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质量现状补充监测方案
二〇一六年五月
1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中心项目
2、建设性质:新建
3、建设单位:===========有限公司
4、建设地址:。
5、建设内容及规模:
2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1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
本次环境空气现状常规因子引用《=======环境影响报告书》于2013年9月21日至9月27日对评价区内高村、小泉沟两个监测点进行的现场实测数据。
本次补充高村、小泉沟村特征污染因子非甲烷总烃监测
2.1.1 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评价工作等级,本次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布设2监测点,点位布设情况见表2-1和附图1。
表2-1 环境空气采样点方位、距离和布点原则
2.3.2 监测项目
环境空气中的非甲烷总烃。
采样的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要素。
2.3.3 监测时间和频率
监测时间为2016年6月,分别取得连续3天的有效监测数据。
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要求,非甲烷总烃采样为每天02、08、14、20时的4个小时值,每小时采样时间不小
于45分钟;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常规气象要素。
2.3.4 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样品采集和分析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规定的分析方法执行。
2.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
2.2.1 监测点位的布设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共布设了4个水质、水位监测点,3个水位监测点分别见表2-2、表2-3及图1。
表2-2 地下水水质、水位监测点
表2-3 地下水水位监测点
2.3.2 监测项目
检测分析K++Na+、C a2+、Mg2+、CO32-、HCO3-、CL-、SO42-的浓度。
水质监测项目包括:pH值、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化物、铁、镉、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细菌总数、总大肠菌群共21项,同时同时记录井深、水深(井底至水面深度)。
2.3.3 监测时间和频率
连续监测3天。
2.3.4 监测方法及分析方法
按照国家规定的监测方法和要求执行。
3环评执行标准
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非甲烷总烃参照河北省地方标准《环境空气质量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二级标准。
表3-1 环境空气质量评价标准
3.2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本次评价采用《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93)Ⅲ类水质标准进行现状评价,
评价标准见表3-2。
表3-2 地下水评价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