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农村饮用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前路乡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编制人:
审核人:
缙云县前路乡人民政府(盖章)
2020年9月16日
前路乡饮用水达标提标工程
运行管理工作报告
一、工程概况
(一)设计依据:
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工程建设管理办法》;
《村镇供水工程技术规范》(SL687-2014);
《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0013-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2009 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 2002 年局部修订);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CECS138:2002);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2011);
《浙江省农村供水管理办法》;浙政令【2012】304 号;
《缙云县农村饮用水工程调查评估及提升规划》,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2016.12;
“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浙政办发〔2018〕114 号)
丽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丽水市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计划(2018-2020 年)的通知)(丽政办发2019 年3 号)》
“关于印发浙江省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行动2019 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浙水农电(2019〕3 号)
业主单位提供的人口规划资料、地形图及现场踏勘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二)、地理位置:
本工程位于缙云县前路乡,距县城约35km。

该工程主要涉及前路乡大集、南弄、姓叶、水口、前路、白茅6 个行政村和壶镇镇宫前、沈宅2 个行政村,共16 个自然村,分别为大集、南弄、姓叶、水口、白茅、前路、乌弄、陈坑、上胡、下胡、后青、西散、梅树岙、沈宅、浣溪、宫前。

缙云县前路乡,位于缙云县东北部。

乡政府驻地前路,在县城东北23 公里,乡以驻地村名。

东界仙居县,南连三溪乡,西接东方镇,北邻壶镇镇。

面积43.3平方公里。

地形以低山为主,部分中山分布。

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最高海拔1196 米,最低海拔234 米。

气候由于受海拔高和地势的影响,境内亦有差异。

(三)、社会经济现状:
前路乡大集、南弄、姓叶、水口、前路、白茅6 个行政村和壶镇镇宫前、沈宅2 个行政村,共16 个自然村,分别为大集、南弄、姓叶、水口、白茅、前路、乌弄、陈坑、上胡、下胡、后青、西散、梅树岙、沈宅、浣溪、宫前,现状供水人口为13411 人,远期供水人口14345 人。

(四)、气候条件:
邻近流域有缙云气象站,该站地处北纬28°40′,东经120°05′。

观测场海拔高度182m(黄海高程,下同)。

观测资料起始年份为1961 年。

观测项目主要有气压、气温、湿度、降水、日照、蒸发、地温、风、云等。

据缙云站观测资料统计,规划区域内多年平均气温16.9℃,7 月平均气温29.2-24.5℃,极端最高气温40.6℃,1 月平均气温5-2.3℃,极端最低温达-13.1℃,多年平均水汽压16.7hpa,相对湿度78%,多年平均降水量1600mm,年雨日172 天,多年平均水面蒸发量1402.2mm(蒸发皿直径为20cm)。

多年平均风速1.3m/s,实测最大风速19.3m/s。

本流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显著,年温适中,四季分明,雨量丰沛,日照充足。

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600mm,降水量时空不均,不仅年际变化较大,而且年内差异显著。

主雨峰一般发生与于5 月、6 月和8 月、9 月间。

其中,前者以梅雨为主,后者以台风为主。

形成流域大洪水的主要因素为台风暴雨及梅雨。

(五)、地形地貌:
缙云县地处武夷山--戴云山隆起地带和寿昌-丽水--景宁断裂带的中段。

地貌类型分中心、低山、丘陵、谷地四类,其中山地、丘陵约占全总面积的80%,是“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

地势自东向西北倾斜。

山脉大致以好溪为界,东部为括苍山脉,西部为仙霞岭余脉。

东半部群峰崛起,地势高峻,海拔千米以上山峰343 座。

其中东北部为大盘山所延伸,以低中山地貌为主;东南部为括苍山盘踞,为中山地貌,南部的大洋山主峰,海拔
1500 米,海拔千米以上主峰3 座。

北部地层陷落,构成壶镇、新建两块河谷盆地。

中部丘陵广阔绵延,为仙霞岭与括苍山的过度地段。

全境地形具东南西三面环山,北口张开呈“V”型特征。

(六)、供电条件:
电压10KW 干线,低压配电380/220V 。

(七)、项目区供水现状:
前路乡大集村目前供水水源来自洪坑岭水库、南弄村目前供水水源来自牛路圩水库、姓叶村目前供水水源来自丁山山塘、白茅村目前供水水源来自兰树桥山塘、水口和前路目前供水水源来自樟溪提水,水源上游无人居住,无污染,但供水管网经多年运行严重老化,各村分村供水,管理水平不高,对水量调控能力较差,水源少,经常断水,饮水很不安全。

二、工程完成情况和主要工程量
新建水厂、清水池、净化设施厂房工程主要完成工程量约为:一般土方开挖3163m³,一般石方开挖4273m³,土石方填筑2991m³,余方外运5399m³,新建管理用房二层一座,新建净水设施钢结构单层厂房一座,新建800m3 蓄水池一座等(实际完成工程量以最终结算审核为准)。

引水系统、输水主管道、供水管网工程主要完成工程量约为:沟槽土方开挖23338m,混凝土路面凿除及下部土方开挖15739m,铺设引水管道5506m,输水管道28364m,村中管网7869m,D50-300闸阀安装148个,D32-200减压阀安装41个,排气阀26个、排污阀6个,沟槽土方回填16599m³,余方弃置585m³,C20砼1539m³,C25砼976m³,砌筑阀门井145座,安装D32-300
村管网总水表30个,安装预警型水表3558套,接村中管网新旧管连接14处等(实际完成工程量以最终结算审核为准)。

三、管理单位筹建及参与工程建设情况
在施工过程中,我单位管理人员按工程计划进度准时参加各道工序的验收。

验收结果表明,施工单位能够按照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严把质量关,使各道工序均满足质量要求,未发现违反施工设计及施工规范等问题。

四、工程初期运行情况
自验收以来,我单位管理人员对主管线和入户管线经常检查均符合设计要求。

五、对工程设计的意见
我单位管理人员认为,在设计过程中,项目法人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大搞技术革新,重视合理化建议,逐步提高生产率。

六、运行管理
(一)以人事制度改革为契机,我单位对大部分员工进行了业务培训,包括水利常识、水法规、公文写作、党建知识等。

(二)、加强建设后管理制度,确保长效运行机制,加强水源保护,搞好水质监测。

并接受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监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