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外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国外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浅论国外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
【摘要】中国传统民族医药药用资源属于我国独有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瑰宝,是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特别是在西医西药盛行的今天,中国传统民族医药面临灭绝的边缘,如何从法律层面解决好并保护好中国传统民族医药药用资源,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棘手问题。

国外有关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的制度,为我国拯救、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提供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传统民族医药,医药资源,法律保护
从总体上讲,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对重点保护物种以保护为主,利用受严格限制,基本上是以绝对不影响保护目的为前提。

一、欧美地区
北美地区的美国和加拿大在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利用方面的政策和管理基本一致,而且有些物种是联合管理的。

美国野生动植物的利用政策与当前美国野生动植物的保护管理实践密切相关。

美国参与野生动植物管理的主要有2个联邦政府部门:一是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主要负责列入国家濒危物种法的1 200多种野生动植物物种的保护以及渔业管理;二是国家公园管理局,主要是以地域为界,管理所有国家公园内的野生动植物。

目前美国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是美国最主要的野生动植物保
护机构,大约有7. 5万个工作人员,近700个下属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全国鱼类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

下属管理机构中有野生动物庇护所500 个,负责管理全国3 763. 66 万hm2 ( 9 300万英亩)全美最好的野生动植物栖息地和生境;保护800多种迁徙鸟类和列入美国濒危物种名录的1 200多个本土物种。

另外,还要保护已经明确的53 个生态系统以及其中的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

自1987年以来,鱼类和野生生物管理局和私人领主签订了2万多个协议,保护了16. 19万hm2 ( 40 万英亩)湿地、12. 14万hm2( 30万英亩)草场以及0. 81万hm2 ( 2万英亩)河流两岸的走廊带。

美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利用可以分为野外猎采、人工培育、产品加工和服务业4个方面。

美国野生动物野外猎捕以休闲性狩猎为主,野生动植物的非消耗性利用也集中体现在与野生动植物相关的休闲服务业,其他利用方式在整个野生动植物利用中的比重很小。

加拿大的野生动植物利用产业和美国相似,其非消耗性利用主要是与野生动植物相关的休闲服务业,休闲狩猎业主要以猎捕大型动物和鸟为主。

据统计, 1996 年加拿大有120万注册猎人,占全国人口的5. 1% ,狩猎活动的直接消费额6. 7亿美元。

每年北极熊的娱乐性狩猎直接收入达92. 5万美元。

加拿大野生生物管理局( canadian wild life service)的调查显示,参加狩猎人数最多的年份是1985年,达到29. 6万人次,一般年份狩猎人数稳
定在16万人以上。

猎捕鸟类许可证出售最多的年份是1978 年,达到52. 5 万个, 1998年也发放了20余万个。

英国政府历来重视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和管理,野生动植物管理工作除执行本国法律外,还执行欧盟的法律、国际公约等。

其野生动植物管理法定机构有3 个:一是外交部自然资源管理处,负责对外野生动植物保护政策、法律的协调、解释;二是环境( wwf),爱护动物基金会( ifaw),世界野生动植物贸易监测中心( traffic),联合自然保护委员会( jncc)等。

这些组织都有明确的执法范围和职责分工,他们在执法上相互配合,共同筑成一张张强大的野生动植物保护网。

二、澳大利亚
由于澳大利亚独特的自然条件,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与欧美地区发达国家野生动植物保护培育利用情况不同。

澳大利亚政府在1996 -1999年曾经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全国性的调查,形成了??澳大利亚本土野生动植物的商业性利用报告
( commercial utilisation of australian nativewild life)。

报告中详细阐述了澳大利亚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产业的历史,养殖、狩猎、野生动植物观赏、贸易、野生植物培植等主要构成产业的情况以及带来的经济影响和对保护的贡献等。

三、非洲
该地区的国家对其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情况进行专门调查
统计的较少,目前关于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及其利用情况的了
解主要来源于一些国际机构和发达国家在该地区的一些研究机构。

从fao, iucn, traffic 等国际组织和美国、欧盟的一些研究机构的调查中,该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情况可窥见一斑。

早在20世纪60- 70 年代, fao 和iucn 联合支持了非洲地区野生动植物资源发展情况的专项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是对这一地区资源利用进行概述性的了解与分析。

非洲地区对野生动植物资源利用的方式主要有5 种:一是生存性以及为农业发展而进行的猎捕;二是休闲狩猎;三是野生动植物观赏;四是肉、毛皮以及其他野生动植物产品的商业性生产;五是活体动物猎捕出售。

在撒哈拉以南地区传统的生存性狩猎是该地区野生动物的主要利用方式,也是该地区居民获取蛋白质的重要途径。

据估计,撒哈拉以南地区几种主要野生动物每年的猎捕量占到整个种群数量的10% ~ 20%。

随着非洲地区某些野生动植物数量的减少,在商业利益和生存需求的诱导下,非洲地区也逐渐开始了一些野生动植物的驯化栽培,逐渐形成野生动植物繁育培植业。

从保护角度看,当前世界各国对野生动植物保护的实际重视程度不同,濒危物种在世界各地分布不均,各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发展中国家保护压力相对较大,而国家财力有限;经济发达国家(除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少数几个国家以外)需要保护的物种相对较少。

从利用角度看,资源消耗性利用和非消耗性利用并存。

在发达国家,主要是以野生动植物观赏为主的非消耗性利用产值所占比例较大。

而在发展中国家从野外获取野生动植物产品
依然是野生动植物利用的主要方式。

从世界整体趋势来看,未来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非消耗性和低消耗性利用的比重将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
[1]中国药材公司编著,《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科学出版社1994年7月第一版.
[2]范洪哲等,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3]cites公约组织秘书处,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进出口管理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编译,2005,4.
[4]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199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