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人文地理学课后思考题

课后思考题
第一章绪论
1、人文地理学在地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人文地理学是以人地关系的理论为基础,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

又称人生地理学。

它是地理学的两个主要分支学科之一,“人文”二字与自然地理学的“自然”二字相对应,泛指各种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现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仅指社会文化现象。

人文地理学一般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人文地理学包括社会文化地理学、政治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狭义的人文地理学则指社会文化地理学。

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对于地理学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同经济学、人口学、政治学以及环境科学、生态学、区域科学、行为科学结合,可以为解决世界性的资源短缺、人口危机、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和生态平衡以及城市问题等作出贡献,尤其是对于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规划起到重要作用。

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和研究课题中,有许多也是其他学科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

如经济地理学对于经济学、人口地理学对于人口科学、城市地理学对于城市科学、政治地理学对于政治学、军事地理学对于军事科学、民族地理对于民族学、语言地理对于语言学、宗教地理对于宗教学、人种地理学对于人类学,都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在现代社会发展中,人类的作用(尤其是人的素质)和科学技术的作用日益显著,使得地理学人文化的趋势加强。

人文地理学地位的提高,将使地理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人文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涵是什么。

研究对象具体包括三大主题:一是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是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是空间分析的传统
把以上三大传统范式结合起来,就形成了人文地理的研究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是: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

3、为什么说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科中的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的社会特性体现在哪些方
面?
人文地理不同于自然地理学,它是一门社会性较强的地理学科。

社会科学以人以及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人文现象的分布是社会现象的空间形式,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活动,研究社会现象的地域结构是人文地理学的具体研究领域,不用领域人文现象分布的发展和变化,虽然受自然环境、技术条件因素的影响,但是主要还是受制于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等人文因素,其中社会生产方式和社会经济制度是最基本的因素。

人文地理学的社会性嗨突出的反映在其历史性上。

各地区的人文现象的分布面貌是在历史演变过程中形成的,因而在不停的运动中,比如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政区和疆域的变革、文化传统的继承和传播、聚落的形成和分布等,人文地理学研究要运用历史分析的方法,要有动态的观点,要求把现代人文地理现象作为历史反战的结果和未来发展的起点,要求研究不同发展时期和不同历史阶段人文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以及演变规律,预测其发展方向,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

4、如何理解西方人文地理学发展的过程以及其最新的研究趋向。

1、理论与哲学方法论的多元化
2、研究方法的不断革新①计量方法和数学模型在人文地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②20
世纪70年代,人文地理引入了心理学的分析方法,被人们乘坐西方人文地理学的
行为革命。

③现在地理学观察和收集资料、信息的手段上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3、研究内容和方向的社会化、应用化趋向。

5、认识建国以来中国人文地理学的发展历程,思考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人文地理学。

发展历程:①古代的人文地理思想和知识及其丰富,但尚未形成科学的人文地理学。

②近代地理发展比西方国家要晚半个世纪左右,引入了西方近代人文地理学的新思想和研究方法,受当时法国和英美学派的影响,中国人文地理学研究开始起步,主要集中在人地关系、人口地理、农业地理、城市地理、农村聚落研究、运输地里、政治地理等方面以及区域综合考察。

③1980年以后人文地理才得到恢复,得到长足的发展——Ⅰ1949-1979经济地理学一枝独秀,人文地理学衰落的阶段。

Ⅱ1980-1990人文地理学的复兴阶段。

Ⅲ1990年以来,人文地理学进入全面发展和提高阶段。

如何建设:必须紧密联系中国社会竞得实际情况,根据中国的国情特点,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和变革、开放、搞活的需要,研究新旧体制接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有明显
的地域行与综合性相结合的问题,把解决人文地理学的现实问题作为主攻方向,既是社会对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学科发展的持续动力。

6、讨论人文地理学科在当前中国晶晶社会发展中的应用价值。

人文地理学作为一种知识体系和认识活动,不仅具有科学认知的价值,而且还能直接知道和参与社会实践。

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任务和对社会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对科学认知的贡献及其学科建设任务
2、积极参与社会经济实践,提高其应用价值
3、文化教育功能,为普及人文地理知识服务。

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
1、分析文化区研究在人文地理学研究中的意义。

2、文化扩散有哪几种类型?结合实例分析文化扩散的特征。

3、地理环境如何影响地域文化?试举例说明。

4、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5、其他学科对人地关系的探讨有什么实践意义。

6、试述文化区、文化扩散、文化生态、文化景观和文化整合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三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1、简述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一把程序。

如果你要写一篇论文,你准备如何着手拟定研究步骤
和计划。

2、简述不同哲学方法论对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产生的影响。

3、人文地理学研究中,获取和搜集地理信息和资料有那些途经和方法。

第四章人口、人种和民族
1、分析我国建国以来人口转变的成因。

2、分析人口自然变动和机械变动(即人口迁移)的成因,思考人口变动对一个地方未来发
展的影响。

3、根据中国人口分布的规律和成因,论证中国人口分布的合理性。

4、民族对地理景观有什么影响。

第五章农业的起源和发展
1、结合农业发展的阶段,探讨农业和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并分析四大文明古国出现的必要
条件。

2、结合某一农业景观,分析其形成的地理环境原因,理解农业景观与地理环境饿关系。

3、对你随在的城市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杜能的农业区位论,论述影响农业布局的机制。

第六章工业的出现与工业区位
1、试述工业的发展和扩散过程。

2、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3、工业的发展对其他产业有什么意义。

4、结合实力分析影响工业分布的因素。

5、韦伯工业区位理论与克里斯塔勒工业区位理论有什么异同。

6、分析当前全球经济空间格局及其发展趋势。

第七章聚落与城市化
1、结合城市化的动力机制,分析技术进步对城市化的影响。

2、城市低于结构的形成动力有哪些?试分析所在城市的地域结构特征。

3、分析村落的类型与空间结构特征。

4、阐述城市体系的概念及城市体系的等级规律。

5、讨论逆城市化现象。

第八章语言类型与语言景观
1、结合我国方言形成的过程分析语言与地理、社会环境的关系。

2、结合“世界主要语言分布图”分析世界主要语言分布特点。

3、讨论语言扩散及其结果。

4、分析我国地名景观的类别,试对你所在地的地名特点进行分析总结。

第九章宗教地理和宗教景观
1、以佛教的传播过程阐述影响宗教传播的因素。

2、民族宗教主要有哪些?分析它们对地区或民族文化的发展有什么影响。

3、结合世界三大宗教的起源与发展,分析宗教和地理环境的关系。

4、结合主要宗教景观的类型和特点,讨论宗教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第十章旅游地理
1、客源地与目的地的关系有哪些?分析旅游的区域特征。

2、讨论感知环境是否是旅游地的宣传促销的理论基础。

3、影响旅游决策的最大效益原则如何影响区域旅游开发。

4、结合旅游开发的区域影响,谈谈你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

第十一章政治与全球政治地理格局
1、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2、叙述政治与政治地理的主要内容。

3、对国家权利的要素与实力进行分析。

4、结合世界政治、经济形势,分析世界和中国的地缘政治以及中国应采取的国家安全战略。

第十二章人类行为与行为空间
1、解释环境感知、行为空间、地理物象。

2、分析人类日常活动行为空间的规律性。

3、举例说明人类迁移活动的距离偏移和方向偏移
4、应用行为矩阵模型和报偿矩阵模型,分析一个具体的人文地理学问题。

5、简要评述消费者行为空间模型。

第十三章人文地理所面临的问题
1、人口迅速增长对自愿的压力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2、人口迅速增长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3、简述可持续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

4、简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及其具体的含义。

5、简述世界政治格局中的合与分的趋势。

6、在合与分的政治格局中人地关系的焦点表现在哪些方面?
7、简述文化全球化的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

8、简述文化本土化的表现形式和局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