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尿液
• 在未使用抗生素之前采集标本,注意避免消毒剂 污染标本 • 最好留取早晨清洁中端尿, • 采集量:无菌管≥3mL • 送检要求:≤2h常温 • 需导尿的病人:采集前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导 管采集部位长机采集无菌尿液5-10mL • 标本不能直接从导尿袋放出,易孳生污染菌细菌 • 一天中仅需送检1次,无需多次重复送检相同标本 • 结核分枝杆菌集菌检查:留取24h尿液,取沉淀 部分送检。
报告发放时限
• 对于血培养,无菌体液培养、脑脊液培养 及骨髓培养报告时限为5-7天 • 一般细菌培养发放时限为3-5天 • 对于难鉴定的细菌最迟发放时限为10天 • 若10天后尚未鉴定出结果则应向临床科室 发放延时报告通知,告知情况。
粪便
• 挑取脓血、粘液部分的粪便2~3g置大便 于专用无菌培养容器内,如为稀水便,可 直接收集1~2mL于专用培养杯中,盖好塞 子,及时送检。试管中不可混入尿液等异 物及其它化学药品。 • 若做厌氧菌培养则领取专用厌氧拭子由肛 门插入约6~7cm,轻轻旋动取出大便少许, 放回厌氧拭子培养试管中,盖好塞子,灭 菌封口送检。 • 标本需1h内送检,操作中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
2010年我院标本的送检率及阳性率
2010年统计显示,标本送检率20%,阳性检出率30%, 血培养阳性检出率10%以上,呼吸道标本苛养菌的分离率5%以上。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痰液 尿液 无菌体液
标本类型

全年送检量 (人次)
全年阳性检 出量(人次)
阳性检出 百分比
痰液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
• 培养瓶的消毒:用70%异丙基乙醇消毒橡胶塞30s • 静脉穿刺消毒:严格按照皮肤消毒步骤 操作(酒精-碘酊-酒精)。 • 血液培养须特别注意消毒,因许多微生物, 尤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近表层处, 易造成污染。 • 天气寒冷时要注意脑脊液标本应在保温条件下送 检,以免病原菌死亡,送检要求:≤1h常温禁止冷藏 • 血培养的采样时间:在寒战出现时或发热初期采集血培养最佳 • 建议从不同部位采2-3套(一套为1瓶需氧+1瓶厌氧血培养瓶) • 如不能立即送检,应置于室温,禁止放入冰箱。 • 血培养专用瓶成人:8-10mL/瓶;婴幼儿:1-5mL/ 瓶
正确采集标本
医学实验中心微生物组在保证检验质量的工作中,坚持不断的持 续改进,优化操作流程。从标本接收到及时查对,选择正确的培养基、 按要求接种、培养、分纯,仪器鉴定及药敏试验。经仪器鉴定到种的 细菌结果经组内有经验的人员判断结果,发出最终报告(准确率在 90%以上)。因细菌生长需要足够时间,故微生物组培养加药敏试验 所需时间较长,因此一份合格的标本对微生物来说显得尤为重要,高 质量的标本是质量保证的前提,只有实验室收到符合要求的标本,才 能保证后续的培养鉴定及药敏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时效性。
细菌培养及报告单解读
医学实验中心微生物组 张云霞
内容概括
• • • • • • • 抗生素的概述、作用及要素 2010年我院标本送检率及阳性检出率 正确采集标本 实验室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特殊细菌的药敏选择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标本的处理流程 报告发放时限
抗生素的概述、作用及要素
• 抗生素的概述 抗生素大家实际上不陌生了,严格意义上讲,抗生素就是在非 常低浓度下对所有的生命物质有抑制和杀灭作用的药物。 • 抗生素的作用 杀灭感染我们的微生物,目的是把病原体杀灭,控制疾病,以 最终治疗疾病 • 抗生素的3要素 1选药 2用量 3用法
10811
3759
34.77%
尿液
1360
537
39.48%
各种分泌 物及导管 尖端
1393
752
38.50%
静脉血 脑脊液及骨髓
静脉血 7452 1087 14.58%
2000 0 全年送检率 阳性检出率 各种分泌物及导管尖 端
脑脊液、 骨髓 无菌体液
1358
216
15.90
510
113
22.15%
静脉血、脑脊液、骨髓标本的 处理流程
• 阴性结果报告 血培养如培养至第5天,未见细菌 生长,方可发出阴性报告,“经鉴定无细菌生长” • 阳性结果报告 报告通常分为三级; • 一级报告 阳性报警血培养瓶应进行涂片革兰染色, 将涂片染色结果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预报 告处理”栏处报告危急值。电话通知临床联系人, 在“备注”栏记录“XXX培养阳性”,“革兰XX 菌”,与临床联系人姓名和检验者姓名; • 二级报告 在实验室信息系统(LIS)“预报告处 理”栏处报告直接药敏试验结果; • 三级报告 报告细菌种属、药敏试验、结果评价和 建议,同时置警告标志;
微生物组现提供给临床的2组药敏卡
• • • • • • • • • • • • • • • • • • • • • AST-GN04 革兰氏阴性药敏卡 Amikacin 阿米卡星 Ampicillin 氨苄西林 Ampicillin/Sulbactam 氨苄西林/舒巴坦 Aztreonam 氨曲南 Cefazolin 头孢唑啉 Cefepime 头孢吡肟 Cefotetan 头孢替坦 Ceftazidime 头孢他啶 Ceftriaxone 头孢曲松 Cefuroxime 头孢呋辛 Ciprofloxacin 环丙沙星 Gentamicin 庆大霉素 Imipenem 亚胺培南 Levofloxacin 左氧氟沙星 Nitrofurantoin 呋喃妥因 Piperacillin 哌拉西林 Piperacillin/Tazobactam 哌拉西林+他唑巴坦 Ticarcillin/Clavulanic Acid替卡西林/棒酸 Tobramycin 妥布霉素 Trimethoprin/Sulfa 复方新诺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AST-P535(22067) 葡萄球菌、肠球菌、 B组链球菌 Ampicillin 氨苄西林 Ampicillin/Sulbactam 氨苄西林/舒巴坦 BenzyPenicillin 青霉素G Ciprofloxacin 环丙沙星 Clindamycin 氯洁霉素 Erythromycin 红霉素 Fosfomycin 磷霉素 Fusidic A cid 呋西地酸 Gentamicin 庆大霉素 Gentamicin High level 高浓度庆大霉素(协同) Imipenem 亚胺培南 Linezolid(Zyvox) 利奈唑烷 Moxifloxacin 莫西沙星 Oxacillin MIC NCCLS 苯唑西林 Oxacillin Breakpoint 苯唑西林临界点 Quinupristin/Dalfoprsifin 喹努普汀/达福普汀 Rifampin 利福平 StreptomycinHigh Level 高浓度链霉素(协同) Teicoplarin 替考拉宁 Tetracycline 四环素 Trimethoprin/Sulfamethoxazole 复方新诺明 Vancomycin 万古霉素
实验室选择抗生素的依据
• 选用药物根据卫生部规定使用的标准, 依据CLSI(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 委员会)标准来选择。 • 微生物组现采用两种药敏检测方法: MIC法(定量药敏)KB法(定性药敏)。 • 住院病人采用上机MIC法,商品化的药敏试卡, 卡中所包含药物的种类的是固定的,实验室会 定期更换药敏试卡,在选择试卡的过程中充分与药剂科共同沟通,尽 可能选择我院药剂科能提供的抗生素。现在临床需要实验室提供临床 常用药物敏感试验如“头孢硫醚“等这类药物但CLSI无判断标准,国 内也无相应的药敏纸片,虽临床有需求,实验室无法提供药敏实验。 同时有些分离鉴定出的细菌,对某些类抗菌药物是天然耐药的(如肠 球菌对头孢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实验室药敏试验则不考虑这类药物。
无菌体液(穿刺液、心包液、胸水、 腹水、关节液等)
• 注意彻底消毒,因许多微生物,尤 其葡萄球菌属通常存在皮肤表面或 近表层处,易造成污染 • 尽可能留取多量标本 • 采集时间应在患者用抗菌药物之前,或停止用药 1~2日后,或下次用药前,或药物浓度较低时抽 取,胸水及腹水一般抽取5~10mL,心包液、关 节液一般抽取1~5mL, • 2、疑为厌氧菌感染时,取材后立即将注射器内空 气排空,无菌操作注入3~5mL穿刺液于厌氧血培 养瓶内,及时送检
药敏卡的选择依据
• 含盖各类抗生素以及抗生素的不同代数 (包括青霉素类、头孢类、碳青霉烯类、 氨基糖苷类、氟喹诺酮类、单环内酰胺类 及叶酸代谢途径抑制剂等) • 大部分为临床常用药物 • 满足临床约90%的用药需求 • 代表药的耐药性可预示同类抗生素的耐药 性
特殊细菌的药敏选择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
• 其具有复杂的耐药机制,外膜通透性低,对多种 抗生素不易渗透,可产生多种B-内酰胺酶,如青 霉素酶,头孢菌素L2酶以及金属锌酶,因此对B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 同时对碳青酶烯类抗生素也耐药 • 由于嗜麦芽窄食单胞菌的耐药性较强,依据CLSI 选择K-B法药敏实验,包括四环素类(米诺环素)、 氟喹诺酮类(左氧氟沙星)、叶酸代谢途径抑制 剂(复方新诺明)这3种药报告临床
鲍曼不动杆菌
• 鲍曼不动杆菌为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该菌是医院感染的 重要病原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 Ab约占临床分离的不动杆菌的70%以上。Ab对第三代和 第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已达63.0%~89.9%。对三种氨 基糖苷类(庆大酶素、奈替米星、妥布霉素)和环丙沙星 的耐药率菌达96.3%。我院目前的绝大多数菌株对亚胺培 南、美罗培南等也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 • 实验室结合临床目前治疗措施,追加了头孢派酮/舒巴坦、 多黏菌素B、米诺环素及亚胺培南的K-B法药敏对仪器报 告结果进行补充以满足临床需求 • 由于CLSI中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多粘菌素B无判断指标, 实验室只报告抑菌圈直径未标注敏感与耐药。
肺炎链球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