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地理文化结课论文

中国地理文化结课论文

论中国地理文化之建筑文化
系别:管理科学与工程系
班级:工程管理一班
姓名:姚兆一
学号:02611116
目录
摘要 (2)
一、中国南北建筑概述 (2)
(一)北方建筑概述 (2)
(二)南方建筑概述 (3)
二、建筑南北差异及原因 (4)
(一)南北建筑差异 (4)
(二)差异产生原因 (5)
结束语 (6)
参考文献 (6)
摘要
中国建筑是中国南北差异中最具代表性的符号,也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南北建筑的差异很明显,形成原因也有很多。

本文通过查阅资料、比较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南北建筑的特点、差异及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从建筑文化演变的角度对中国地域文化的发展,共同性和多样性结合的民族文化的发展,进行了一些阐释。

中国地理的差异成就了中国多元的文化,丰富多样的民俗。

也成就了建筑的多样化。

古代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智慧创造了辉煌的文化。

在文化形成过程中,生态环境的不同导致人们对它的适应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了不同生活方式和心理特征。

中国古建筑一方面集中地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特征,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强烈的地域特色。

其中,中国的南北建筑是南北文化地理差异最具代表性的符号,是我们了解和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最根本的依据之一,也是十分宝贵的历史遗产。

一、中国南北建筑概述
(一)北方建筑概述
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比较寒冷,用地相对宽松,地形更为平整,建筑材料相对单一,多是土木之类的材料,人文和民风也比较纯朴、憨厚和粗犷。

正是自然风情、文化习俗和建筑材料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使得我国北方各地民居建筑普遍强调向阳,并呈现出质朴、敦厚的建筑特色,在群体布局上,则呈现出总体整齐、方正的格局。

一提起北
方民居,大家自然会想到黄土高坡上的窑洞和北京四合院。

四合院是北京传统的住宅形式,为什么称作"四合院",这是因为整个建筑东、西、南、北四面都有房子,围合在一起。

北京的四合院院子比例大小适中,冬天太阳可照进室内,正房冬暖而夏凉,庭院是户外活动的场所。

西北地区的窑洞在黄土高坡向阳面挖窑筑洞,在窑洞前部用砖砌成拱形门洞,并做出花饰,既起到保证窑脸黄土稳定的作用,又起到美化生活环境的作用,用材简单、手法自然。

窑洞的上方,种一些植物,保持水土。

从室内观察窑洞,屋顶是弧形的拱状,灶台连着暖炕。

阳光容易进来,风沙难以入内。

院内枣树、柿子,石碾子,水井上的辘轳,显得淳朴而有生趣。

华北农村民居进屋是灶间和餐厅—堂屋,中间一个八仙桌两把太师椅,左右两间卧室灶台连着暖炕,优点卧室与灶间有堵墙,避免了油烟进入卧室内。

北方园林的一些代表性建筑有一大部分是皇家园林,比如:故宫,颐和圆,承德避暑山庄。

故宫不用说,整个一个红墙黄瓦的大四合院。

颐和园虽然秀丽,但是却逃不脱“庄严”这个字眼。

至于承德避暑山庄,那气派就更大了,都建在一座山里面。

北方人似乎天生就爱那红红绿绿的颜色,所以雕梁画栋上都是彩绘,大多是皇家园林,王府花园奢华气派。

(二)、南方建筑概述
一提起南方建筑,许多人立刻就联想到那小桥流水的美丽画面。

江南的一些小镇,大都是一条小河流过,两岸都是青灰色的小房子,一水的马头墙,青灰瓦,安安静静的。

一般的民居都是从门口进去,便是一个天井,旁边有一个石水槽,那是洗衣服和洗菜的地方,往前便是一个厨房,很大,连餐厅都包括在内了,向左一转,便是一个木楼梯,走上楼去,那里有几间卧室。

从楼上可以俯视楼下的天井,由青石板铺就,那里在夏天
时可谓是花团锦簇,到冬天则是小孩子打雪仗的好地方。

当然,这只是一个模式,各家会根据自家的特点来把设计房屋。

南方地区的住宅院落很小,四周房屋连成一体,南方民居多使用穿斗式结构,房屋组合比较灵活。

在南方,房屋的山墙形似马头,南方建筑多粉墙黛瓦,颜色淡雅。

南方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从门前屋后流过,水也是一种景致。

有钱人家喜欢住房连着花园,这就是园林,南方园林不需要很大的地盘,却能营造出仙境。

其中无非是游廊,漏窗,却能营造出对景,借境等名堂。

二、建筑南北差异及其原因
(一)南北建筑差异
1.建筑空间和门窗设计的差异
北方冬季寒冷漫长,在冬季取暖期间,要尽量使建筑物大厅空间内暖气热力能均匀到达大厅的各个角落, 如果热力不够, 不仅耗费了能源, 而且使居住者受冻。

因此,北方民居建筑的大厅空间设计一般比较小一些,方正一些,建筑的半室外空间也比较少。

南方气候温暖湿润,就可以做出各式各样具有不同空间体验的大厅和半室外空间。

北方的建筑物通常设双层窗户,冬季来临,就要封窗;进入春季,就要开窗。

因此,在门窗设计上只要求符合一般自然采光要求, 注重实用, 大型带状窗比较少见。

南方建筑物设单层窗户, 除了讲究实用外, 还要注重美观大方,多为大面积的带状窗。

2.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的差异
受传统人文因素的影响,北方建筑的造型与立面设计,比较强调厚重、朴实,用材上,则尽量选择一些以砖、石为主的材料。

而南方强调的是清新通透,立面多为浅色,建筑材料的选择上,用得多是涂料、木结构、仿木结构、钢结构等。

3.阁楼与地下室
因为气候相对干燥,土质坚硬,日照时间比南方短,所以,北方现代建筑多建有地
下室和阁楼,可以利用更多的空间,并且具备冬暖夏凉的优点。

而南方气候炎热潮湿,日照强烈,因此,阁楼的作用主要是为阁楼下面那层的空间提供隔热,很少实际使用。

同时,由于防潮的成本非常高,南方现代建筑的地下室也比较少见。

(二)差异产生原因
1.气候因素
中国北方地区多处于中温带,气候比较寒冷,民居需要充足的日照,因此,正房都力求坐北朝南,宅院的内部构成也多为离散型。

纬度越高,气温越低,用地就越宽松,这种离散式的程度愈明显。

寒冷的气候还要求建筑拥有厚重的墙体和厚重的屋顶,使得建筑实体十分笨重,而不便于凹进凸出,建筑空间受到实体的严格枷锁,不得不呈现规整的形体。

相反,南方气候炎热,民居建筑的墙体和屋顶都可以做得单薄、轻巧,建筑空间处于较主动的地位,可以自由地伸缩、凹凸,方便地展延、通透。

2.地形、地貌因素
中国北方平原与高原分布广泛,人口密度比较稀疏,因此,聚落与建筑选址经常设在平坦的地段,大多数属于平原型的构成。

地段的宽松和地形的平整,为北方村落和宅院的规整布局提供了有力条件和基础。

因此,同一地区的乡土建筑形式十分统一。

3.人文因素
南北建筑风格样式的差异还缘于南北居民的文化习俗、喜好和审美观念具有一定的差异。

南方受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显得繁杂自由,北方表现在规整、简单、一致,由于人文传统的不同,还导致二者在建筑装饰上出现许多差异,南方的装饰比较写实,而北方大多数传统民居的装饰比较抽象。

这就是所谓的“南繁北简”和“南奢北朴”的装饰特征。

结束语
通过前文对中国南北建筑的分析,我们对其存在、发展和延续有了进一步的理性认识。

对待传统的建筑设计元素,我们应该用批判的眼光去对待。

既不能全部肯定,直接拿来使用,这样只会建造一些仿古建筑,不符合现代人的审美取向。

一味返古,就不会有创新。

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因为中国传统建筑是我们设计现代建筑的根源。

因此,中国建筑的发展趋势应该是结合自然与人文环境、尊重历史与民族传统,实现地域性与时代性的结合。

尤其是应该借鉴传统建筑文化的空间布局、造型语汇、色彩以及细部装饰等因素,追求建筑与自然、人文环境的协调,通过灵活、恰当地运用现代材料、技术和构造方法,来构建既符合现代人审美特点,又有中国文化气息的优秀建筑。

参考文献
1.萧默《建筑谈艺录》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9年2月第一版 P313
2.林徽因《林徽因》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9年11月第一版 P193
3.彭一刚《彭一刚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0年第一版 P169
4.聂兰生《聂兰生文集》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2011年第一版 P16
5.崔勇《中国营造学社研究》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P218
6.乐嘉藻《中国建筑史》团结出版社 2011年1月第三次印刷 P9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