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经济学视角下职业选择理论的构建

经济学视角下职业选择理论的构建

一 一
[ 收稿 日期] 0 1 21 2 1- .3 0
[ 简 介] 文 捷(9 2) 浙 江杭 I 人, 教, 读硕 士研 究 生, 研 究城 市社会 问题经 济学 、城 市经 济政 策 与规划 、职 业经 济 学 作者 姚 18 -男, , I , 市 助 在 主要
14 3
邢 台 学 院 学报
中图分类号:F 6 . 0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7 .6 82 1)20 3 —4 6 24 5 (0 10 —1 30
职业从不同的学科 角度分析有不同的定义 ,在 经济学 的视 角下,职业具有 三个方 面 的内涵 。首 先 ,职业是劳动者在社会分工体 系下所获得的劳动 角色 ,它有一定 的社会性;其次,职业具有连续性 和稳定性;再次,职业是 一种经济行为,需要从 中 取得经济收入,具有经济性。 因此,所谓职业,是 指劳动者为 了取得稳定 的个人经济收入而连续从事 具有市场价值 的社会性活动。 职业效 益是人从事职业活动追求 的效果利 益, 是通过职业活动的所获收入与所用花 费的 比较反 映 的… 。职业效益是复杂的社会 经济现象,是职业经 济 的核心问题 。对职业效益的研究源于职业经济 学 。 我 国 职业 经 济学 理论 研 究 的 开拓 者 齐经 民 ( 9 ) 1 9 教授在其专著 职业经济学 中初步建立 3 起职业经济学理论框架体系;并认为,人们社会 生 活 的改善和提高,关键在于讲求和提高社会 的职业 效益 。之后齐教授将职业效 益讲求及评价作为进 步研究的课题,从职业效益的内涵 、科 学评价职 业效益的必要性及理论依据等方面进行 了阐述,并 初步建立 了对职业效益评价体系。在 2 0 06年 出 版 的 职业效益讲求及评价 》一书中,齐教授 对 2 3 种职业效益的讲求及评价 问题进行研究,详细阐述 了各种职业效益的评价方法 。 职业总是和特定的经济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在 中国这样一个发展 中国家,工作的 目的主要是获得 经济收入。从个人角度看,由于专业知识技能具有 定 的专用性和排他 性,无法顺畅地在不 同行业 间 转化,一旦进入职业领域,就作为职业的主体和基 本 单位存在 ,具有特定 的规范或规定性 ,转行就 非常困难 。因此,职业选择是一个重要的经济学课 题。如何进行经济效益最优 的职业选择 ,或根据人 力特点与职业要求变换职业,进行最优化 的职业配 置,都 需要从经济学的视角进行理论的构建。 职 业选择
一 一


职业选择是 指劳动者参与到具有市场价值 的社 会分工活动中所具有的一种倾 向性 。已有的职业选 择理论 中包括特质 因素论、社会论和需求论 。特质 因素论认为,个人特质是劳动者选择职业的重要指 标 ,它强调人格特质与职业的关系。社会论认为职 业选择是劳动者与社会互动的结果 ,它强调社会环 境对职业选择的制约和影响。需求论把职业选择研 究的焦 点放在刺激个人对职业表现的需要上,认为 “ 需要”是选择职业的关键所在,职业选择必须适 合个 人 需 要。 职业选择决策 一般发生在职业生涯探索 阶段 ( ~2 1 5 4岁 )中的选择期 ( ~2 1 8 l岁 )。这是个 人开始正 式选择接受专 门教育训练和进入 劳动力 市场 的时期 。个人 在这一 阶段所充 当的角色 一般 为刚刚 完成基础教 育培养 阶段并准备进行 专业分 流 的毕 业 生 , 以及 职 业 工作 的候 选 人 ( 学徒 如 等 )、申请者 。 经济学从研 究对象 的利 己主义和理性行为的 角度 出发 ,将理性人假设作为经济学理论 的基础和 切经济学命题和解释的前提 ,并在此基本前提假 设 下强调经济主体 总是通过市场活动追求其 目标值 或效用函数的最大化,也即自身利 益最大化。根据 职业的经济学定义,建立在经济学理论背景下的职 业选择理论强调个人在职业选择决策过程 中通过对 些相关因素的考虑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也 即投入成本的最小和预期经济收入 的最大。这里可 能涉及 到个人在职业选择决策中就 业效用最大化的 实现 问题。按 照罗传银 的定义,就 业效用是 指一个 人在从事一项工作或劳动中得到的主观上的享受或 有用性 。用经济学的观点它解释 为有理性 的劳动 者如何把有限的生命或就业能力分 配在能给他 带来 满足 的各种就业方 式上,以此实现就业效用 的最大 化。因此,就业效用不等 同于可观察到的职业经济 收入。在此所要考察的 目标则是 以职业经济收入为
第 2 6卷 第 2期 2 1 年 6月 01
邢 台学院学报
J 0URNAL NGT 0F XI AIUNI VERS TY I
Vo _ 6 No 2 l2 . . J n 2 l u .0 1
经济 学 视 角 下职业 选 择 理论 的构 建
乜 捷 叉
( 浙江 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浙江金华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1 年 第 2期 01
主体 的职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二 、职 业选 择决 策 的相关 因素 若 将 专 业 的 选 择 与 就 业 方 向 紧 密 结 合 在 一 起 ,个人在 职业选择决策过程 中必须考虑 以下相 关 因素: ( )专业 学 习的难度 与 强度 一 个人在职业定位和专业方向选择方面要考虑到 专业学习的难度和强度。当然,这属于个人主观价 值判断的范畴,涉及 到个人能力与职业 岗位 匹配的 问题。对职业的研 究表 明,职业是 可以根据工作性 质、内容和环境 而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并且对人的 能力 也有不 同的要求 ” 。个人在 既定 的能力水 平 下 ,总是倾 向于选择学 习 难度与强度最小的专业。 专业学习的难度 与强度可以用社会平均学 习时 间 t来衡量。若某 一专业的社会平均学 习时间越 长,则该专业学习的难度 与强度越高,因而对衡量 行业准入 的难度具有重要 意义。设 常数 C为从事 o 低技能劳动职业 ( 社会平均学 习时间几乎为零 )所 获得的平均工资水平 ,则 Ct 以看作是选择学习 o可 其他某一专业所接受的难度与强度 的机会成本。 = ( )专业 的排他 性程 度 二 ~ 尼 = 专业的排他性程度 即专业的行业准入难度 。专 业 的排他性程度越 高 ,行业从业 的垄 一 — 断程度就越 l l 高,业内从业人 员的竞争力就越强,其他从业人员 进入该行业就越 困难 。比如 同一个 医院,行政人员 进入 医务人 员的行列就相 当困难 ,而医务人员却可 以同时从事行政人 员的工作。 这个概 念的 意义和 专业学 习的难度 与强度 不 2 同,它主要通过两个专业之 间学习难度与强度 的机 会成本的 比值体现 出来 ,是某一专业从业人员对另 专业从业人员的替代程度。如果不考虑其他特质 ( 如从事某 一行业的特殊要求 )的影响,则可设专 业排他性程度为 于是有
3 10 ) 2 0 4
摘 要 :职业总是 和特定的经济利益联 系在一起 的,职业选择是一个 重要 的经 济学课题 。建立在经济 学理论 背景下 的
职业选择理论强调 个人在职业选择 决策过程 中,通过对一 些相 关因素的考量来 实现经济效益 的最 大化。职业选择理论 分为单 个职业选择 的决定和 多个职业选择 的决定。构建职业选择理论 ,将能更好地指导人 们合理从业,科学讲求职业效益 。 关键 词:经济学;职业经济效益 ;单个职 业选择 决策;多个职业选择 决策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