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及各品牌市场占有情况

2013年中国ERP行业分析报告一、全国软件行业分析2011年以来,在国家4号文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产业规模超过1.84万亿元,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明显,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总体保持平稳较快发展,企业数量稳步增加,产业规模持续扩大。

据工信部发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软件业务收入2.5万亿元,同比增长28.5%。

运行中呈现出如下发展特点:第一、供需:收入快速增长,效益稳定提升2011年,虽然我国宏观经济增速趋缓,但在国家4 号文等产业扶持政策的推下,我国软件产业步入新的快速发展阶段,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势头,月平均增达30% 。

2011 年,我国软件产业共实现业务收入1.85万亿元,同比增长32.4%,速虽然较上年下降了8.6个百分点,但仍超过“十一五”期间平均增速4.4个百点,并超过同期电子信息制造业增速10个百分点以上,实现了“十二五”软件业的良好开局。

截止2008年底,全国共认定软件企业超过1.8万家,登记备案软件产品超过5万个,获得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的企业有2470家,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资质认证的企业达到206家。

经过多年精心培育,我国涌现出一批诸如东软集团、浙大网新、海隆软件、中软国际等综合实力较强的龙头骨干软件企业,已有521家企业收入超过亿元,其中收入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40家。

单位:亿元2003-2011年软件行业营业收入占GDP比重数据来源: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第二、结构: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我国软件行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2011年,信息技术咨询服务、数据处理和运营服务分别实现收入1864亿和3208亿元,同比增长42.7%和42.2%,增速高于全行业10.4和10.1个百分点,两者占比达到26.5%,比上年同期提高1.9个百分点;嵌入式系统软件增长快于上年,实现收入2805亿元,同比增长30.9% ,比上年同期高15.8个百分点;软件产品、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和IC设计增长较为平稳,分别实现收入6158亿、3921亿、691亿元,同比增长28.5% 、28.4% 、33% 。

2011年我国软件行业分类收入及增速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世经未来第三、区域:产业集聚水平提高,重点省份快速发展2011年,我国4个直辖市和15个副省级城市实现软件业务收入15008 亿元,同比增长34%,增速快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占全国软件业务收入的81%,其中软件业务规模超过500亿元的城市达到10个,中心城市成为软件产业发展的主要聚集地。

东部省市继续领先全国发展,2011年共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5656亿元,同比增长31.7%,占全国比重达84.8%,江苏、福建和山东等省的增速均超过35% 。

数据来源:工业与信息化部,世经未来2011年我国软件收入分地区同比增速第四、软件行业竞争状况分析我国软件企业对上游的讨价还价能力较低,这是由于软件行业轻资产的特点所决定的。

同时,软件行业现有企业间的竞争激烈,据及时资讯数据表明,我国管理软件市场中,2008年管理软件高端市场规模19.98亿元,中端市场94.38亿元,低端市场8.34亿元。

由于我国软件行业中低端软件较多,进入门槛低,造成了同质化较为严重,但是应该看到的是,目前我国软件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正逐步提高,有望形成多家大型企业,未来在国际竞争中机会越来越大。

在下游方面,软件行业的议价能力同产品特点有关系,差异化的产品有较高的议价能力,同质化产品议价能力较弱。

在新进入者威胁方面,总体来讲是低端软件威胁较高,高端软件威胁较低,这是有技术门槛所决定的。

二、全国管理软件行业分析第一、全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与增长赛迪顾问定义的管理软件市场包括财务管理软件、ERP软件、CRM软件、HRM软件、EAM 软件等细分市场。

2009年,中国管理软件市场规模总量达到117.45亿元,同比增长17.0%。

从2005到2009年的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管理软件的市场规模较大,且增速基本在20%左右,以较快的速度增长。

第二、管理软件市场细分情况可以看出,管理软件的细分产品的增长速度并不均衡,HRM 、CRM细分市场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尤其是HRM软件市场,市场规模达到了7.61亿元,同比增长21.8%。

而ERP 则在软件细分市场中占据了最大的比重,占50.5%,达到59.12亿元。

从软件的平行市场来看,制造业所占的比中较大,达到了43.1%。

对于交通行业、建筑行业,也占了将近10%的比例,在各行业中表现突出。

并且从数据来看,增长速度较快,仅此于制造业和物流(流通)业,具有较大的市场。

三、软件行业重点政策分析“十二五”时期,我国软件业发展前景广阔。

按照《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十二五”期间,我国软件业将着重发展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及行业解决方案等8 大重点领域,并实施包括龙头企业培育在内的十大重点工程。

预计到2015年,我国软件业业务收入将达到4万亿元,占信息产业的比重将达到25%;软件出口额达到600亿美元;业务收入超百亿的企业超过10家。

《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该政策有如下几个重点:财税政策:对我国境内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享受企业所得税“两免三减半”优惠政策。

经认定的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的进口料件,可享受保税政策;投融资政策:鼓励软件企业加强技术开发综合能力建设,加强产业资源整合;发挥融资性担保机构和融资担保补助资金的作用,为中小软件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研究开发政策: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引导作用,大力支持软件重大关键技术的研发,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的产业化和推广应用;知识产权政策:鼓励软件企业进行著作权登记,进一步推进软件正版化工作。

该政策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在延续2000年18号文件的基础上有更进一步的优惠,软件行业持续受益于政策的倾斜,在政策扶持下有望再造辉煌十年。

《“十二五”产业技术创新规划》该政策规划范围涵盖原材料、装备制造、消费品、信息产业四个领域,规划期为2011-2015年。

其中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的重点开发技术为非结构化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数据库技术,实时数据库技术,中间件技术,嵌入式软件技术,信息安全软件技术等。

软件行业技术创新被列入规划之中,能够推动重点软件技术开发进程,提高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关于软件产品增值税政策的通知》该政策规定,销售自行开发生产的计算机软件产品按法定17% 的税率征收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所退税款用于研究开发软件产品和扩大再生产,不作为企业所得税应税收入,不予征收企业所得税。

该政策对于高研发投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规模较大的软件类上市公司的影响较大,对净利润影响平均在5%左右,细则的实施将对增值税退税占净利润比重高的公司带来较多的超预期可能。

四、软件行业前景乐观估计2015年管理软件市场规模将达到379亿元,2011-2015年市场年平均增速为24%,保守估计2015年市场规模306亿元,2011-2015市场年平均增速为19%。

五、ERP行业发展历史及现状国内ERP起源于财务核算信息化,其基础是标准化的财务软件。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封闭的市场环境下,由于财务软件产品标准化程度较高,用友、金蝶、浪潮等本土厂商竞争的焦点主要在于渠道。

其后在市场需求驱动下,各厂商由财务软件提供商逐步转型至ERP及管理软件厂商。

国内ERP行业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计世资讯,2009)。

第一阶段为导入期(90年代初-1998年):(1)用户的信息化需求刚刚起步,主要是部门级别的信息需求;(2)主要应用的软件为财务软件和进销存软件;(3)多半为标准系统,行业化特性较少;(4)项目型的定制开发是行业化该阶段的主要方式。

第二阶段为成长期(1999-2006):(1)客户的信息化需求由部门级上升至企业级别;(2)开始重视生产制造管理等深层次需求,行业化的需求开始显现;(3)行业化的ERP产品和MES、DCS、PDM等产品实现了高度的集成,也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二次开发平台。

第三阶段为成熟期(2007-2012):(1)ERP产业行业化特征明显;(2)开始覆盖供应链环节;(3)提供商为行业化的产品配备了专门的行业实施顾问与咨询人员,能为客户提供完整的行业化服务;(4)定制化需求显现。

在市场化经济高度渗透、竞争环境加剧,以及人口红利逐渐减少的背景下,国内企业同样不得不通过改进业务流程、提高管理水平来提升企业的有效性及企业效率,从而对ERP等管理软件提出长期化、持续化需求。

近年来主流管理软件厂商所察觉到的需求向好,也许只掀开了企业信息化需求的冰山一角。

1、市场规模第一、总体规模ERP市场规模总体上在软件市场上具有较大的份额,2009年,管理软件中ERP所占的份额超过了一半,市场规模达到59.32亿元,同比2008年增长17.4%。

ERP行业由两大部分组成,一部分是软件提供,一部分是实施服务,软件提供过去几年以较稳定的速度增长,实施服务的增速也较快。

2、区域结构2009年,ERP软件市场在西部地区显著提高,主要是国家加大了西部大开发的力度的同时,重视指导提高西部企业信息化水平,对西部市场有所触动。

而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华南区发展放缓。

3、垂直结构ERP市场中中型企业的主体地位进一步显现,中型企业市场规模达到了23.37亿元,同比增长19.3%,占整个ERP市场份额的46.1%4、平行结构制造业仍在ERP市场的主要贡献行业,市场份额达到53.8%,单随着制造业信息化部署的进一步成熟,ERP软件应用增速有所放缓。

建筑、物流、交通等行业EPR软件市场则增速较快,达到了8.8%,10.8%、3.2%。

六、ERP市场利润的影响因素第一、下游行业运行及对本行业的影响从计算机行业特点来看,通用性的基础软硬件平台(高端服务器、存储设施、手机、操作系统、数据库等),其用户涵盖政府、企业及个人,欧美尤其是美国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国内企业基本没有发言权。

国内企业的市场主要集中在专用性与服务性比较强的专用设备及行业应用软件方面,下游客户主要是政府、国有大中型垄断企业及个人消费者。

2011年信息化主要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其中,政府、金融、制造、能源、电信等行业的信息化投入规模及增速决定了国内大部分企业的业绩增速。

但随着信息化的逐步深入,金融、制造、能源、电信等行业信息化开始进入稳定增长阶段,而医疗、教育、民生、公共安全、交通、智慧城市等社会信息化投资快速增长。

近三年信息化主要行业应用市场规模及2011年增速第二、宏观经济好转推动企业加大信息化投入金融危机之后,经济的逐步恢复直接促进了行业信息化的投入的增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