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诵项目介绍晨诵项目介绍作者: 佚名文章来源: 本站原创点击数: 3483 更新时间: /2/41、晨诵的内涵2、晨诵的内容3、晨诵的形式4、晨诵课程操作5、晨诵的技巧6、晨诵的写绘7、晨诵的建议8、晨诵教学案例晨诵晨诵: 是让孩子拥抱晨曦, 相约黎明, 用优美的诗歌, 师生美妙的诵读, 开启一天快乐的学习之旅。
晨诵不应让学生死记硬背, 而应注重积累, 让孩子经过美丽的诵读, 陶冶情操, 增强文化底蕴。
在这里, 需要注意的是, 晨诵不等于读背课文, 不等于读经运动。
晨诵的目的主要不在于记忆未来可能用到的知识, 不是为了进行记忆力的强化训练, 而在于丰富儿童当下的生命。
经过晨诵, 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 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一、晨诵的内涵新教育实验开发的晨诵, 是一个结合了古典诗词、儿歌与儿童诗、晨间诵诗的复合课程。
从时间上来讲, 一般在每天早读前的15—20分钟。
我们认为,晨诵的意义有四:晨诵是一种仪式, 一种师生共同穿越诗歌, 享受生命, 开启新的一天的洗礼仪式。
说到仪式, 新教育非常注重仪式的作用, 因为生命是需要仪式的。
孩子的生命中有许多重要的时刻, 比如生日, 比如开学等等, 如果没有丰富的精神内容, 这些重要的时刻都会成为形式。
晨诵就是要点亮孩子生命中这些重要的仪式, 让孩子的生命充满诗意。
比如开学的第一天就是一个学期中第一个重要的日子, 因为孩子有了新的班级, 步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时就需要一个仪式让孩子充满对新学期的向往, 我们来举一个例子: 在五年级的开学仪式上, 老师深情地将《你们的名字》这首诗诵读给孩子:用了世界上最轻最轻的声音, 轻轻地唤你们的名字, 每夜每夜。
写你们的名字, 画你们的名字, 而梦见的是你们发光的名字:如日, 如星, 你们的名字。
如灯, 如钻石, 你们的名字。
如缤纷的火花, 如闪电, 你们的名字。
如原始森林的燃烧, 你们的名字。
刻你们的名字! 刻你们的名字在树上。
刻你们的名字在不凋的生命树上。
当这植物长成了参天古木时, 呵呵, 多好, 多好, 你们的名字也大起来。
大起来了, 你们的名字。
亮起来了, 你们的名字。
于是, 轻轻轻轻轻轻轻地呼唤你们的名字。
在诗的最后教师将全班学生的名字一一读出, 接着教师在黑板上画上了一棵大树, 给这棵树取名为班级树, 告诉孩子们你们的名字从今天开始就刻在这棵大树上了, 会一天天长大起来, 茁壮起来。
你们的名字也将会刻在老师的心里, 一天天长大起来, 一天天闪亮起来! 让孩子们在这样朴素而感人的仪式中感受到自己在新老师、新班级的地位, 从而铭记住这个难忘的日期, 充满信心地走向新的学期新的生活。
这是晨诵的意义之一,它是一种仪式.晨诵是一种氛围, 一种教师与学生一起朗诵、一起感受、一起陶醉, 一起激励, 教师、学生、诗歌三者交织在一起的氛围。
在这种氛围中, 没有人是能够置身诗外的。
《早安, 小松鼠》是新加坡诗人刘可式的一首儿童诗。
在晨诵中, 伴随着清晨的阳光, 当一只可爱的小松鼠展现在眼前, 面对这一灵动的生命, 师生一齐诵读:早安, 小松鼠,整个早晨, 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 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跳跃,嚼成松子的果香接下来, 我们改变一种方式, 变成师生问好的形式, 老师和班中的孩子们, 一起诵读这首诗:老师: 早安, 孩子们孩子们: 早安, 老师老师: 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孩子们: 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老师: 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诵读, 嚼成书本的芳香。
孩子们: 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粉笔的舞蹈, 嚼成知识的芳香。
一遍遍的诵读, 孩子们更加喜欢这首儿童诗, 接着老师抛砖引玉! 把诗送给班里的一名学生, 这轻松愉悦的友好氛围感染了每一个孩子。
最后老师顺势引导孩子们把这首诗送给自己的伙伴.孩子们一个个跑出座位, 把这首她们喜欢的儿童诗送给了小伙伴。
早安, ( 宋雨澄、郭书豪、姚佳宜、李昕咏、段晓宇……)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诵读,嚼成书本的芳香又一个黎明就这样欢快温馨的开始了, 教师、学生、诗歌之间融为一体, 带给每一个孩子精神上愉悦。
这是晨诵的意义之二, 它是一种氛围。
晨诵是一种精神, 一种来自于老师自身的感染、传递以及老师对学生的鼓励和欣赏, 师生能以崭新的、富有活力的精神面貌迎接新的一天。
因此说, 晨诵诗歌的诵读不同于语文学科的诗歌学习。
语文学科强调学生对诗歌知识与技能的精确掌握, 对诗歌的准确理解; 而晨诵重在强调学生对诗歌的感受, 以及诗歌对生命的滋养, 强调的是学生的精神状态。
《向着明亮那方》是日本诗人金子美玲的一首小诗: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一片叶子, 也要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灌木丛中的小草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烧焦了翅膀, 也要飞向灯火闪烁的方向。
夜里的飞虫啊。
向着明亮那方, 向着明亮那方。
哪怕只是分寸的宽敞, 也要向着阳光照射的方向。
住在都会的孩子们啊。
教师只需把这样的诗歌在某个阶段的每个早晨带着学生们一起诵读, 即使什么语言也不说, 带给学生精神的鼓舞也是巨大的。
晨诵的意义之三, 它是一种精神, 晨诵还是一种积累, 一种对经典、对优美语言文字的积累, 这一点无需多做说明。
总而言之, 经过晨诵, 能够让学生养成一种与黎明共舞的生活方式, 习诵、领略优美的母语, 感受诗歌所传达的感恩、优美及音乐感。
二、晨诵的内容晨诵的内容是丰富的, 只要是人类优秀的文化, 无论是古典诗词、现代诗歌, 还是散文, 无论是中国的, 还是外国的, 都能够纳入晨诵的范围。
词句优美、儿童在吟诵时能够感受与理解、传递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情愫, 这是新教育晨诵的三个基本特点。
新教育晨诵内容的选择遵循两个原则:1、童年是一段彩色的阶梯。
新教育认为: ”童年是一段由浪漫到精确, 由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
”晨诵的内容的选择遵循此规律, 从一年级到六年级, 按照从”粉红”到”天蓝”的彩色阶梯顺序, 从童谣、儿歌开始起步, 随后是大量优秀的儿童诗和浅易五言绝句的诵读, 像三年级的孩子将走进金子美玲课程, 感受诗中的至纯、至真、至美, 或者进行金波儿童诗的诵读。
在四年级的时候以”在农历的天空下憩息劳作”为主题, 重点进行”经典诗文”诵读, 到了六年级, 则以更广阔的视野, 诵读人类最优秀、最经典的诗作, 比如泰戈尔的《飞鸟集》, 纪伯伦的《先知》等。
说白了,就是说,晨诵内容的选择要遵循孩子的认知规律,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与孩子当下的生命紧密相连。
( 1) 所选诗歌与季节相结合: 每个季节都有各自不同的物象, 教师要让学生在不用的季节经过诗词领略生命与自然的不同精彩。
比如在夏天, 我们能够带领学生诵读的诗歌有:夏天的景《雷声和闪电》、《夏日的太阳》,夏天的物《蜻蜓》、《萤火虫》,夏天的事《初夏睡起》《山亭夏日》《观游鱼》《采莲曲》等。
( 2) 所选诗歌与重大节日相结合: 在妇女节、植树节、母亲节、儿童节等节日我们要选择属于各个节日的诗, 带给孩子。
如在母亲节的时候, 低段孩子为妈妈诵一诵:《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像草原, 我是小羊, 怎么跑也跑不到边。
妈妈的爱像蓝天, 我是小鸟, 怎么飞也飞在里面。
高段孩子用心的品一品:《母亲的爱》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芨芨草上的露珠又圆又亮/那是太阳给予的光芒/四月的日子半是灿烂半是辉煌/那是春风走过的地方/我们的快乐是母亲脸上的微笑/我们的痛苦/是母亲眼里的深深的忧伤/我们可能走得很远很远/却总也走不出母亲心灵的广场。
让孩子感受母爱的伟大。
( 3) 所选诗歌与儿童心理相结合: 儿童的心理世界是个五彩缤纷, 但变化莫测的世界, 那么诗歌的选择也要契合儿童的心理状态和思想状态。
像六年级的孩子马上就要毕业了, 能够让她们诵些珍惜小学阶段珍贵的友情的诗, 如《男孩子和女孩子》; 感谢师恩、感怀母校的诗, 如《无题》三、晨诵的形式新教育晨诵有以下四种基本形式: 晨间颂诗、日常诵诗、生日诵诗、情境诵诗。
1、晨间颂诗①什么是晨间颂诗新教育的晨诵, 提倡在一定的时间内, 能够是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更长的时间里, 用同一首诗歌来”开启”黎明, 为每一天注入生命的源泉。
这样的诗歌, 往往需要千挑万选, 需要千百次地咀嚼玩味, 同时, 它们的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
②如何来选择晨间颂诗在晨间颂诗的选择上我们要选择经典的诗歌, 选择适合孩子的诗歌。
比如《我是一只小蝴蝶》, 这是一首意义深远的诗, 它难以一次性读解完成, 又无须过多讲解。
只需在重复的诵读中, 整体把握住这首诗的灵魂。
当孩子用天真的声音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我不威武,甚至也不绚丽/可是,我有翅膀,有胆量/我敢於向天下所有的/以平等待我的眼睛说/我是一只小蝴蝶”的时候, 孩子只是诉说她自己的此时此刻; 当孩子用未能完全明白但能够有所感觉的理解来吟诵”我是一只小蝴蝶/世界老时/我最后老/世界小时/我最后小/而当世界沉默的时候/世界睡觉的时候/我不睡觉/为了明天/明天的感动和美/我不睡觉”的时候, 孩子当下的生命在渐渐地从诗歌中获得一种执着的力量。
那种为人世间坚守美好的责任, 充盈着孩子小小的心胸, 它当下的生命, 在诗歌中舒展, 成长, 丰盈, 茁壮……也就是说, 这样的诗, 既能够让孩子一下子感觉到它的力量与美, 又无法对其全部奥秘进行把握。
这样, 每一次朗诵就会带来新的感悟, 而从新感悟中, 又将萌动出新的力量与美。
这就是经典。
又比如《千屈菜》”千屈菜/长在河岸上的千屈菜, /开着谁也不认识的花。
/河水流了很远很远, /一直流到遥远的大海。
/在很大, 很大的, 大海里, /有一滴很小, 很小的, 水珠, /还一直思念着/谁也不认识的千屈菜。
它是, 从寂寞的千屈菜的花里, 滴下的那颗露珠。
”你在思念着谁? 谁是你的千屈菜, 你又是谁的露珠? 当我们细细品读后, 我们能够感受到了诗歌的魅力。
这是一首让人读来心生感动的诗歌, 这样的诗, 不但是一首诗, 不但是一天、一周的诗。
这是一辈子的诗。
这就是经典。
对于适合而言, 就是要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 适合班级学生情况。
如一年级的孩子好动, 晨间颂诗就要选择那种具有游戏、律动在其中的诗歌, 让晨诵唤醒的不止是黎明, 还有孩子们的笑容。
如《种子》”一粒小种子, 睡在泥土里, 春风吹吹它, 春雨抱抱它, 太阳公公叫醒它: 春来啦! 春来啦! 小小种子伸伸腰, 呀! 变成了一棵绿芽芽! ”在前半部分能够让孩子们拍着手说, 到后面加动作同时改编”春来啦! 春来啦! 可爱的孩子们, 伸伸腰, 呀! 变成了一棵绿芽芽! ”这就是适合, 适合孩子的年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