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发展战略)浅析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最全版

(发展战略)浅析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最全版

(发展战略)浅析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浅析如何更好地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进壹步深入,金融投资领域也在不断的进行变化,各种投资衍生品层出不穷。

面对如此多的投资理财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成为壹个很大的问题。

这当中有很多都是因为信息不对称所引起。

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虽然已经发展了十多年,却且没有被大家所熟知和接受,反而目前存在的问题更多。

本文首先从信息不对称中的道德风险方面来简单分析,再针对各大交易所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对目前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便更好的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

我国的改革开放到当下已经有30多年,其中经历了很多的风风雨雨。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化,国内商品交易市场体系也在不断的演变和成熟。

目前我国的市场交易体系包括传统现货批发市场、期货市场、证券交易市场、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市场也就是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市场等等。

前三类市场已经被大家所基本熟知,而且参和度比较高。

大宗商品中远期电子交易市场虽然发展了十几年,但目前的认知度且不高。

尤其是2008年7月的华夏交易所携款潜逃事件,更是使得本来就不是被熟知的市场蒙上了很大的阴影。

人们开始怀疑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真实性。

而如何才能打消人们的顾虑,如何更好的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需要国家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以及各个交易所自身发掘内部存在的问题,且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从根本上扭转目前现货电子交易市场的窘境。

壹、相关概念的界定和回顾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是壹种网上和网下相结合,现实和虚拟相结合,传统经济和新经济相结合的双赢模式,充分解决了信息来源、客户源、在线结算、物流等电子商务目前存在的问题。

具体含义是指:买方以保证金,卖方以履约金的形式进入市场,实行价格时时变动,采取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方式,由市场统壹撮合且采用当日无负债的结算手段。

信息不对称简言之是指交易双方在某种交易活动中各自占有的相关信息不对称的现象。

该理论认为:市场中卖方比买方更了解有关商品的各种信息;掌握更多信息的壹方能够通过向信息贫乏的壹方传递可靠信息而在市场中获益;买卖双方中拥有信息较少的壹方会努力从另壹方获取信息;市场信号显示在壹定程度上能够弥补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信息不对称有俩个方面:事前信息不对称和事后信息不对称。

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能够很好的规避事前信息不对称,买卖双方对于商品的信息了解度是对等的,不会出现现货市场中所谓的劣质品驱逐优质品的状况。

可是却不能有效的解决事后信息不对称,也就是容易出现道德风险。

道德风险起源于保险领域,由著名经济学家阿罗考察医疗市场的不确定性时提出的,是指市场参和者壹方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为增进自身效用而做出的不利于另壹方的行动。

产生道德风险的原因很大壹部分取决和人的机会主义倾向。

在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中的道德风险主要是指交易所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挪用投资者的资金进行其他交易。

通常有投资期货市场、证券市场甚至是各类型实体市场,从中谋取利润。

同时交易所由于内部能够很清楚的知道买卖双方的力量,如果交易所自己参和交易的话,没有哪壹方能够扛的过市场,这样交易所就能够很轻松的从中获利。

二、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优势和和其他几类市场的区别1.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优势具体能够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1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采取的是网上不记名的仓单交易,也就是说交易市场中只存在买方和卖方俩种,没有现货市场中的经销商、厂家、终端用户的区别。

进入市场交收的商品质量是经过市场严格审定且有相应的检验检测机构认定验收合格的。

这样能够有效的杜绝/假冒伪劣0商品,保证每壹个在市场交易的用户所拿到的产品是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

同时在交易完成进行交货时,是严格按照市场规定的程序进行交货,买卖双方不存在退货的问题,有效的杜绝了恶意退货的问题。

1.2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能够有效的避免企业之间的三角债问题。

由于采用买卖双方的在线结算服务,卖方以履约金,买方以保证金的形式进入市场,由市场统壹撮合成交,在临近交割月,买方要相应的提高保证金比例,卖方同样要准备相应比例的货物存放在各交易所指定的仓库内,当有壹方出现违约的情况,违约方要把自己的20%保证金赔付给对方。

这样就不存在目前企业之间常见的货款拖欠问题。

1.3能够有效的杜绝企业之间的恶意竞争和恶意杀价问题。

目前我国的很多企业,为了扩大销量,提高市场占有率,而不惜牺牲成本的进行降价销售,严重的影响了市场竞争的原则,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发展。

而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采用时间优先、价格优先的形式,由市场撮合成交。

这样的话买方也相应的拥有主动权,卖方认为有利润就自己出售,而买方在自己认为合适的价格再买进。

这样能够有效的规避企业之间竞争的风险。

同时由于采用统壹的物流配送体系,这样也给企业的发展节省了很多的成本。

使得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成本优势能够真正体现。

2.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电子交易和其他几类市场的区别。

表壹现货、股票的区别现货股票保证金数额采用20%的保证金制度股票买卖需要全额的保证金交易时间采用T+0交易制度采用T+1交易制度所有权的转移只有在交收以后才真正实现所有权的转移股票卖出去以后所有权就发生转移交易制度双向的操作机制单向操作机制表二现货、期货的区别现货期货保证金数额采用20%的保证金制度只需要5%-8%的保证金交割时间能够随时申请交收只能在交割月交收交易合约半年以内的中远期合约壹年之上的远期合约三、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存在的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国的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所大大小小的已经有200家左右。

由于没有壹个标准的规范,各个交易所的发展能够说是参差不齐。

当中也有壹些交易所确实是从为了促进自己所从事的产业发展,掌握产品的定价权,促进产业内企业发展的角度来做为自己的目标。

可是仍然是有不少的交易所是从自身的利益出发。

这样就会产生很多的风险。

目前存在的问题能够简单归结为以下几点:1.国家对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且有没有严格的法律规章制度。

虽然国家在2003年发布了5大宗商品电子交易规范6,但这仅仅只是壹个行业性的参考标准。

在2008年7月华夏携款潜逃事件出现后,国家说是要严查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市场,但目前且没有听说哪壹家因为不符合标准而遭关闭的现象。

同时目前的现货电子交易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各个交易所主要是自定交易管理条例,交易行为、内部风险控制完全由交易所自身来定,这无形中就增大了很多投资者的风险。

2.大宗商品现货电子交易的初衷是为了促进实体产业的发展,掌握产业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定价权。

但目前很多的交易所且没有有效的实体背景,很多交易所的交割仓库都能够说是壹个摆设,只是为了吸引投资者的眼球而设立,同时当地政府为了自身的业绩,也愿意设立交易所,这样就涌现出了很多的交易所。

同时由于信息不对称从而产生很多的道德风险。

目前交易所挪用客户的资金进行其他投资的情况有所减少,可是另壹个道德风险却不断出现,很多的交易所自身参和交易,市场的部分股东参和交易,用自己的资金来套客户的资金,也就是采用的前期养鱼、后期收网的方式将客户的资金赚进自身的腰包。

另外由于市场拥有较大的权利,比如提前收市、暂停交易、提高保证金比例等等,但却没有对市场行为进行约束的第三方进行监管。

市场自身的监管者和交易者之间没有壹个硬性的约束等都显著的增加了道德风险出现的可能性。

3.由于当下的交易所数量众多,各个交易所之间为了竞争,获取客户资源,到处进行杀价。

目前的交易所操作模式都是采取在全国各大城市发放代理权,由代理X公司全权负责交易所在这个区域的业务。

由于对当下的代理商且没有壹个很严格的标准,很多的代理商企业仅仅是拥有几个员工,注册资金10万左右的小X公司。

而这些X公司为了生存到处互相抢夺客户。

为了获得客户资金,唯壹的办法就是采取高的返佣标准。

返佣的比例也由原来的50%、60%左右最高上涨至当下有的接近90%的比例。

这样做的话只会使得现货电子交易市场更加混乱。

据我自己在这个行业三年的经历,也走过很多的代理商X公司,绝大部分的X公司都是非常小的,而且X公司本身抗风险能力就弱。

X公司的运作模式往往都是采取招聘壹些大学生进来,然后让员工自己参和投资。

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投资者的质量不高,员工亏完了就走人,X公司的人员更换比较频繁,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

同时由于X 公司小,倒闭的风险也是相当大的,这样无形中又增加了投资者的风险,更重要的是对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推广形成很大的阻碍。

四、如何更好的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的发展针对目前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出现的问题,需要好好的总结经验。

当初期货的发展也是经历了这样壹个阶段。

也是由当初了几百家期货交易所规范为目前的三大交易所。

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势必也要经历这种风波。

而要真正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就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和目前的各个交易所互相协调。

1.国家应该重视下目前现货电子交易的发展,把其纳入国家金融发展的规划。

金融市场的风险相对其他市场来说是最大的,同时所造成的后果也是最严重的。

这就需要国家首先要明确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到底该由哪个部门来主管,是证监会仍是商务部。

在决定了主管部门后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比如像期货有5期货管理条例6,大宗商品就需要5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交易管理条例6。

在制定条例的基础上,严格按照条例来执行。

且进行有效的后续监督。

2.各个交易所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政策和管理条例,建立起壹个行业协会,由协会统壹来进行监督,真正的做到行业自律。

同时各个交易所自己要严格控制风险。

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所引起的道德风险,市场本身内部员工或者股东坚决不允许参和自身产品的投资。

使得监管者和交易者有个明显的分离。

交易所要把自己定位为现货实体发展的服务机构,是为了促进某些产业的发展而设立的,而不仅仅只是通过这种模式来获利。

最重要的壹点就是各市场要切实实现交收,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符合国家的发展方向,这样交易所才能够长久生存下去。

3.要从代理商方面来进行整顿。

各个交易所在发放代理资格的时候要严格审查其资金实力、X公司内部机构是否完善、财务状况等等,严格按照目前的5大宗商品中远期管理办法6来执行。

同时获得代理资格的X公司,在开发客户的时候要对客户有壹个很好的把握,见其是否有投资能力,是否具备抗风险能力等等。

不能仍是按照目前的骗进壹个客户算壹个的思想来发展。

这样做只会使得人们对现货电子交易更加反感。

如果这样的话,那各个代理商X公司距离倒闭的时间也不远了。

由此可见,要真正的促进大宗商品中远期现货市场的发展,需要在国家的统壹领导下,各个交易所之间达成共识,同时个代理商X公司严格按照标准来执行。

只有这样现货市场才能更好的被人们所熟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