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塑料回收再利用.ppt
r
kN r
rN
m
N0 N
r
kN r
kN
m
N0 N
(3.2)
式中 m-随材料和应力状态而定的指数;
C,C 试验常数
kN 寿命系数
(2)无限寿命区 (N N0)
疲劳曲线为水平线,疲劳极限不再随N的增加 而变化。即 rN 常数
各系数见图3.9,3.10.
3.3.2 尺寸的影响
零件尺寸的大小对疲劳强度的影响可以用尺寸 系数来表示。
钢、铸铁的尺寸系数各见图3.11,3.12.
3.3.3 表面状态的影响
零件加工表面质量(轧制、粗车、精车、精磨等)对 疲劳强度的影响可以用表面状态系数来表示。
0.6 0.4
为)
(1)有限寿命区 (N N0)
低周循环疲劳区: N 103(104)
疲劳极限较高,接近屈服极限,疲劳极限几乎与N 无关。
高周循环疲劳区: N 103(104)
103 (10 4 ) N N0
疲劳极限随N的增加而降低。
疲劳曲线方程:
在103 (10 4 )
N
N
中,
0
m rN
3.3.4 综合影响系数
试验证明:应力集中、零件尺寸和表面状态都只 对应力幅有影响,对平均应力没有明显影响。为此, 将此三个系数合并为一综合影响系数. (k )D , (k )D
(k ) D (k ) D
k
k
计算时,零件的工作应力幅要乘以综合影响系 数或材料的极限应力幅要除以综合影响系数。
但r愈大, rN 也愈大。
3.2.2 疲劳极限应力图
疲劳极限应力图用来表示材料在相同循环次数N
和不同的循环特性r下的疲劳极限。坐标轴: m a
1. 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图3.6, 简化的应力图如图3.8.
2. 脆性材料、低塑性材料的极限应力图如图3.7
3.3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素
由图3.13知,钢的强度极限愈高,表面愈粗糙,表 面状态系数愈低,所以用高强度合金强度制造的零件, 为使疲劳强度有所提高,其表面应有较高的加工质量。
另外,还可采用以下改善表面状态的措施来提高零 件的疲劳强度:淬火、渗氮、渗碳等热处理工艺,抛光、 喷丸、滚压等冷作工艺。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表面强度 和产生残余压应力。
第3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基本要求:
1. 理解疲劳曲线及极限应力曲线的 来源、意义及用途,能从材料的几个基本 机械性能 ( B,s,1,0) 及零件的几何特 性,绘制零件的极限应力简化线图;
2.理解疲劳极限应力图的来源及意义;
3.掌握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 因素,会查用附录中的有关线图及数表;
(2)指数m
可由疲劳方程求得:
m lg N0 lg N
lg rN lg r
m的平均值:对于钢,拉应力、弯曲应力和切应 力时m=9;接触应力时m=6。对于青铜,弯曲应力时 m=9;接触应力时m=8。
(3)多数钢的疲劳曲线类似图3.2,当需作 疲劳曲线时,可仿图3.2作.
(4) 不同r时的疲劳曲线形状相似,见图3.4
3.4 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
3.4.1 许用疲劳极限应力图
图3.17为许用极限应力图,考虑了寿命系数和综合
影响系数。工作应力点 C( m , a ) 必须落在安全区内。
3.4.2 工作应力增长规律
3.2 疲劳曲线和疲劳极限应力图
3.2.1 疲劳曲线
1.概念
1) 疲劳极限 rN或 rN 循环特性为r的变应力,经过N次循环, 材料不发生破坏的应力最大值。
2) 疲劳曲线 ( N或 N)
——表示循环次数N与疲劳极限 rN或 rN 间
关系的曲线。
2.典型的疲劳曲线,如图3.2(以 N
4. 会用公式计算稳定变应力时的安全系数。
* 重点:机械零件疲劳强度计算 # 难点:非稳定变应力时的安全系数的计算
第3章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有两种:
1.安全-寿命设计准则:(重点介绍)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不允许零件出现疲劳 裂纹,一旦出现,即认为失效。 2.破损-安全设计:(简单介绍) 允许零件存在裂纹并缓慢扩展,但须保证在 规定的工作周期内,仍能安全可靠的工作。
N
m r
N0
C
m rN
N
m r
N0
C
σ rN
低周循环
有限寿命区
高周循环
无限循环区
σ
1
其中,m是随材料和应力状态 σ r
而定的指数。C是试验常数。
0
103(10 )
No
N
若已知循环基数 N0和疲劳极限 r (或 r ),
则N次循环时的疲劳极限为:
rN
m
N0 N
3.1 疲劳断裂特征
变应力下,零件主要的失效形式为:
疲劳断裂 思考以下问题:
1、疲劳断裂分哪两个阶段?
1) 疲劳源的产生:应力较大处,材料发生剪切滑 移,产生初始裂纹。 2)微裂纹的扩展直至断裂: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下 发生反复塑性变形,使裂纹扩展。
2、疲劳断裂有何特征?
1)断口处无明显塑性变形; 2)断裂时,最大应力远低于材料的强度极限, 甚至比材料的屈服极限还低; 3)疲劳断裂是疲劳损伤的积累,初期零件表层 形成微裂纹,随N的增大裂纹扩展,扩展到断截面不 足承受外载,发生断裂。 故变应力下,零件的极限应力既不能取材料的强 度极限也不能取屈服极限。应为疲劳极限。
影响因素很多,有应力集中、零件尺寸、表面状 态、环境介质、加载顺序和频率等。
3.3.1 应力集中的影响
零件受载时,在几何形状突变处(如圆角、孔、
凹槽等)要产生应力集中,对应力集中的敏感还与零
件的材料有关。 用有效应力集中系数 k k 来考
虑应力集中对疲劳强度的影响。
k 1 q( 1) k 1 q( 1)
大多数钢的疲劳曲线类似图3.2,有些材料的疲劳 曲线没有无限寿命区,如有色金属和高强度合金钢。
3.关于疲劳曲线方程的几点说明:
(1)循环基数 N0
与材料有关。钢的硬度
越大,N0 越大
σ rN
低周循环
有限寿命区
高周循环
无限循环区
σ
1
σr
0
103(10 )
No
N
如钢:<=350HB, N0 106 ~ 107 >350HB, N0 10 107 ~ 25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