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美术鉴赏作业

美术鉴赏作业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米开朗琪罗
课程名称:美术鉴赏
院(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姓名:121210213
学号:韩藤藤
班级:12级物联一班
指导老师:郑瑞利
成绩: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2014年5月22日
我为了工作而筋疲力尽,从没有一个人像我这样地工作过,我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之外,什么都不想。

—米开朗琪罗
1、题目论点
米开朗琪罗被誉为是最完美的雕塑家,同时他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建筑师和诗人。

有人说,米开朗琪罗之后再也没有任何人能够刻出如此精确的雕塑,后代雕塑家只有用真人翻模才能超过他,他生来就是为了证明什么叫“永恒”的,他历尽坎坷而又坚韧求索,他的内心悲凉而又壮阔,150件传世佳作完美解析,理念我们见证人类智慧的荣光。

2、简要生平
米开朗琪罗(Michelangelo,)1475年生于佛罗伦斯卡普莱斯镇,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

他父亲是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母亲在米开朗琪罗六岁的时候就去世了。

米开朗琪罗13岁时进入了佛罗伦萨著名画家多梅尼科·吉兰达伊奥(Ghirlandaio)的工作室,在那里他最初接触终生所从事的神圣事业,并以神奇的速度掌握了绘画技巧。

后又跟随多纳太罗的学生贝托多学习了一年雕塑。

之后他又进了佛罗伦萨统治者罗伦佐·美第奇开办的“自由美术学校(美第奇学院)”,由于他的超群才华倍受罗伦佐的重视和爱护,宫廷中大量的艺术品成了他学习、研究的对象,经常出入于宫中的人文主义诗人和学者给了他极大影响。

短短四年中,他在美第奇宫里获得了一个伟大艺术家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为他整个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1496年,米开朗琪罗来到罗马,创作了第一批代表作《酒神巴库斯》和《哀悼基督》等。

23岁的米开朗琪罗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

这件雕像的问世,使米开朗琪罗名盖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

1501年,26岁的米开朗琪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大卫》,安放在韦吉奥宫正门前,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

1505年应尤里乌斯二世邀请,米开朗琪罗赴罗马为教皇在圣彼得教堂内建造陵墓,米开朗琪罗的建造才华,使教皇的艺术总监勃拉曼特极为妒忌,他唆使教皇暂不修陵墓,强求雕刻家去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米开朗琪罗用了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以超凡的智慧和毅力完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壁画西斯廷教堂天顶壁画《创世记》。

1513年,教皇陵墓恢复施工,米开朗琪罗历尽艰辛磨难创作了著名的《摩西》、《被缚的奴隶》和《垂死的奴隶》。

1519-1534年,41岁的大师重又回到佛罗伦萨,出生美第奇家族的教皇利奥十世又强迫米开朗琪罗为其祖宗圣罗伦佐陵墓制作雕像,他创作了他生平最伟大的作品——圣洛伦佐教堂里的美第奇家族陵墓群雕,著名的《昼》《夜》《晨》《暮》雕像就是安放在这座陵墓的石棺上。

1562年受其门生,著名画家,艺术史家:乔治·瓦萨里之邀成为迪亚诺学院(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名誉院长。

1536年,已经61岁的米开朗琪罗被召回到罗马西斯廷教堂,用了近六年的时间在25年前完成的《创世记》天顶画下的祭坛壁面上创作了伟大的教堂壁画《最后的审判》。

之后他一直生活在罗马,从事雕刻、建筑和少量的绘画工作,直到1564年2月18日逝世于自己的工作室中。

3、艺术成就
米开朗琪罗先是以雕刻家的身份稳定了自己艺术家的地位。

1499年创作的《哀悼基督》是他的成名之作,解剖学科的艺术实践和细致入微的匠心独运吻合了、甚至超出了人们可以理喻的“鬼斧神工”,被誉为15世纪最动人的人性拥抱神性的作品--出示了悲剧却掩饰了哀伤。

同时期的另一作品是创作于1501年的《大卫》--神化的人形已经确立。

米开朗琪罗其后的一些雕刻作品是几组陵墓雕像,断断续续工作了很长时间,其中较为著名的是《垂死的奴隶》、《被缚的奴隶》、《摩西》和《昼》、《夜》以及《晨》、《暮》。

米开朗琪罗晚年未完成的四件雕刻作品实际上是在为自己设计墓地雕像,是一样的题材《哀悼基督》,形象既不明晰手工也不细腻,或许是在走过了八十多年的人生路程之后,在向世人诉说,不是人生的抱负无以施展,而是天国的奥秘藏而不露。

米开朗琪罗雕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与其绘画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是一样的线索:英雄气概磨难而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

米开朗琪罗最荣耀的艺术实践是建筑。

1546年教皇指派他为罗马圣彼得教堂的建筑师,考虑到自己年事已高他拒绝了这项工作,在教皇的一再坚持下他最终接受了这项委托,一个附带的条件是不要报酬,因为他并不能确定他还有多少时间从事这项工作,然而他为此一直干了十六年。

1564年米开朗琪罗逝世之后,教堂的大半工程尚未进行,1590年,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圆顶方案由G·波尔塔实施完成。

整个教堂综合了几位建筑师的辛勤劳动,属于米开朗琪罗的设计成份比其他几位建筑师的都要多,教堂于1615年最后建成完工。

上帝按照自己的样式造人,人以自己的方式成就上帝。

4、艺术风格
米开朗琪罗在人文主义思想支配下进行艺术创作,受到萨伏那罗拉宗教改革运动的影响,以现实主义方法和浪漫主义的幻想,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面貌,在艺术上具有坚强的毅力和雄伟的气魄。

他的艺术观念是独创性的,对于人体之美的追求具有世纪意义,他的作品成为衡量一个时代的美的标准。

他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专搞建筑。

他的作品雄壮宏伟,因此他所画的女性也具有男性的气质。

一生未婚,纯讲精神而不涉及肉体,他在孤独中奋战了一生。

米开朗琪罗代表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的最高峰,他创作的人物雕像雄伟健壮,气魄宏大,充满了无穷的力量。

他的大量作品显示了写实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象征。

他是非凡的雕塑大师,雕塑作品的风格形成和创作走向的线索可以概括成为英雄气概磨难成壮心不已的烈士暮年。

他是杰出的画家,善于表现丰富的运动并达到戏剧性高潮。

他的建筑设计雄伟有力的艺术风格也显现出超人的才华。

开朗琪罗是一生在艺术中不断求索的不倦的艺匠。

5、代表作品
大卫
云石雕像,像高2.5米,连基座高5.5米,米开朗琪罗创作于公元1501-1504年,现收藏于佛罗伦萨美术学院。

大卫是一个肌肉发达,体格匀称的青年壮士形象。

他充满自信地站立着,英姿飒爽,左手拿石块,右手下垂,头向左侧转动着,面容英俊,炯炯有神的双眼凝视着远方,仿佛正在向地平线的远处搜索着敌人,随时准备投入一场新的战斗。

大卫体格雄伟健美,神态勇敢坚强,身体、脸部和肌肉紧张而饱满,体现着外在的和内在的全部理想化的男性美。

圣伯多禄大殿
建于1506年至1626年,可能是世界最大的教堂,也是天主教最神圣的地方之一。

它占地23,000平方米,可容纳超过六万人。

教堂中央是直径42米的穹窿,顶高约138米,前面有两重用柱廊围绕的巴洛克式广场,米开朗基罗曾参与设计。

最后的审判
此画尺寸13.7×12.2m,历时六年。

在这幅画中,基督的动作不在于重申救赎的理论,更在于强调惩罚的信条。

基督高扬的右手一如既往地示意把不在生命册上的亡众挥入火湖,被挥入火湖的还有死亡和阴间。

基督的左手却不是托起获救的生灵,而是指向自己躯体上被钉十字架时受枪刺的创伤。

6、简要评价
罗曼罗兰说过,他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

而是在于他的心灵和品德。

他认为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使人不抱幻想,直面人生,惟有与苦难搏斗,才能使人经得起残酷命运的洗礼。

纵观米开朗琪罗的一生,通过他留给人们不朽的佳作,可看出他是一名由一生的痛苦由血泪凝聚成的一名伟人!但即使这个痛苦有多巨大,他还是不屈服的征服了,即使一生是悲剧,但是还是以自己的意愿坚强的活下去,即使这一生未曾婚娶,但是还是以一种英雄的姿势活着!
米开朗琪罗与列奥纳多·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以人物“健美”著称,即使女性的身体也描画的肌肉健壮。

美第奇墓前的《昼》《夜》《晨》《暮》四座雕像构思新奇,此外著名的雕塑作品还有“摩西像”、“大奴隶”等。

他最著名的绘画作品是梵蒂冈西斯廷礼拜堂的《创世记》天顶画和壁画《最后的审判》。

他还设计和初步建造了罗马圣伯多禄大殿,设计建造了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

米开朗琪罗脾气暴躁,不合群,和达·芬奇与拉斐尔都合不来,经常和他的恩主顶撞,但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

他于1564年在罗马去世,他的风格影响了几乎三个世纪的艺术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