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老舍四世同堂

老舍四世同堂

仅在于其经济的发达、武器的先进,而且还取决于该民族 普遍的社会心态。拥有几千年灿烂文明的大国为什么却遭 受日本人的侵略,这不能不引起包括作者在内的知识分子 的深刻反省。老舍继承了鲁迅改造国民灵魂的五四传统, 他把造成国人性格懦弱、敷衍、苟且偷安的思想根源指向 传统的北平文化,而整个北平文化又是以家族文化为基础 的。因此老舍在作品中便集中地审视了中国的家族文化, 对其消极性因素进行了理性的审视与批判。
• 老三瑞全(高弟):活力的象征,希望的所在。敢于反抗 日本人的中国人的代表。其勇敢,机智,果断和日渐的成 熟,使每个中国人都感到激动和欣慰,虽然他只出现在故 事的一前一后,但他抗战的身影却始终伴随着我们,直到 胜利。
• 钱默吟:由诗人演变成战士,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痛苦。虽 己年逾花甲,却仍奔忙于抗日的活动之中,其坚定的信仰、 顽强的毅力,让人自惭形秽。如果在现实中碰到这样的一 人,我想你一定会自觉地向他敬礼。
《四世同堂》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家族文化所造成的
国民劣根性进行了批判性的反思,而且这种理性的反思又 与作者情感上对家族伦理的眷恋之情相伴随。作者理性与 情感上不同的审美选择又决定了其对小说中正反人物不同 的审美态度,这在某种程度上一方面增加了作品的审美效 果,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艺术局限。
作品深刻的思想意蕴表明,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不
• 老二瑞丰、蓝东阳、冠晓荷(丁约翰):瑞宣眼中的一群 最无聊的人。除晓荷外,他们都曾有过一个属于自己的时 代,正如书中所说:“他们丑,脏,无耻,狠毒,他们是 人中的垃圾,而是日本人的宝贝”,是由日本的“支那通” 鉴定的超等顺民;他们敢于巴结日本人,他们敢于落石下 井,特别是瑞丰,在老大入狱时,竟能心安理得的离去, 无不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 人力车夫小崔:代表下层市民的反抗意识。对敌人没有丝 毫的糊涂认识,决不与汉奸同流合污,决不给他们一点方 便,最后被无辜的杀害。
小说的特色
• 时间跨度长 • 空间范围广 • 塑造人物形象多 • 浓厚的文化反思色彩
浓厚的反思色彩
• 作为小说中心的祁家,实质上就是中国封建礼教堡垒的象 征,祁老者引以自豪的四世同堂正是传统家庭伦理的理想 结构。四世同堂是传统中国人的家族理想,是历来为人们 所崇尚的家庭模式,也是祁老人惟一可以向他人夸耀的资 本。他尽一切可能去保持这个家庭的圆满,享受别人所没 有的天伦之乐,因此,他对祁瑞宣未经他的允许而放走老 三感到不满,对瑞宣在中秋节日驱逐瑞丰不以为然,对儿 子因受日本人的侮辱而含恨自杀深表愤怒,对孙女被饥饿 夺去幼小的生命义愤填膺,他在忍无可忍之际终于站起来 向日本人发出愤怒的呐喊,然而一旦抗战结束,他又很快 忘掉了自己所遭遇过的苦难,对他的重孙小顺子说,"只 要咱俩能活下去,打仗不打仗的,有什么要紧!即使我死 了,你也得活到我这把年纪,当你那个四世同堂的老宗。 "家族文化的精神重负,就是这样一代一代沿袭下来的。 作品告诉我们,如果不改变中国人这种多子多福的文化心 态,打破四世同堂式的家庭理想,中国人不论怎样人口众 多,也不管体格如何健壮,最终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 的材料与看客。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 艺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 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 读不衰,历久弥新……
小说背景---小羊圈胡同
• 小羊圈胡同是老舍的出生地, 以它为作品的背景寄托着作 者的家国之痛
• “它没有格局。院子是东西长 而南北短的一个长条,所以南 北房不能相对;假若相对起来, 院子便被挤成一条缝,而颇像 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院 子里还有一棵枣树。
小说人物
• 祁老太爷:代表着清朝人。一脑子的中庸之道,主张一切 事情“忍”为先。
• 祁天佑(太太):代表着清朝与民国之间的人。一个正直 的生意人,一个总以“和气生财”为宗旨的人,因不忍于 日本人“我是奸商”的侮辱而选择跳河自杀。
• 老大瑞宣:纯粹的民国人。与祖父在年纪上只差四十岁, 而在思想上却相差有一两个世纪,是四世同堂的顶梁柱; 是一个想革命而不能革命的人;知识渊博,懂英语,为谋 生而屈于英国府作事。也因之被日本人带入狱一次,后配 合老三搞地下工作,敢于承担大事,时时忧国,是本书真 正的主角。
小说主题思想
《四世同堂》是一部民族的痛史、愤史,昭 示着古老民族的浩然正气和无畏气概。他正面描 写抗日战争,揭露控诉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 讴歌弘扬中国人民伟大爱国精神的不朽之作。
小说真实反映了北平人在外族侵略者的统治 下灵魂遭受凌迟的痛史,剖示了他们封闭自首、 苟且敷衍、惶惑偷生的思想精神负累,并进而对 民族精神素质和心理状态进行了清醒透彻的反省。
• 大赤包(招弟,胖菊子):乱世中崛起的一条母狼。她的 独挡一帜,她的雷厉风行,使人佩服;她的狠毒,她的阴 险绝不亚于西大后。如果有霸主的话,她就是北平城天字 第一号的女霸主。
• 李四爷(白巡长,长顺):一个“喜欢”办丧事的人,不 过,在这样一个动乱的年代,不能缺少这样乐于助人的人,
可悲的是,到最后他不能替自己办丧事 。
小说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经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 代表作之一。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 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 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 浮沉、生死存亡。作品记叙了北平沦陷后的畸形世态中, 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那一派古老、宁静生活 被打破后的不安、惶惑与震撼,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 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 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讴歌、弘扬了中国人民伟 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 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 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四世同堂》
值得每一代中国人阅读的文学经典 值得每一个中国人珍藏的民族记忆
作品简介
• 创作历时5年,全书一百章,80余万言 • 分三部:
《惶惑》、《偷生》、《饥荒》 • 也称:《小羊圈》、《偷生》、《事在人为》 • 历程 :《惶惑》和《偷生》是学于抗战期间,《饥荒》
写于抗战胜利后赴美讲学期间 • 1949年在美年终为中国读者所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