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徐州沛县行政划分

徐州沛县行政划分

沛县行政区划沛县辖16个镇级单位:龙固镇、杨屯镇、大屯镇、沛城镇、胡寨镇、魏庙镇、五段镇、张庄镇、张寨镇、敬安镇、河口镇、栖山镇、鹿楼镇、朱寨镇、安国镇、经济开发区。

龙固镇在“千古龙飞地,一代帝王乡”的江苏沛县,最具有龙文化色彩的地方便是龙固镇。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作“真龙天子”的汉高祖刘邦,在沛县起义之后,便在龙固(当时称湖陵)打响了消灭暴秦的第一仗,使这座千古名城真正成为龙腾之地。

龙固镇地理条件较优越。

它位于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是华北大平原的组成部分。

境内无山丘,河渠纵横。

境内有三河尖、龙东、龙固三座大型煤矿。

龙固坑口矸石发电有限公司,徐州天成氯碱有限公司、江苏海啸纳米材料有限公司、徐州观茂焦化有限公司、徐州天安化工有限公司、徐州天旭化工有限公司等大型工业企业。

杨屯镇位于江苏省沛县东北部,地处风景秀丽的微山湖畔,与山东接壤。

全镇总面积41平方公里,耕地3.2万亩;下辖17个行政村、4个居委会,41个自然村,总人口58297人。

2006年底,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7.4亿元,财税收入319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200元。

先后被评为省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省平安创建先进集体,市文明镇、人口与计划生育示范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镇,县经济工作先进镇、财政工作先进镇。

杨屯镇已成为沛县的农业大镇、工业强镇、商贸重镇。

大屯镇沛县工业强镇、农业大镇。

镇域有塑编、纺织、服装加工、电子、化工、航运、裘皮工艺、铸造8大主导产业,有百万元以上工业企业276个,分布在一个两个工业园和5个工业小区内,2006年工业总产值303355万元。

塑编业和服装加工业是大屯优势产业,有江苏塑编第一镇、沛县服装加工第一镇之称。

大屯镇农业以优质无公害稻米和小麦为主,重点发展生态肉鸭养殖业。

2006年,镇域拥有生态肉鸭养殖基地3个,鸭棚1008总量栋,年养殖总量2800万羽,养鸭总产值5.1亿元,纯收入5600万元,棚均年纯收入5.6万元,有全国生态肉鸭养殖第一镇之称。

大屯镇财政收入每年以40%以上的速度递增,2006年财政总收入6229万元,一般预算收入3945万元,位列全县第一名,在徐州市114个乡镇中分列第11名和第8名。

2007年,大屯镇财政收入将突破亿元大关。

大屯镇是江苏省文明镇、省级新型示范小城镇,2003年至2006年连续四年被评为沛县经济工作标兵镇,2005至2006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徐州市经济发展十强镇。

经济开发区创建于2001年12月,是江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

经过多年发展逐渐形成江苏新型铝材产业园、煤化工产业园、江苏绿色农业产业园、光伏产业园等。

开发区基础设施已达到“五通一平”标准,可提供“七通一平”条件。

区内高等级道路通车里程80余公里,电力、通讯、供排水、燃气等同步配套,绿化、美化和亮化工程同步跟进,项目承载能力大幅提升。

目前已汇集了无锡益多集团、青岛双星集团、中煤集团大屯煤电集团、江苏大屯铝业、中国雨润集团、深圳芭田股份、青岛啤酒集团、海韬光电、香港协鑫集团、四川希望集团等15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

2006年10月17日,在上海举办的首届“长三角投资发展论坛”暨首届“长三角最具投资价值开发区”评选活动中,沛县经济开发区在参与评选的200多家国家和省级开发区中脱颖而出,被评为长三角地区最具投资价值最具投资潜力的省级开发区。

沛城镇位于江苏省北端,微山湖西畔,总面积114平方公里,总人口19.2万人,辖两个办事处,29个行政村,19个街道委会。

沛城镇文化遗产丰富,名胜古迹众多,泗水亭、歌风台、高祖原庙等历史景点驰名中外。

沛城镇工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了化工、食品、机电、机械、冶金、建材、纺织、服装、乐器等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

近年来,国内外客商纷纷来沛城镇投资兴业,现已有新加坡、香港、台湾、浙江、河南、张家港等20余家投资商在沛城镇建立了生产企业,商业商场体系建设已具规模,刘邦大酒店、燕山饭店等星级宾馆日臻完善。

沛城镇已成为新兴的工商业城镇。

湖西农场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差3米,地层表面为沙土和亚沙土,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河网配套,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东临微山湖,京杭运傍境而过,境内菜园河、韩坝大桥、韩坝五拱大桥、苏北堤河等重要水系,纵横交错,网状交织。

西靠徐沛公路,沿湖公路等镇村公路以镇区为中心向各村辐射,道路四通八达,交通极为便利。

胡寨镇位于沛城东南,距县城约10公里,西靠徐沛公路,东临微山湖,京杭运河穿境而过,与境内鹿口河、王店大沟、红光干渠、顺堤河、苏北堤河等重要水系,纵横交错,网状交织;西靠徐沛公路,沿湖公路穿境而过,长40余公里的沛胡路、胡玄路、胡鹿路、胡十路等镇村公路以镇区为中心向各村辐射,道路四通发达,交通极为便利。

胡寨镇原是微山湖西岸浅滩,淤积后,逐渐形成良田,地势平坦,西高东低,高差3米,地层表面为沙土和亚沙土,由于地属黄泛冲积平原,气候温和,空气清新,土质肥沃,物产丰富,河网配套,水利成龙,因此素有“鱼米之乡”的美誉。

粮食作物盛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以花生、油菜、西瓜、蔬菜等为主,养殖业主要有猪、羊、鸡、鸭、牛以及水产养殖等。

胡寨镇注重自然资源综合开发,业业并举,特种种养殖业发展迅速,支撑农村经济半壁河山。

魏庙镇位于沛县东南部,距沛城23KM,北接胡寨镇;南与五段镇相连;西南与张庄镇毗邻;西与张寨镇接壤;东靠微山湖,又隔湖与山东省微山县的高楼相望。

总面积57.2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5947亩。

2003年末,全镇计有12384户,总人口56718人,有满族、回族、朝鲜族等七个少数民族203人,其中农业人口42932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984人。

镇区位于镇域西部,面积2.2平方公里,镇区人口规模1.2万人,常住人口7090 人,其中非农人口及流动人口 3524人。

魏庙镇因其境内曾有一座宏伟壮观的庙宇而得名。

魏庙镇民间剪纸刺绣历史悠久,全镇几乎各村都有会剪纸刺绣的妇女,作为一种业余爱好,她们在劳动之余剪枝花卉贴在小孩的肚兜上,衣服上,鞋上,再用七彩线依样底刺绣,鲜艳美观,花样繁多。

随心所出:三月春桃,九月秋菊,还有“长命百岁、金玉满堂、凤穿牡丹”等花样。

在赶上谁家女儿出嫁,男儿结婚时,给剪个“双喜、并蒂莲双鸳鸯、龙凤呈祥”等,运用红纸剪成各式各样的图案花纹,贴在陪嫁的器皿家具上,倍增喜庆吉祥的气氛。

镇区还有不少心灵手巧的木匠,在木器上刻成各式花纹,把“岁寒三友”等搬上家具。

近年来,有不少木匠改用新漆喷绘,在家具上描绘出各式图案花卉,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魏庙镇地处微山湖泛区,系黄河冲积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适宜种植小麦、水稻、棉花、大豆、油菜等各类作物。

境内湖滩河塘较多,盛产鱼、虾芦苇等。

全镇鱼塘、网箱放养、稻田养殖面积达2万亩,可年产各类鱼、虾、蟹等水产品1.5万吨。

五段镇位于沛县东南部,与二省三县四镇毗邻,东靠"日出斗金"的微山湖,"黄金大道"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全镇总面积48.7平方公里,镇区面积2.1平方公里,人口近5万人,可耕地面积6万亩,滩涂和浅水面积近4万亩。

五段镇河道纵横,水丰草茂,且水陆交通便利,是优质大米、高产小麦、特种蔬菜、特种水产品的重要产区。

素有苏北“鱼米之乡的美称。

五段镇共有男女劳动力2万余人,劳动力资源丰富。

宽带网络、全镇通讯、邮电发达,拥有电话和无线电5000余部,直达世界各个城市,拥有11万伏的变电所一座,电力设施齐全,电力充足。

张庄镇地处沛县的最南部,属两县七镇结合部,是徐州和沛县之间的接点镇,辖31个行政村,人口9.2万人,面积1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9万亩。

交通便利,郑沛公路、张敬路、张五路、崔孟路穿境而过。

初步形成了强镇富民的五大支柱产业,板材加工业生产领先于沛县各镇、瓦业生产为徐州地区最大的基地、中西乐器生产为全省重镇、桑拿制造占全国市场70%;农业打造亮点、形成特色,按照“支部引领、协会运作、党员带头、农民主体”的模式,建成在全市有一定影响力的设施菜、设施鸭、设施菌生产基地。

近年来,张庄镇先后被评为全国亿万农民健身活动先进镇、江苏省“学、做、建”先进镇,省体育强镇,市社会治安安全镇,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镇,县经济工作先进镇等一系列称号。

张寨镇沛县张寨镇总面积10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47万亩。

镇区位于镇域中东部,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26人。

张寨镇位于沛县城南十公里,距徐州四十公里,东依胡寨、魏庙两镇,南与张庄河口两镇接壤,西与栖山、朱寨相邻,北挨沛城镇。

徐沛一级公路、徐沛铁路穿境而过,栖唐张公路、肖五公路、沛敬公路纵横交错,镇内水泥路四通八达,交通极其便利。

镇内水资源十分丰富,徐沛铁路沿河、鹿口北支河、沛敬大沟、王店大沟分布境内,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

镇内建有张寨、唐楼、付庙三个农贸市场,五条商业街,成为城南重要的农副产品集散地。

敬安镇江苏省徐州市沛县敬安镇历史悠久,人文荟萃,交通与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古老的黄河从这里经过,留下了神龟搁浅的传说。

据史册记载,清朝乾隆皇帝下江南,路经此地,下马紧鞍而得名“紧鞍”,后人取谐音为敬安,延用至今。

据史志记载:“敬安集始建于咸丰四年(公元1895年)城(指彭城)西北七十五里,旧属五乡,辖村五十二”。

1958年9月9日,前国家主席刘少奇专程来敬安视察棉花生产;1982年和1984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会长费孝通两次来敬安考察小城镇建设;1997年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来敬安视察小康村建设,对敬安两个文明建设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

镇内水资源丰富,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水源,镇内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已形成特菜、果品、优质棉、粮食四大生产基地。

其中牛蒡和辣椒制种成为全国最大的种植基地,钢铁、建材、纺织生产是这个镇的主导产业,为经济的繁荣起着支撑作用。

河口镇地处沛县西南部,东邻美丽的微山湖畔,西靠大沙河万顷果品基地,是市、县新规划建设的重点城镇之一。

全镇辖区面积88平方公里,人口6.6万人。

省道徐丰一级公路穿境而过,距徐州50公里,距徐州观音机场80公里,距徐州京杭大运河港50公里,距沛县县城及沛县港25公里。

境内有8条省、县际公路,纵横交错,交通极为便利,是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地区重要的物资集散地。

河口镇农副产品资源丰富,以盛产山药、牛蒡、韭黄而闻名海内外,被誉为“特菜之乡”。

以河口为中心辐射周边地区种植牛蒡、山药、苔蒜、韭黄、芦笋等20余万亩;果品有皇家嘎拉苹果、日红富士、新红星等;养殖业发展迅速,肉鸽、波尔山羊等已形成规模。

河口镇已成为江苏省无公害特种蔬菜生产基地、优质果品生产基地、畜禽繁殖养殖基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