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结构方程模型初级介绍

结构方程模型初级介绍


0.206
2.562
-0.212
-1.575
-0.378
-2.857
注:t检验值>1.96表示通过显著性检验,且在0.05的显著水平下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 结构方程的解是否恰当,(相关系数应在+1和-1之间);
变量
工作自主权 工作负荷 工作单调性
变量间关系
ε1—η1 ε3—η1 εபைடு நூலகம்—η1
(二)结构模型
• 对于潜变量间(如工作自主权与工作满意度)的 关系,通常写成如下结构方程:
B • 其中:B——内生潜变量间的关系(如其它内生潜
变量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 ——外源潜变量对内生潜变量的影响(如工作
自主权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 ——结构方程的残差项,反映了在方程中未能
10
结构化模型基本概念(续)
结构化方程模型典型组成图示。
E rro r
L a te n t Va ria b le
F1
D is tu rb a n c e
F2
F3
M e a s u re m e n t M o d e l
S tru c tu ra l M o d e l
结构化方程模型建模步骤:
多元统计方法中的相关解决方法
• 针对1):路径分析(Path Analysis)
– 缺点:分开考察不同的因变量,无法考察因变量之间 的关系且缺少整体的视角
• 针对2):偏最小二乘法(PLS)
– 缺点:相关理论尚不完善,解释力较弱。
– 《王惠文,偏最小二乘法理论与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
• 针对3):指标赋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得出一 个量化的指标
• 结构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 描述潜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工作 自主权与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工作自主权
工作满意度
(一)测量模型
• 对于指标与潜变量(例如两个工作自主权指标与工作自主权)间的关系,通常 写为以下测量方程:
x x y y
• 其中:x——外源指标(如两个工作自主权指标)组成的向量;
• 这时,只能退而求其次,用一些外显指标,去间接 测量这些潜变量。如用工作方式选择、工作目标调 整作为工作自主权(潜变量)的指标,以目前工作 满意度、工作兴趣、工作乐趣、工作厌恶程度(外 显指标)作为工作满意度的指标。
• 传统的统计分析方法不能妥善处理这些潜变量,而 结构方程模型则能同时处理潜变量及其指标。
因子模型部分成为测量模型(Measurement model),其 中的方程成为测量方程( Measurement equation),描述 了潜变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
结构化方程模型包含的因果模型部分成为潜变量(Latent variable model),也称为结构模型,其中的方程成为结构 方程(structural equation)。
(1)对工作本身的满意度。包括工作内容的奖励价值、多样性、学习机会、 困难性以及对工作的控制等。因此,假设:
假设1:工作自主权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工作自主权是指员工可以运用 相关工作权利的程度。有较高工作自主权的员工,将具有较高的工作满意 度。
假设2:工作负荷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工作负荷是指工作职责不能被实 现的程度。工作压力会使员工处于有害身心健康的状况中,有碍于员工对 工作的积极态度(House,1980),工作压力会降低工作满意度。
概念模型 Ma
模型拟合结果输出
模型拟合结果输出
Modification Indices for LAMBDA-X 修正指数
KSI 1
KSI 2
KSI 3
KSI 4
KSI 5
-------- -------- -------- -------- --------
VAR 1
--
0.06
0.66
0.09
- 未通过t 检验
假设3:工作单调性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 √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 检验不同类型的整体拟合指数,(各项拟 合优度指标是否达到要求);
表2 模型拟合优度结果
指标 DF Χ2 P NFI NNFI CFI IFI GFI AGFI RFI RMR RMSEA
被解释的部分。
潜变量间的关系,即结构模型,是研究的兴趣重点, 所以整个分析也称结构方程模型。
三、建模过程
• (1)模型建构(model specification) • (2)模型拟合(model fitting) •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 (4)模型修正(model modification)
P=0.0
第二个指标是P值,P值要求小于0.1。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 规范拟合指数(NFI),不规范拟合指数 (NNFI),比较拟合指数(CFI),增量拟合指 数(IFI),拟合优度指数(GFI),调整后的拟 合优度指数(AGFI),相对拟合指数(RFI), 均方根残差(RMR),近似均方根残差(RMSEA) 等指标用来衡量模型与数据的拟合程度。
回归分析与结构方程模型
一个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比较的例子:
• 假如有五道题目来测量外向型性格,还有四道题目 来测量自信。研究自信与外向型性格的关系。假如 是你,你将怎样来进行研究?
• 回归分析的做法:先分别计算外向题目的总分(或 平均分)和自信题目的总分(或平均分),在计算 两个总分的相关。
• 这样的计算所得的两个潜变量(性格与自信)的关 系,恰当吗?
--
3.66 22.02
4.78
VAR 9
0.40
指标值 687 1386.64 0.0 0.901 0.937 0.950 0.951 0.861 0.817 0.861 0.0584 0.0457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Χ2/DF= 1386.64/ 687=2.018
• 第一个指标是卡方统计量与自由度的比值,美国 社会统计学家卡米尼斯和马克依维尔认为,卡方 值与自由度之比在2:1到3:1之间是可以接受的
结构方程模型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
目录
• 一、为何要用结构方程模型? • 二、模型原理简介 • 三、模型建模 • 四、例子:员工流失动因模型
一、为何要用结构方程模型?
• 很多社会、心理研究中所涉及到的变量,都不能准 确、直接地测量,这种变量称为潜变量,如工作自 主权、工作满意度等。
2.53
VAR 2
--
0.38
0.53
0.23
0.11
VAR 3
--
0.72
0.01
0.03
1.49
VAR 4
--
0.00
0.03
0.01
0.03
VAR 5
7.73
--
9.62
9.23
1.50
VAR 6
0.01
--
3.29
1.07
1.50
VAR 7
0.12
--
0.25
0.12
2.26
VAR 8
41.35
探索性因子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比较各 组因子均值、交互作用模型、实验设计
结构化模型基本概念
计量回归分析研究的是显变量之间的关系,并且是直接效应的 关系。
在社会科学以及经济、市场、管理等研究领域,有时要处理多 个原因、多个结果的关系,或者会碰到不可直接观测的变量 (定义为潜变量,如智力、学习动机等),变量间的间接效应, 这些都是传统的多元回归分析统计方法不好解决的问题。
• 检查潜变量(因子)与指标(题目)间的关系, 建立测量模型,有时可能增删或重组题目;
• 对每一个模型,检查标准误、t值、标准化残差、 修正指数、及各种拟合指数,据此修改模型并重 复这一步;
• 最好用另外一个样本进行检验;
模型修正举例
17个题目: 学习态度及取向 A、B、C、D、E 4、4、3、3、3题 350个学生
• 测量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测量方程描述潜变 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工 作方式选择等指标与工作自 主权的关系;
工作方式选择 工作目标调整
工作满意度
工作自主权
目前工作满意度 工作兴趣 工作乐趣
工作厌恶程度
二、结构方程简介
• 简单来说,结构方程模型分 为:
• 测量方程(measurement equation)测量方程描述潜变 量与指标之间的关系,如工 作方式选择等指标与工作自 主权的关系;
工作满意度
标准化路径系数
t检验值
0.206 -0.212
2.562 -1.575
-0.378
-2.857
( -1 ,+1 )
(3)模型评价(model assessment)
• 参数与预计模型的关系是否合理,(与模型 假设相符);
假设1:工作自主权越高,工作满意度越高。 + √
假设2:工作负荷越高,工作满意度越低。

y——内生指标(如四个工作满意度指标)组成的向量;
• ——外源潜变量(如工作自主权等)组成的向量;
• ——内生潜变量(如工作满意度等)组成的向量;
• x ——外源指标与外源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两个工作自主权指标与工作自主
权的关系),是外源指标在外源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 y ——内生指标与内生变量之间的关系(如四个工作满意度指标与工作满意 度的关系),是内生指标在内生潜变量上的因子负荷矩阵;
• 学术界普遍认为在大样本情况下: NFI 、NNFI 、 CFI 、IFI 、GFI、AGFI 、RFI 大于0.9,RMR小于 0.035,RMSEA值小于0.08,表明模型与数据的拟 合程度很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