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有机化学重要知识点整理1。
甲烷: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H4CH42、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可燃、无毒得气体,比空气得密度小,密度比水小,极难溶于水.3、化学性质:通常比较稳定,与高锰酸钾等强氧化剂、强酸、强碱不反应①氧化反应:②取代反应:(注意:常温下,一氯甲烷就是气体,其她三种就是油状液体。
)2.乙烯: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C2H4 CH2=CH22、物理性质:无色、有毒、稍有气味得气体,与空气密度接近,难溶于水。
3、化学性质:活泼①氧化反应:1、常温下极易被氧化剂氧化。
如将乙烯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溶液得紫色褪去,乙烯被氧化为二氧化碳,由此可用鉴别乙烯。
2、易燃烧,并放出热量,燃烧时火焰明亮,并产生黑烟(碳单质).化学方程式:②加成反应:(有机物分子中双键(或三键)两端得碳原子与其她原子或原子团直接结合生成新得化合物得反应。
)方程式:③加聚反应:3。
乙炔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2H2H - C ≡ C —H CH ≡CH2、物理性质:纯乙炔为无色无味得易燃、有毒气体.微溶于水,易溶于乙醇、苯、丙酮等有机溶剂。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a.可燃性:(条件点燃)现象:火焰明亮、带浓烟, 燃烧时火焰温度很高(〉3000℃),用于气焊与气割.其火焰称为氧炔焰。
b。
被K Mn O4氧化:能使紫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C 2H 2 + 2KMnO 4 + 3H 2S O4→2CO 2+ K 2SO 4 + 2MnSO 4+4H 2O ②加成反应:与H 2得加成: CH≡C H+H 2 → CH 2=CH 2与HX得加成 如:CH≡CH +H Cl →CH 2=CH Cl 氯乙烯用于制聚氯乙烯③加聚反应: 4.苯: C 6H 62、物理性质:无色、带有特殊气味得液体,易挥发。
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如用水冷却,可凝成无色晶体。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燃烧时发生明亮并带有浓烟得火焰 方程式: ②取代反应: ③加成反应:④卤代反应:⑤硝化反应:⑥磺化反应:5。
甲苯:1、分子式: 结构简式:C 7H 82、物理性质:无色澄清液体。
带有一种特殊得芳香味(与苯得气味类似)。
能与乙醇、 乙醚、丙酮、氯仿、二硫化碳与冰乙酸混溶,几乎不溶于水。
在空气中,甲苯只能不完全燃烧,火焰呈黄色。
3、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6.苯酚:1、分子式: 结构简式: C6H 6O2、物理性质:又名石炭酸、羟基苯,就是最简单得酚类有机物,一种弱酸,酸性小于碳酸.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晶体,有特殊气味。
有毒.有腐蚀性,常温下微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液;当温度高于65℃时,能跟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其溶液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洗涤.暴露在空气中呈粉红色。
3、化学性质:CH -CH 2n②.置换反应:③.复分解反应(中与反应):④苯酚得缩聚反应:OHn HC HO C H2 ]n OH +(n -1)H 2O7。
卤代烃: 1、分子式: 结构简式: C2H5Br CH 3C H2Br2、物理性质:基本上与烃相似,CH 3Cl,C H3C H2Cl,CH 3Br 就是气体,余者低级为液体,高级得就是固体.它们得沸点随分子中碳原子与卤素原子数目得增加(氟代烃除外)与卤素原子序数得增大而升高。
密度随碳原子数增加而降低。
一氟代烃与一氯代烃一般比水轻,溴代烃、碘代烃及多卤代烃比水重.绝大多数卤代烃不溶于水或在水中溶解度很小,但能溶于很多有机溶剂,有些可以直接作为溶剂使用。
卤代烃大都具有一种特殊气味,多卤代烃一般都难燃或不燃. 3、化学性质: ①.取代反应:②。
消去反应:O H NaBr CH CH NaOH Br CH CH 22223++↑=−−→−+∆乙醇8.乙醇: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 2H 6O CH 3CH 2OH2、物理性质:无色、易燃、有特殊香味得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能溶解多种有机物与无机物,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 a。
催化氧化: (与得总反应) b、燃烧: ②置换反应: ③取代反应:a、与浓氢卤酸 b 、分子间脱水成醚O H CH CH O CH CH OH CH CH CSO H 2322314023422+----−−−→−。
浓 c 、酯化反应CH 3COOH + C H3CH 2OH CH 3COOC 2H 5 + H 2O④消去反应:浓硫酸△⑤可以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K 2Cr 2O7)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9.醛(以乙醛为例):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 C 2H4O CH 3C HO2、物理性质:无色易流动液体,有刺激性气味。
可溶于水与乙醇等一些有机物质。
易燃易挥发。
3、化学性质:①。
加成反应(还原反应): ②.氧化反应:a. 催化氧化:b. 与弱氧化剂(与银氨溶液与新制悬浊液)OHCH OH NH Ag CHO CH 233233)(2+−→−+∆COONa CH O H O Cu NaOH OH Cu CHO CH 322233)(2++↓−→−++∆甲醛:O H NH Ag CO NH OH NH Ag HCHO 2332423264)()(4++↓+−→−+∆附加:制乙醛:10。
乙酸: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C 2H 4O 2 CH 3C OOH2、物理性质:乙酸在常温下就是一种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得无色液体,纯得乙酸在温度低于熔点时会凝结成冰状晶体,所以纯净得乙酸又称为冰醋酸。
乙酸易溶于水与乙醇,其水溶液呈弱酸性. 3、化学性质:①有酸得通性,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2C H3CO OH + Na 2CO 3 2CH 3COONa + CO 2 + H 2O (证明了醋酸比碳酸强)CH 3COO H+NaHCO 3 CH 3CO ONa+C O2↑+H2O(证明了醋酸比碳酸强)2CH 3C OONa+H 2SO 4 2CH 3COOH+Na 2SO 4(证明了醋酸为弱酸) Mg+ 2 CH 3CO OH→ (C H3COO )2Mg+ H 2↑△稀硫酸 △②酯化反应:其她:H ONO CH CH OH CH CH NO HOSO H 222323242+−−−→←+-∆浓OH ONO CH CH OH CH CH NO HO 2223SO H 23242+−−−→←+-∆浓 11.酯:(以乙酸乙酯为代表物)物理性质:乙酸乙酯就是透明得不溶于水得油状液体,有香味。
特征反应就是水解反应,稀硫酸或NaOH 溶液条件下,加热CH 3COOC 2H5+H 2OCH 3C OO H + C 2H 5OH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CH 3COOC 2H 5+NaOHC H3CO ONa + C 2H 5OH(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12。
油脂:1、常温下呈液态得油脂为植物油,呈固态得油脂为动物油.2、物理性质:油脂得密度比水小。
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粘度比较大,有明显得滑腻感. 3、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得水解在碱性条件下得水解(皂化反应)②。
加成反应:氢化反应(硬化反应)13.糖类: 化学性质:①.取代反应:水解反应浓硫酸△②.葡萄糖得氧化反应CH 2OH(CHOH)4CHO+2[A g(NH 3)2]OH CH 2O H(CHOH )4COO NH 4+2Ag ↓+ H 2O + 3NH3NaO H O Cu NaOH OH Cu COO OH(CHOH)CH 3)(2CHO OH(CHOH)CH 4222242++↓−→−++∆C 6H 12O 6 (s )+ 6O 2(g) 6CO 2(g) + 6H 2O(l ) + 2804kJ14.蛋白质: 化学性质:①。
氨基酸得两性②.成肽反应(取代反应)15.基本营养物质:1、包括:糖类、油脂、蛋白质。
元素组成代表物 代表物分子 糖类单糖C 、H 、O 葡萄糖、果糖 C 6H12O6 双糖 C 、H 、O 蔗糖、麦芽糖 C 12H22O11 多糖C 、H 、O 淀粉、纤维素(C 6H 10O 5)n 油脂油 C 、H 、O 植物油 不饱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脂C 、H 、O 动物脂肪 饱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 蛋白质C 、H 、O 、N 、S、P 等酶、肌肉、毛发氨基酸连接成得高分子葡萄糖:在碱性、加热条件下,与银氨溶液反应析出银;在加热条件下,与新制得氢氧化铜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 淀粉:在常温下,淀粉遇碘变蓝.蛋白质:硝酸可以使蛋白质变黄;烧焦时有羽毛味。
3、水解反应: 糖类:双糖、多糖可以在稀酸得催化下,最终水解为葡萄糖或果糖. 方程式:油脂:在酸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在碱性条件下水解为甘油、高级脂肪酸盐。
(皂化反应) 蛋白质:在酶等催化剂作用下也可以水解,生成氨基酸。
16.有机合成高分子化合物①.加聚反应ﻩ②。
缩聚反应酚醛树脂制备:n H CHO + - C H2 ]n OH +( n -1)H 2O浓硫酸 △浓硫酸 △浓硫酸 △CH -CH 2 n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