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足球pest分析
P-政治因素
1. 我国至今没有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大纲。 基于中国青少年足球基础连年萎缩的惨痛 现状,中国足球可能输掉明天。 2. 完全走向市场,培训链条断裂 3. 足协腐败
S-社会文化因素
1. 虽然很多人批判中国足球,但心中仍支持 其发展
E-经济人口环境因素
1. 人口基数虽大,足球人口匮乏 。1990年 到1995年,我国青少年足球人数达到历 史最高的六十五万人;2000年至2005年 ,则降至十八万人,而当前在中国足协注 册的青少年足球运动员仅有五万多人。 2. 生源短缺已成了国内足球学校面临的最大 难题。
开挑战国足
中国足球
足球运动,最早的起源在中国。在春秋战国时期, 就出现了“蹴鞠”或名“塌鞠”。最早的说法见 《战国策·齐策》:“临富甚福而实...塌鞠”。到了汉 代,由于社会经济的繁荣,蹴鞠得到了更大的发展, 几乎是万人空巷。而且蹴鞠成了宫廷的主要体育活 动。 汉高帝刘邦的父亲初入皇宫时,曾因没有球踢而一 直闷闷不乐。后来刘邦特意为刘太公建造了“新丰 宫”,于是太上皇就可以和家乡的人一起蹴鞠取乐。 这样的环境,也造就了汉武帝、汉成帝这样的“帝 王球星”。另外,蹴鞠还成了军队训练的内容之一。
1993年12月上海申花成立,中国才出现了完全脱离政府机制的职业足球俱乐部
1994年,第一届职业化的甲A联赛开始 职业化的甲A联赛、甲B联赛一共进行了10年,2003年赛季结束后,改制为中国足 球超级联赛和中国足球甲级联赛。 2013年6月15日,在合肥体育中心1:5惨败于泰国国奥,这场比赛再次将中国国足 推向舆论的风口浪尖,很多人表示不再相信中国足球,甚至有个别高校校队出面公
E-经济人口环境因素
1. 中国球队/足球俱乐部拥有大量的球迷
S-社会文化因素
1. 二三线乃至基层足球因为被忽视而每况愈下 。 2. 假冒年龄已经成了我国青少年足球比赛的一个‘ 毒瘤’,要割除这个‘毒瘤’,难度很大。 3. 现在要动员一个女孩子踢球太难了。泱泱大国, 踢足球的女性才两千多人,而美国有上百万人。 4. 职业球员很难在“假赌黑”的大环境中洁身自好 踢好足球
PEST模型分析
——以中国足球为例
中国足球的发展
在1994年之前,中国国内的足球队均为专业队,大多数由各地足球协会管理,名 称也以各省市的地名为主。此外,中国还有相当数量的下属于不同国有事业单位的 行业体协,比如铁道部下属的火车头队等。 1992年6月,中国足协在北京西郊的红山口召开了著名的“红山口会议”,将以职 业化作为足球改革的突破口。职业化的主要动机是让各参赛球队脱离原有的政府行 政体育机制,完全以商业化和市场化作为生存发展的手段。
PEST
P-政治
E-经济人口环境
S-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文化环境
T-技术
P-政治因素
1. 日前,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 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加快体育产业发 展、促进体育消费、深化体育事业改革的号角 再次吹响。 2. 意见不仅对体育产业的总体发展指明了方向, 还对足球、篮球、排球等普及性广、关注度高 、市场空间大的集体项目以及冰雪运动给予特 别关注。 3. 3月16日,备受瞩目的《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 方案》正式对外公布。作为中国足球改革与发 展的纲领性文件,《方案》指明了中国足球未 来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T-技术
1. 曾今拥有实力雄厚的足球运动员。
T-技术
1. 现在足球人才的选材质量大大下降,读书 不好,放弃高考这条路,才去练足球。这 样下去,中国足球会陷入恶性循环。 2. 训练手段陈旧 3. 管足球的人不懂足球,只懂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