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溶液 溶解度知识点总结和题型总结
1.点:溶解度曲线上的每个点(即饱和点)表示的是某温度下某种物质的溶解度。即曲线 上的任意一点都对应有相应的温度和溶解度。温度在横坐标上可以找到,溶解度在纵坐标 上可以找到。溶解度曲线上的点有三个方面的作用:(1)根据已知的温度可以查出有关物 质的溶解度;(2)根据物质的溶解度也可以查出它所对应的温度;(3)可以判断或比较 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或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 2.线:溶解度曲线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曲线的 坡度越大,说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反之,说明受温度影响较小。溶解度曲线也有三 个方面的应用:(1)根据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 况。一般规律是:大部分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如硝酸钾;只有少数固体溶解度受 温度影响不大,如食盐(氯化钠);极少数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反而减小,如熟石灰。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判断或比较某一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3)根据溶解 度曲线,选择分离、提纯某些可溶性混合物的方法(即选用蒸发结晶还是降温结晶);并 且,还可以判断或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大小(即曲线越陡,析出的晶体就越多)。 3.面:对于曲线下部面积上的任何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不饱和溶液; 曲线上部面积上的点,依其数据配制的溶液为对应温度时的饱和溶液,且溶质有剩余。如 果要使不饱和溶液(曲线下部的一点)变成对应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方法有两种:第一种 方法是向该溶液中添加适量的溶质使之到达曲线上;第二种方法是蒸发掉过量的溶剂。 4.交点:两条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点所示的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是相同的;并 且,此时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同的。
5.如图为 A、B 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t1℃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含溶质质量相等 C.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总能得到甲的饱和溶液 D.可通过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甲 【答案】A 【解析】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 t1℃乙物质的溶解度,故 A 正 确;B.t1℃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此温度下甲、乙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但溶液质量不一定相等,所含溶质也不一定相等,故 B 错误;C.降温甲的溶解度随温度 降低而降低,但因不知道甲在 t2℃时溶液的质量分数,则 t2℃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 温不一定得到甲的饱和溶液,故 C 错误;D.从单一溶质的溶液中获得固体溶质,最好的 方法是蒸发结晶,故 D 错误;答案为 A。
4.下图是不含结晶水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1℃时,100g 甲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50g 甲 B.t1℃时,配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体积的水 C.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溶液质量仍然相等 D.要从含少量乙的甲中提纯甲,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A.由图知 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即 100g 水中最多能溶解甲物质 50g,故 A 错误; B. t1℃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50g,但是不知道所配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 量是否相等,故需要的水的体积也不一定相等,故此选项错误;C. 因两物质的溶解度都是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当 t1℃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2℃,两溶液都 变为不饱和溶液,故溶液质量仍然相等,此选项正确。D.因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 大,所以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错误。 答案为 C。
30g ×100%=23.1%,故 C 错误; 130g
D、t3℃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所以 t2℃时,质量相同的甲、乙饱和溶 液分别升温至 t3℃,为达饱和状态,需加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故 D 正确。 点睛: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 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 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体后,试管 2 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 C 错误;D.将 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
溶液降温至 20℃,甲乙溶解度减小,均析出晶体,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
小,丙溶解度增大,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分数与降温前相等;饱和
溶解度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100%,即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也就越大,20℃时
7.30℃时,取甲、乙、丙中的两种固体各 1g 分别放进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 荡后的溶解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 B.加入试管 1 的固体是丙 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试管 2 中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 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 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答案】B 【解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确定温度,故 A 错误;B.30℃时三种物质只有丙的 溶解度小于 10g,即 10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 10g,则 10g 水中溶解溶质的质量小于 1g,所以 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 1g 分别放进盛有 10g 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 有剩余固体的是丙,即试管 1,故 B 正确;C.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体后,温度降低,若 降到 20℃以下,才有晶体析出,高于此温度,则无晶体析出;所以向烧杯中加入 NH4NO3 固
9.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只能溶解 25gA 物质,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25g∶ (25g+50g)=1∶3,选项 B 正确; C、将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20℃时,由于 A、B 的溶解度随温度的 降低而减小,形成的是 20℃时饱和溶液,此时溶质质量分数 B>A;由于 C 的溶解度随温 度的降低而增大,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仍是原来 50℃时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因此 从图中可以判断,降温至 20℃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A>C,选项 C 错误; D、由 C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将 C 的饱和溶液 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选项 D 正确。故选 C。
3.下图是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50℃时,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 B.50℃时,把 50 g A 放入 50 g 水中能得到 A 的饱和溶液,其中溶质与溶液质量比为 1∶3 C.将 50℃时,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度 20℃时,这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的大小关系是 B>C=A D.将 C 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的方法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 A、B、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50℃时 A、B、C 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 大到小的顺序是 A>B>C,选项 A 正确; B、由 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 50℃时,A 物质的溶解度是 50g,把 50g A 放入 50g 水
6.如图是 A、B、C 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t3℃时,取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l℃,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变成 不饱和溶液的是 C B.t2℃时,A、B、C 溶液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C.tl℃时,将 A、B、C 各 10g 放入 50g 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相等 D.取 12gA 放入 t1℃时的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 A 溶于水时吸热。 【答案】A 【解析】A、t3℃时,取相同质量的 A、B、C 三种饱和溶液降温到 t1℃,由于 A、B 溶解度 都随温度降低而降低,所以都有晶体析出,但是 A 受温度影响较大,析出晶体最多的是 A,而 C 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所以无晶体析出而变成了不饱和溶液,故正确; B、t2℃时,由于不知道 A、B、C 溶液是否饱和,无法确定质量分数是否一定相等,故错 误; C、tl℃时,A 的溶解度为 10g,即 10gA 物质在 100g 水中恰好饱和,将 A、B、C 各 10g 放 入 50g 水中,A 不能完全溶解,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故错误; D、tl℃时,A 的溶解度为 10g,即 10gA 物质在 100g 水中恰好饱和,取 12gA 放入 t1℃时的 100g 水中,充分搅拌后全部溶解,说明溶解度增大,温度升高了,说明 A 溶于水时放热, 故错误。 点睛: 固体溶解度曲线的作用可从点、线、面和交点四方面来理解:
2.a、b、c 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t1℃时,a 的饱和溶液 65g 中含有溶剂 50g
B.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 不变 C.要从 b 溶液中得到 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法 D.在 t2℃时,a、b 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 在溶解度曲线图上,横坐标是温度,纵坐标是溶解度。溶解度是一定温度下,100g 溶剂 里达到饱和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t1℃时,a 的溶解度为 30g, 故 65g 饱和溶液中含有 溶剂 50g,选项 A 正确; B. 将 t2℃时 a、b、c 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 t1℃时,C 的溶解度变大,溶质质量不 变,所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选项 B 正确; C. b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要从 b 溶液中得到 b,通常可采用蒸发溶剂使其结晶的方 法,选项 C 正确; D. 在 t2℃时,a、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但不饱和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选项 D 错误。故选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