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方案 美丽乡村整体解决方案
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方案 美丽乡村整体解决方案
17
02
十大振兴
乡村振兴如何振?归派国际提出十大振兴:从产业、机制、人心、基建、文化、环境、教育、品牌、医疗和公益十 大方面,为中国乡村发展谋划和构建系统化的解决方案。
18
3
乡村旅游解决方案
03
乡村旅游六大要素
20
03
乡村旅游六大要素
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城市旅游的最大特点:美丽的自然风光、特色的民俗风情、美味的乡土菜肴、 多样的民居建筑及充满情趣的传统劳作体验所汇 聚成的“乡愁”,为游客提供了返璞归真、重回 自然的机会,亦与城镇旅游形成了互补。 乡村旅游除了使游客欣赏农村优美的田园自然风光外,更可以使其亲自参与到一系列的乡村活 动中,体验原真的农村生产、生活。通过丰富的体 验活动,游客能更好地融入乡村旅游的全过程, 对农家的生活状态、乡土民情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不是作为旁观者纯粹欣赏风景而已。
15
02
政策划重点
政策划重点,中央一号文件核心政策有产业、土地、扶贫、环境、文化、人才六大方面,其中宅基地三权分置最受 关注。
16
02
四大抓手
乡村振兴靠什么?城乡资源和要素配置是核心,其中最重要的抓手就是“人、地、钱、产”四大关键环节。 总结起来就是“人下乡、地流通、钱进村、产兴旺”,其中人是根本、地是前提、钱是支撑、产是落点。
古村消亡速度惊人,新村建 设“千村一面”“
数据来源:冯骥才,2012年“中国北方村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论坛”讲话
民工数量变化
据相关统计显示,我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数量从1983年的约200万人增加到2006年的1.32亿人,23年增长了 近66倍,此后截止到2015年,农民工数量增速虽有减缓,但总数仍不断上升。 2014年,全国农民工总量达2.74亿。随着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空心村”、“空壳村”成为农 村常态,“一个人的村庄”不再是诗人的浪漫想象,而成为散文家的真切写实。在农民涌向城市的同时,城 市居民却因为食品安全、空气污染以及繁重的生活压力等等问题对农村良好的自然环境、缓慢的生活节奏心 生向往。
我们已进入从成本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时代 ………
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有360万个自然村,到2010年,自然村减少到270万个,十年内有90万个村 子消失,一天之内就有将近300个自然村落消失,而自然村中包含众多古村落。 而在近年兴起的新村建设中,众多乡村盲目克隆城市建筑,缺乏自身特色,造成“千村一面”。
入保障 坚持和完善党对“三农”工作的领 导
乡村振兴趋势
各省市纷纷出台有关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江西《中共江西省委 江西省人民政府 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意见》;湖北《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辽宁《中共辽宁省委 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贯 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实施意见》 青岛崂山举办首届中国崂山乡村振兴高峰论坛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
强调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2018年2月4日
发布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部署 产业兴旺 生态宜居 乡村文明 治理有效 生活富裕
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
向不同省份(山东、广州…)代表团强调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战略
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培育乡村发展 新动能 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 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
3 乡村振兴解决方案
4 田园综合体建设方案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乡村振兴背景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在乡村最为突出
表现问题: 农产品阶段性供过于求和供给不足并存 农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欠账较多,农村环境和生态问题比较突出 国家支农体系相对薄弱,农村金融改革任务繁重
十九大报告
明确提出乡村振兴战略
西安举办首届农民节
国家储备林项目激增 家庭农场、手工作坊、乡村车间等在乡村地区出现,实现乡村经济多元化 ……
乡村振兴趋势
世界变了 阵地变了 生活方式变了 生活与工作的界面模糊了
感知世界的变化
我们已进入“智”时代 我们已进入颠覆被颠覆的时代 我们已进入移动与移动互联而行
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方案
行业背景
乡村振兴战略方案
中央送出一份“惠农超级大礼包”,释放重磅信号,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今天发布。文件对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是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重要顶层设计。
今年一号文件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三步走”的时间表,提出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
乡村旅游的差异性着重体现在地域和季节两个方面。地域方面,主要是指气候条件、自然资源、 习俗传统等的不同,导致不同地方乡村旅游的活 动内容体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季节方面,主要是 指农业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季节,导致乡村旅游的活动内容也体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乡村旅游的核心就在于其浓重的乡村气息,因此这种旅游形式对于生活在农村的人并不具有 吸引力。但是,对于生活在高度商业化的大都市的居 民而言,钢筋水泥的建筑、繁重的工作压力 以及浑浊的空气都让他们对乡村旅游充满了幻想和憧憬。 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以农民为主,旅游资源大都依赖现有的农业资源,不用进行大量的投资就 可投入使用而获得经济收益,因此属于投资少又见 效快的旅游方式。也正因为成本较低,游客在进 行消费时所支出的费用也相对较低,无论是住宿、餐饮还是交通,都比城市旅游的开支低得 多。 乡村旅游的可持续性主要体现在其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与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 的内容,更重要的是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的延 伸,使旅游有机会能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 进农业的转型与升级,让农业焕发新的活力。其次是以生态合理、经济可行、文化独特、社会适宜 为 发展理念,着重关注旅游者体验、社区居民利益和乡村发展进步,强调以人为本和乡村环境、 经济、文化、社区四者的协同发展。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
2
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02
乡村振兴路线图
14
02
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
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乡村振兴提出了全方位的新理念、新战略、新思想, 从问题导向转向目标导向,重新界定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和三农关系,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问题的新举措。
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三大支撑”构建专业乡村振兴服务平台 乡村振兴规划事业部+乡村振兴研究智库+乡村振兴产业资源库 “六脉神剑”提供乡村振兴全程服务体系 振兴策划、规划设计、投资融资、产业导入、建设施工、运营管理
1
业务背景及需求分析
目录
CONTENTS
2 乡村振兴顶层设计
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构建乡村
1
2
治理新体系 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塑造美丽 乡村新风貌 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增强贫困群 众获得感
繁荣兴盛农村文化,焕发乡风文明
新气象
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强化乡村振兴 制度性供给 汇聚全社会力量,强化乡村振兴人 才支撑
3
4
开拓投融资渠道,强化乡村振兴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