多在1~3天内死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