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43701

土方回填施工方案43701

光谷动力节能环保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工程土方回填施工方案编制时间:2015年10月16日编制单位:中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目录一、编制说明 (3)二、编制依据 (3)三、工程概况 (3)四、施工准备 (6)(一)技术准备 (6)(二)材料准备 (7)(三)回填机具准备 (8)(四)现场准备 (8)五、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标准 (8)(一)施工程序 (8)(二)施工工艺标准 (8)a、填土前应将基坑内的垃圾等杂物清理干净;将回落的松散垃圾、砂浆、石子等杂物清除干净。

(10)b、已填好的土层如遇雨水后,表面产生稀泥应铲除,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10)c、检验回填土的质量有无杂物,粒径是否符合规定。

(10)d、用手推车送土,以人工用铁锹、耙、锄等工具进行回填土。

填土应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用打夯机械夯实时不大于25cm。

(11)e、回填土应分层铺摊,电动立式打夯机每层铺土厚度为200-250mm,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每层压实3~4遍。

(11)f、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11)g、回填时应在相对两侧或四周同时进行。

(11)h、回填土每层填土夯实后,应按规范规定进行压实系数检测,达到要求后,再进行上一层的铺土。

(11)i、修整找平:填土全部完成后,应进行表面拉线找平,中心超过标准高程的地方,及时依线铲平;凡低于标准高程的地方,应补充夯实。

(11)j、填土施工时的分层厚度及压实遍数 (11)(三)质量控制与检验 (15)六、安全与环保措施 (17)一、编制说明根据甲方施工进度节点要求先做地下室裙楼部分,然后回填外墙,已方便8#、9#施工,现阶段地下室防水工作已陆续在进行,现特编制此施工方案便于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顺序、进度、施工工艺、质量检测得到更好的指导和控制。

二、编制依据1. 苏州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设计及提供的光谷动力节能环保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工程施工图纸;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4.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 JGJ33-20026.《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三、工程概况工程名称:光谷动力节能环保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建设单位:湖北大方锦佳置业有限公司设计单位:苏州苏州市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湖北华隆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中诺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本工程为光谷动力节能环保科技孵化器(加速器)工程,项目位于武汉市东湖高新开发区光谷大道与凤凰中路交界处,项目主要功能为新型厂房。

(一)各建筑分类等级:1本工程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简称丙类)。

2砼构件的环境类别:±0.000以下部分、室外露天构件等均属于二a类。

其余室内正常环境属一类环境(二)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及特点:根据湖北省神龙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本工程基坑边坡及底板主要由①填土、②粉质粘土及③-1层老粘土构成。

基坑在临光谷大道、临凤凰中路段填土厚度较大,坑壁稳定性较差,同时地下管线分布复杂,需加强采取基坑支护措施。

1、土质:老粘土含伊利石、高岭石等亲水矿物,具有超固结性、裂隙性以及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等特性,基坑开挖后若长期暴露或施工遇水,由老粘土构成的坑壁干缩湿胀变化,易形成局部脱落、坑底地基土遇水软化。

因此施工时应注意地表水及基坑渍水,基坑开挖后应及时喷浆防护,基础施工完毕应及时回填。

2、水文情况:表层素填土主要含上层滞水,下部②层可塑状的黏土层本身渗透水性能较差,基坑开挖和基础施工时渗水量大小与降水补给关系密切,雨后水量有所增大,但持续时间有限,总体水量较小,容易疏排。

基坑开挖深度范围内的③-1层老粘土渗透性微弱,基本不含自由重水,由改层土构成的基坑及坑壁开挖后无涌水、渗水现象。

3、地下室基础开挖情况:①天然基础开挖情况:本工程地下室±0.000相当于绝对标32.400,地下室底开挖高程为26.05,现场高程为32.00,边坡挖深5.95m,如下图:外围有平台处(具体位置已现场为准)外围无平台处(具体位置已现场为准)②施工特点:此回填处地下室外墙与同边单体建筑物相邻,回填周边环境比较复杂,施工现场比较狭小,回填工程作为一个临时性工程,可能对周边环境带来影响。

为保证主体及地下室周边设施在今后工序的质量,至此土方回填极为重要,特编制此施工方案。

四、施工准备(一)技术准备1、编制土方回填专项施工方案。

2、对施工作业班组进行技术交底。

3、技术人员、施工管理人员、试验检测人员熟悉土方回填土质的技术指标要求,熟悉土方回填工艺及回填检测规范及标准。

4、做好回填通告,在任何回填施工之前48小时,施工员或测量员将要进行的工作,如回填区范围、回填标高等写成书面通知告知相关单位,以便进行跟踪及进行检测。

5、核对平面尺寸和标高;根据工程特点、回填要求等合理确定回填参数(土料含水率、虚铺厚度、压实遍数),采用新型压实机具的回填应进行压实试验来确定相关参数;6、根据回填技术要求编写施工方案,做好技术交底;7、保护好场地的控制轴线和水准点,准备施工用的各种报表、规范。

(二)材料准备1、根据土方回填时间提前寻找供土来源。

2、根据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选用规定的普通回填料进行回填,或根据回填料的来源及实际情况报业主工程师代表进行审批。

3、基坑回填土选用不得含有腐质物、淤泥等,对颗粒的限制不大30mm*30mm*30mm。

4、应优先选用基槽开挖出的土,但有机质含量应小于8%,回填前应过筛,粒径不大于50mm。

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粘性土,可用作各层填料;本工程基槽开挖出的土为砂土和卵石土,砂土可用于回填。

5、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各种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密实度参考数值见下表。

粘性土料施工含水量与最优含水量之差可控制-4%~+2%范围内。

6、土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参考表7、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过大,应采取翻松、晾干、风干、换土回填、掺入干土或其他吸水性材料等措施。

(三)回填机具准备本工程回填施工期间拟采用:自卸汽车、铲运机、翻斗车、压路机,电动立式打夯机、手推车、铁锹(尖头与平头)、木耙等。

(四)现场准备1、土方回填时必须清理地下室的积水、建筑垃圾及钢管、扣件、木枋等材料,场地回填应先清除基底上垃圾、草皮、树根,排除坑穴中积水、淤泥和杂物,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滞水流入填方区,浸泡地基,造成基土下陷。

并在回填前作好工长、质检、材料等部门的汇签工作。

2、回填前,验收地下设施,对地下设施工程(如地下结构、防水层及保护层等)应作各项检查,作好隐蔽记录和办理验收手续,并做好记录后,及时采取保护措施。

3、收集天气预报信息,尽量避免在雨天填土。

4、回填前检查回填土质量(粒径大小、含水率、有机质含量)。

5、作好水平标志,以控制回填土的高度。

6、夜间施工时,施工场地应根据需要安设照明设施。

7、确定好机械设备的行走路线。

8、确定回填土质来源;五、施工顺序及施工工艺标准(一)施工程序防水层隐蔽验收→保护层验收→技术交底→安全交底→基坑清理→检验土质→分层回填、夯实碾压→检验密实度→修整找平→验收(二)施工工艺标准1、压实的一般要求(1)密实度要求填方的密实度要求和质量指标以压实系数λc表示。

压实系数为土的控制(实际)干密度ρd与最大干土密度ρdmax的比值。

最大干密度ρdmax是当最优含水量时,通过标准的击实方法确定的。

本工程根据设计规定密实度要求由压实系数≥0.94来控制。

(2)含水量控制填土土料含水量的大小,直接影响到夯实质量,在夯实前应先试验,以得到符合密实度要求条件下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少夯实遍数。

含水量过小,夯压不实;含水量过大,则易成橡皮土。

如果选用软性回填料含水量控制在8-12%,如果选用粘土含水量控制在19-23%。

粉质粘土含水量控制在12-15%。

粉土16-22%。

土料含水量一般以手握成团,落地开花为适宜。

当含水量小时,亦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等措施。

在气候干燥时,须采取加速挖土、运土、平土和夯实或碾压过程,以减少土的水分散失。

当填料为碎石类土(填充物为砂土)时,碾压前应充分洒水湿透,以提高压实效果。

2、人工回填:在基坑周边底部地下室外墙与边坡水平距离在2-2.5m范围高度内采用人工回填,人工回填可根据实际场地范围宽度采用小型挖掘机、推土车、铁锹等工具进行回填。

填土从场地最低部分开始,由一端向另一端自下而上分层铺填。

每层虚铺厚度为25cm。

如采取分段填筑,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

遇到管道处回填应在两侧用细土同时均匀回填、夯实,防止管道中心线位移。

3、机械回填:在基坑周边分层回填到宽度可以行驶汽车和压路机后,汽车直接成堆卸土,由挖掘机导平,然后由压路机压实。

4、填土压(夯)实方法(1)一般要求a、填土应尽量采用同类土填筑,并且控制土的含水率在最优含水量范围内。

当采用不同的土填筑时,应按土类有规则的分层铺填,铺设厚度控制在300mm--600mm,将透水性大的土层置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层之下,不得混杂使用。

b、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由下向上整个宽度分层铺填夯实或碾压。

c、填土应预留一定的下沉高度,以备在行车、堆重或干湿交替等自然因素作用下,土体逐渐沉落密实。

预留沉降量根据工程性质、填方高度、填料种类、压实系数和地基情况等因素确定。

本工程现有地面比将来完成面稍低,现因场地及方便施工需要,填土至现有地面高度。

剩于较小高度待下部沉降稳定后在总平面大面积施工时一起回填压实。

(2)人工夯实方法人工用电动立式打夯机夯实时,填土厚度按25cm,打夯之前对填土初步平整,打夯机依次夯打,均匀分布,不留间隙。

(3)机械压实方法a、为保证填土压实的均匀性及密实度,部分回填部位的需要,提高碾压效率,在压路机械碾压之前,低速预压4-5遍,使表面平实;再进行碾实静压。

考虑自然路面与回填面高度差在1m以内,方可使用压路机上回填面对其进行压实。

b、压实填方时,应控制行驶速度,碾压不超过2km/h;并要控制压实遍数。

在大面积回填前必须现场做压(夯)实试验,确定达到密实度的压实遍数,一般每层3-4遍。

压实机械与基础或管道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基础或管道压坏或使位移。

c、用压路机进行填方压实,应采用“薄填、慢驶、多次”的方法,填土厚度为25cm;碾压方向应从两边逐渐压向中间,碾轮每次重叠宽度约15-25cm,避免漏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