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三)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常用喷油器的种类及适用燃烧室。 2、喷油泵的功用及基本组成。 讲述新课 (2)国产系列柱塞式喷油泵(以A型泵讲解) 国产系列柱塞泵主要有A、B、P、Z和Ⅰ、Ⅱ、Ⅲ号等系列。系列化是根 据柴油机单缸功率范围对供油量要求不同,以柱塞行程,泵缸中心距和 结构型式为基础,再分别配以不同尺寸的柱塞直径,组成若干种在一个 工作循环内供油量不等的喷油泵,以满足各种柴油机的需要。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四)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柱塞式喷油泵是如何改变每个工作循环供油量的。 2、柱塞式喷油泵的调整。 讲述新课 2、分配式喷油泵 1)分配式喷油泵(VE泵)的特点:
1)结构简单、体积小、质量轻。 2)使用与维修方便,不需进行各缸供油量和供油提前角一致性的调 整。 3)分配泵凸轮的升程小,有利于提高柴油机转速。 (2)组成: 由驱动机构、二级滑片式输油泵、高压泵头、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 和调速器五部分组成。 1)驱动机构 由分配泵驱动轴、调速器驱动齿轮、联轴器(主动叉)等组成。 2)高压泵头 由凸轮盘(端面凸轮) 、滚轮机构、凸轮盘回位机构、联轴器(从动 叉)、分配转子、分配套筒、泵头壳体等组成。 高压泵头起进油、泵油和配油作用。 3)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机构 安装在泵体下部,由油缸和滚轮机构联合作用而完成调节功能。 主要由滚轮架、滚轮、传力销、连接销、油缸活塞等组成。 (3)工作原理 供油过程:分配转子1左移为供油过程。此时,转子分配孔与出油阀通 道(4个)相隔绝,转子卸油孔3被油量控制滑套2封死,压缩室9容积增 大,产生真空度。被叶片式输油泵输送到泵腔内的柴油,在真空度作用 下经泵体进油道15,进油阀11,转子轴向槽10进入压缩室并充满转子纵 向油道8。 泵油过程:分配转子右移为泵油过程。当分配转子开始右移时,转子轴 向槽10与泵体进油道15隔绝;转子卸油孔3仍被封死;转子分配孔4与出 油阀通道相通。随着分配转子的右移,压缩室9的容积不断减小,柴油 压力不断升高。 停止泵油过程:使油量控制滑套2移动实现的锤始终紧靠在内弹簧座上而不能移动, 不起调节供油量的作用。但驾驶员可根据需要改变调速手柄的位置,使 供油量调节齿杆增加或减少供油量。 4)最高转速 此时,飞锤的离心力相应增大,并克服全部调速弹簧的作 用力,飞锤离心力与弹簧作用力达到新的平衡。若柴油机转速超过规定 的最高转速,则飞睡的离心力便超过调速弹簧的作用力,使供油量调节 齿杆向减油方向移动。 (5)停车 将调速手柄置于停车挡块上,调速杠杆以其下端的铰接点为 支点向左摆动,并带动供油量调节齿杆向左移到停油位置,柴油机停 车。 2、全程式(全速)调速器(以VE泵调速器为例) 全程式调速器不仅能限制超速和稳定怠速,而且能使发动机在其工作转 速范围内的任一选定的转速下稳定地工作。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一)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第五章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 §5.1 柴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 一、功用 完成燃油的储存、滤清和输送工作,按照柴油机各种工况要求,定时、 定量并以一定喷油质量喷入燃烧室,使其与空气迅速混合和燃烧,最后 将废气排入大气。 二、组成 燃油供给装置、空气供给装置、混合气形成装置、废气排出装置。 §5.2 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燃烧与燃烧室 一、柴油机可燃混合气的形成特点 (1)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是在气缸内进行的。 (2)混合与燃烧的时间很短。 (3)柴油粘度大,不易挥发,必须以雾状喷入。 (4)边喷射,边混合,边燃烧 二、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1)备燃期 (2)速燃期 (3)缓燃期 (4)后燃期 三、燃烧室 分统一式燃烧室和分隔式燃烧室两大类。 1、统一式燃烧室 由凹顶活塞顶部与气缸盖底部所包围的单一内腔,又叫做直接喷射式燃 烧室。 (1)ω型燃烧室
国产系列喷油泵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型式基本相同。 柱塞泵由四大部分组成:分泵、油量调节机构、传动机构和泵体。 ①分泵 是带有一副柱塞偶件的泵油机构。分泵的数目与发动机的缸数相等。每 个气缸都有一个分泵,各缸的分泵结构尺寸完全一样。 分泵的主要零件有柱塞偶件,柱塞弹簧,弹簧座、出油阀偶件,出油阀 弹簧,减容器,出油阀压紧座等。 ②油量调节机构 油量调节机构是根据柴油机负荷和转速的变化相应改变喷油泵的供油 量。 改变供油量的办法是转动柱塞,通过改变供油行程来完成的。多缸机还 要注意各缸供油均匀性的调整。A型泵采用齿杆式油量调节机构,另 外,还有一种油量调节机构为拉杆拨叉式。 ③传动机构 传动机构由凸轮轴和滚轮体总成组成。 喷油泵凸轮轴是曲轴通过正时 齿轮驱动的,曲轴转两圈,各缸喷油一次,凸轮轴只需转一圈,二者速 比为2﹕1。 喷油泵供油的迟早决定喷油器喷油的迟早,喷油提前角的调整是通过对 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的调整而实现的。 ④泵体
组织教学 讲述新课 §5.5 柴油机供给系统的辅助装置 一、输油泵 功用:保证柴油在低压油路内循环,并供应足够数量及一定压力的柴油 给喷油泵 类型:有活塞式、膜片式、齿轮式和叶片式等几种。 活塞式输油泵构造:由泵体、机械油泵总成、手油泵总成、止回阀及油 道等组成 输油泵工作原理 二、柴油滤清器 §5.6 柴油机电子控制喷油系统 一、位置控制系统 位置控制系统只是对齿条或者油量控制滑套的运动位置予以电子控制。 二、时间控制系统 时间控制系统是用高速强力电磁阀直接控制高压燃油。 该系统能自由控制喷油量和喷油定时,喷射压力高(峰值压力可达 240MPa),但其无法实现喷油压力的灵活调节,且较难实现预喷射或分 段喷射。 三、共轨电控喷射系统 第一代共轨高压泵总是保持在最高压力,导致能量的浪费和很高的燃油
构造:整体构造与孔式基本相同,只是针阀下端的密封锥面以下向下延 伸出一个轴针,其形状有倒锥形和圆柱形,轴针伸出喷孔外,使喷孔成 为圆环状的狭缝。一般只有一个喷孔,直径1~3mm,喷油压力较低12~ 14MPa 特点: (1)喷孔直径较大,便于加工且不易堵塞。(2)不能满足对 喷油质量有特殊要求的燃烧室的需要。 二、喷油泵(一) 功用:提高柴油压力,按照发动机的工作顺序,负荷大小,定时定量地 向喷油器输送高压柴油。 1、柱塞式喷油泵 (1)柱塞式喷油泵的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主要由分泵、油量调节机构、驱动机构和泵体四部分组成 柱塞泵的泵油原理 进油过程 供油过程 回油过程 结论:① 柱塞往复运动总行程h是不变的,由凸轮的升程决定。② 柱 塞每循环的供油量大小取决于供油行程hg,供油行程不受凸轮轴控制是 可变的。③ 供油开始时刻不随供油行程的变化而变化。④ 转动柱塞可 改变供油终了时刻,从而改变供油量。
升高而增大,近年来国内外车用柴油机常用机械离心式供油提前角自动 调节器,可根据转速变化自动改变喷油提前角。 2、喷油泵联轴节 连接喷油泵凸轮轴和驱动它的齿轮轴的联轴节兼起调整喷油提前角的作 用。结构如图示。旋松螺钉4和7分别转动主动凸缘盘或供油提前角自动 调节器,来改变初始供油提前角。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七)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六)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2、两极式调速器与全程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 讲述新课 §5.4 喷油提前角调节装置 喷油提前角的大小对柴油机影响极大,过大,将导致发动机工作粗暴; 过小,最高压力和热效率下降,排气管冒白烟。 最佳喷油提前角:在转速和供油量一定的条件下,能使柴油机获得最大 功率及最小燃油消耗率的喷油提前角。 最佳喷油提前角不是常数。供油量越大,转速越高,则最佳喷油提前角 越大。最佳喷油提前角还与发动机的结构有关。 1、供油提前角自动调节器 喷油提前角是由喷油泵的供油提前角保证。为使最佳喷油提前角随转速
温度。第二代可根据发动机需求而改变输出压力,并具有预喷射和后喷 射功能 1、高压共轨系统的优点 2、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主要由低压油路、高压油路、传感与控制等几部分组成。 1)低压油路 结构原理与传统的柴油供给系统低压油路相似。 2)高压油路 由喷油泵、调压阀、共轨管、流量限制器、限压阀和电控喷油器等组 成。 3、主要部件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1)高压泵 其作用是产生高压油。 2)调压阀 其作用是根据发动机负荷状况调整和保持共轨管中的压力。 3)高压存储器(共轨管) 其作用是存储高压油,保持压力稳定。 共轨管上安装有压力传感器、限压阀和流量限制器。 4)电控喷油器 它是共轨柴油喷射系统的核心部件,其作用是准确控制向气缸喷油的时 间、喷油量和喷油规律。
发动机停车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五)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组成 2、轴向压缩式分配泵的工作原理 讲述新课 三、调速器 1)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供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称为喷油泵的速度特性。 2)调速器的功用、形式 功用:根据发动机负荷变化而自动调节供油量,从而保证发动机的转速 稳定在很小的范围内变化。 型式:按功能分有两极式(两速)调速器、全程式(全速)调速器、定 速调速器和综合调速器;按转速传感分有气动式调速器、机械离心式调 速器和复合式调速器。目前应用最广的为机械离心式调速器。 1、两极式(两速)调速器(以RQ型为例) 只能自动稳定和限制柴油机最低与最高转速,而在所有中间转速范围内 则由驾驶员控制。 型号中的R表示机械离心式,Q表示可变杠杆比。 l)起动工况 将调速手柄从停车挡块移至最高速挡块上。调速手柄带动 摇杆和滑块,使调速杠杆以其下端的铰接点为支点向右摆动,并推动喷 油泵供油量调节齿杆克服供油量限制弹性挡块的阻力,向右移到起动油 量的位置。 2)怠速 柴油机起动后,将调速手柄置于怠速位置。这时调速手柄通过 摇杆、滑块使调速杠杆向左摆动,并拉动供油量调节齿杆左移至怠速油 量的位置。 3)中速 柴油机转速较高,飞锤外移直到飞锤底部与内弹簧座接触为 止。柴油机在中等转速范围内工作时,飞锤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怠速弹
(2)球型燃烧室 2、分隔式燃烧室 分隔式燃烧室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位于活塞顶与气缸底面之间,称主 燃烧室,另一部分在气缸盖中,称为副燃烧室。这两部分由一个或几个 孔道相连。 (1)涡流室式燃烧室 (2)预燃室式燃烧室
柴油机燃油供给系统(二)
组织教学 复习旧课 1、柴油机燃料供给系的功用、组成。 2、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与燃烧过程。 3、柴油机燃烧室。 讲述新课 §5.3 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要零部件 一、喷油器 功用:将喷油泵供给的高压柴油,以一定的压力,呈雾状喷入燃烧 室。 要求:①雾化均匀 ②具有一定的喷射压力和射程,及合适的喷注锥角 ③断油迅速、无滴漏现象 型式:目前采用较多的是闭式喷油器,分孔式喷油器和轴针式喷油器两 种。 1、孔式喷油器 与直接喷射式燃烧室配用。 由喷油器体 、调压螺钉 、调压弹簧 、回油管螺栓 、进油管接头 、 顶杆、 针阀和针阀体等零件组成。针阀和针阀体合称为针阀偶件。 2、轴针式喷油器 与分隔式燃烧室配用。 工作原理与孔式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