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和句子成分
作而活动的方向。如:提回去、拿出来 (4)数量补语:住了三年/去了两次 (5)时间、处所补语:这事出在1949年 (6)可能补语:这东西晒得晒不得
13
独立成分
• 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 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 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 语气等。
3.分句之间在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
4.复句无论多复杂都只是一个句子,所以只有一
个终止性的停顿。
33
1.并列复句
• 前后分句分别叙述或描写有关联的几件 事或同一的事物几个方面,常用的关联 词语有:
平 合用 既A,又(也)B 又(也)A,又
列
(也)B 有时A,有时B
一方
面A,(另又)一方面B 一边A,一边
重转 合用 虽然(虽是、虽说、虽则、虽、尽管、 固然)A,但是(可是、然而、但、 却、还、也、而)B
轻转 单用 虽然 但是 但 然而 可是 可 却 弱转 单用 只是 不过 倒
42
• ①他小小年纪,胆量可不小啊。 • ②虽然我一见便知是闰土,但又不是
我记忆上的闰土了。 • ③我们几个苦口婆心地给他讲道理,
40
• ①作为一个有骨气的男儿,与其跪着生, 不如站着死。
• ②我们宁可挨批评,也不能昧着良心去搞 假呀!
• ③武松这一去,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 老虎吃掉,别无选择。
41
5.转折复句
• 前后复句的意思相反或相对,即后面分句不是顺 着前面分句的意思说下去,而是突然转成同前面 分句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说法,后面分句是说话人 所要表达的正意。常用的关联词语有:
25
几种特殊的单句
(一)把字句* (二)被字句* (三)连动句* (四)兼语句*
26
(一)把字句
• 用“把”(或“将”)将动词支配的对象 提到动词之前的一种句型。把字句在结构 上有:“把+宾语”作状语。语义上,把字 句表示主动。主语是施动者,发出动作, 处置某一对象。处置的对象是指定的或已 知的事物。如:
• 例如:
一只大白鸡
)
))
划分应从内到外(与复杂定语不同)
10
2)多层状语
• 状中短语整体加上状语形成多层状语 许多代表昨天都热情地同他交谈
〕 〕 〕 〕
划分从内到外,应与复杂状语区分
11
六 补语
• 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 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 时间、处所、数量、形状等。例如:
38
• ①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 • ②桥的设计完全合乎原理,施工技术颈是
巧妙绝伦。 • ③他这样胆小的人尚且不怕,我还怕吗?
39
4.选择复句
•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两件或 几件事,并且表示从中选择一件或几件。 分句之间就构成选择关系。常用的关联词 是:与其……不如……,宁可……也 不……,或者……或者……,不是……就 是……,要么……要么……,或许……或 许……,可能……可能……,也许……也 许……。
(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6
定语的构成
名词
农民的
动词
挨打的
代词
他的
名 词
偏正短语
北方农村的
性 并列短语 法官和法律
词
的
语 复指短语 他们渔民的
形容词
谓 词
偏正短语
性 并列短语
词
语 主谓短语
可爱的 很用功的 天真烂漫的
大家喜欢的
量词短语 一个
动宾短语 放羊的孩子
做状语,动词中除助动词外很少做状语. • 3.介词结构常做状语 • 4.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词的前边,但表示时间、处
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结构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 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美景.
8
多层定语和多层状语
1)多层定语* 2)多层状语*
9
1)多层定语
• 定中短语整体加上定语就可形成多层定语
17
3.感叹语
• 表示感情的呼声
• 例:啊呀,老宋,想不到是你来了!
•
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
18
4.拟声语
模拟事物的声音 例:呼—呼—狂风夹着砂石扑来了 砰,砰,一阵枪声传来......
19
句子的分类
20
一、句子分类概说
• 1.句子语气类* • 2.句型结构类*
21
1.句子语气类
• (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
好得〈多〉。 • (3)他生〈于1918年〉。 • (4)他坐〈在桌子旁〉。 •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像要流下来似
的〉。
12
补语的意义类别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如: 这个字写错了
(2)程度补语:如:心里痛快极了 (3)趋向补语:表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着动
29
(四)兼语句
• 用兼语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要特 点有:它的谓语由一个动宾短语和一个主 谓短语套接而成;动宾短语中的动词通常 是使令性动词。如:“叫、让‘派、使、 请、教、劝、命令、禁止、任命、号召、 选举”等等。有是还用“有”。如:
• A 他埋怨我没给他办成这件事。 • B 你让他下午到我办公室来一下。 • C 微笑使你年轻.
• (1)什么叫信息? • (2)门口围着一群看热闹的。 •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5
四 定语
• 定语是名语或代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 修饰限制名词或代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 状态、数量、所属等。例如:
(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 (全黄)的珍珠。
• (2)(三杯)美酒敬亲人。 •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
配的是一件事,不是 来。
一个人
2.我希望∨你
去。
31
复句
一、概说* 二、复句的类型* 三、多重复句(复杂复句)*
32
一、概说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 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组成。这个概念包含四层 意思
1.复句必须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组成,分句 可以是词,可以是短语。
2.分句之间在意义上必须有密切的联系,即逻辑 关系,用关联词表现的叫关联法,反之叫意合 法。
1.插入语* 2.称呼语* 3.感叹语* 4.拟声语*
14
1.插入语
• 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 • A、表示肯定或否定的语气
• 例: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中华 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不行的。
• B、表示对情况的推测或估计
• 例:我看,这就是人们为什么把 雪称为瑞雪的道理吧
15
• C、表示消息来源
相 合用 即使(就是、就算、纵使、纵然、哪怕)A,
疑问句 今天星期六吗?
句 陈述句 蜜蜂在酿造甜蜜的生活。
类 祈使句 带他们走!请勿在车厢内饮食 。
语 气
保持肃静!
类 感叹句 哎呀!我的妈呀!
哈哈!太幼稚了!
22
2.
句 型 结 构 类
单 句
句
型
结 构 类
复 句
名词谓语句
动词谓语句
主 谓
形容词谓语句
句 主谓谓语句
名词性非主谓句
非 动词性非主谓句 主 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谓 叹词句 句 拟声词句
28
(三)连动句
• 用连动短语充当谓语的主谓句,其主 要特点是:连用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 词或动词短语共同陈述一个主语;动词 或动词短语之间有先后、目的、方式或 手段关系;两个动词或动词短语之间没 有语音停顿,也没有关联词语。如:
• A 他上街买书去了。 • B 他拿了东西走了。 • C 他们正下河游泳呢。 • D 小李今天坐电车回家。
3
二 谓语
•
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例如:
•
(1)老鼠爱大米。
•
(2)树叶黄了。
•
(3)小王今年十六岁。
•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
(5)明天星期日。
•
(6)明天我回来。
• (7) 什么书他都看。
•
(8)这个人心肠很好。
4
三 宾语
•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 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 类问题。
• 例如:他一向态度和蔼。 [4]谓语里有复指大主语的复指成分
• 例如:这孩子我也疼他。 [5]大主语前暗含一个介词“对、对于、关于”等
• 例如:这件事中国人的经验太多了。
24
(二)非主谓句
•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 1.动词性非主谓句
• 例如:出太阳了。 2.形容词性非主谓句
• 例如:好,太妙了! 3.名词性非主谓句 例如:小王! 4.叹词句 例如:啊! 5.拟声词句 例如:轰!
明天国庆节。 你有课吗? 这儿真好。
这件事大家办。 谁? 下雨了。 真妙!
哎呀! 哗哗!
并列、顺承、解说、选择、递进、 转折、条件、假设、因果、目的
23
4.主谓谓语句
• 主谓结构充当谓语 [1]大主语是施事,小主语是受事。
• 例如:他一个字都不会写。 [2]大主语是受事,小主语是施事。
• 例如:北京我没有去过。 [3]大主语和小主语有广义的领属关系
他竟然一句也没听进去。
43
6.假设复句
• 前一个分句假设存在或出现了某种情况,
后一个分句说出假设情况一旦实现产生的
结果。两个分句之间是一种假定的条件与
结果的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