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在数据结构中,从逻辑上可以把数据结构分为(C )A.动态结构和静态结构 B. 紧凑结构和非紧凑结构C.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D. 内部结构和外部结构● 2.在数据结构中,与所使用的计算机无关的是( A )A. 逻辑结构B. 存储结构C. 逻辑和存储结构D. 物理结构3.下面程序的时间复杂度为____O(mn)_______。
for (int i=1; i<=m; i++)for (int j=1; j<=n; j++ )S+=i第二章线性表●链表不具备的特点是(A)A 可以随机访问任一结点(顺序)B 插入删除不需要移动元素C 不必事先估计空间D 所需空间与其长度成正比2. 不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为(A ),带头结点的单链表head为空的判定条件为(B )A head==nullB head->next==nullC head->next==headD head!=null●3.在线性表的下列存储结构中,读取元素花费时间最少的是(D)A 单链表B 双链表C 循环链表D 顺序表● 4.对于只在表的首、尾两端进行手稿操作的线性表,宜采用的存储结构为(C)A 顺序表B 用头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C 用尾指针表示的单循环链表D 单链表● 5.在一个具有n 个结点的有序单链表中插入一个新的结点,并保持链表元素仍然有序,则操作的时间复杂度为( D )A O(1)B O(log2n)C O(n2)D O(n)● 6.在一个长度为n (n>1)的单链表上,设有头和尾两个指针,执行(B)操作与链表的长度有关A 删除单链表中第一个元素B 删除单链表中最后一个元素C 在第一个元素之前插入一个新元素D 在最后一个元素之后插入一个新元素●7.与单链表相比,双向链表的优点之一是(D)A 插入删除操作更简单B 可以进行随机访问C 可以省略表头指针或表尾指针D 顺序访问相邻结点更容易●8.若list是某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的头结点指针,则该链表最后那个链结点的指针域(头结点的地址)中存放的是( B )A list的地址B list的内容C list指的链结点的值D 链表第一个链结点的地址●9.若list1和list2分别为一个单链表与一个双向链表的第一个结点的指针,则( B )A list2比list1占用更多的存储单元B list1与list2占用相同的存储单元C list1和list2应该是相同类型的指针变量D 双向链表比单链表占用更多的存储单元10.链表中的每个链结点占用的存储空间不必连续,这句话正确吗? (不正确)11. 某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元素长度为4,首地址为100,则下标为12的(第13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48。
V 100+4*12=14811.在顺序表的(最后一个结点之后)插入一个新的数据元素不必移动任何元素。
12.若对线性表进行的操作主要不是插入删除,则该线性表宜采用(顺序)存储结构,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则该线性表宜采用( 链 )存储结构。
13、一个顺序表所占用存储空间的大小与(B)无关。
A.表的长度 B.元素的存放顺序 C. 元素的类型 D.元素中各的类型●14、设存储分配是从低地址到高地址进行的。
若每个元素占用4个存储单元,则某元素的地址是指它所占用的单元的(A)。
A. 第1个单元的地址B. 第2个单元的地址C. 第3个单元的地址D. 第4个单元的地址15、若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每个元素占用4个存储单元,第1个元素的存储地址为100,则第12个元素的存储地址是( B)。
A. 112B. 144C.148D. 412●16、若长度为n的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数据元素,i的合法值应该是( D )。
A. i>0B.i<=nC.1<=i<=nD. 1<=i<=n+117、若长度为n 的非空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删除表的第i个数据元素,i的合法值应该是( C )。
A. i>0B.y<=nC.1<=i<=nD. d<=i<=i+1●18、若长度为n的非空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删除表的第i个数据元素,首先需要移动表中( B )个数据元素。
A. n-iB.n+iC. n-i+1D. n-i-119、若长度为n的非空线性表采用顺序存储结构,在表的第i个位置插入一个数据元素,首先需要移动表中( C )个数据元素。
A. iB. n+iC.n-i+1D.n-i-120、若频繁地对线性表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该线性表应该采用( C )存储结构。
A.散列B. 顺序C. 链式D. 索引●21、链表中的每一个链结点所占用的存储单元( B )。
A. 不必连续B.一定连续C.部分连续D. 连续与否无所谓●22、在一个具有n个链结点的线性链表中查找某一个链结点,若查找成功,需要平均比较(C)个链结点。
A. nB. n/2C.(n+1)/2D. (n-1)/2●23、给定具有n个元素的顺序表,建立一个有序线性链表的时间复杂度为( C)。
A. O(1)B.O(n)C.O(n2)D. O(log2n)24、在非空线性链表中由p所指的链结点后面插入一个由q所指的链结点的过程是依次执行( B )。
A. q->next=p; p->next=q;B. q->next=p->next; p->next=q;C. q->next=p->next; p =q;D. p->next=q; q->next=p;25、若删除非空线性链表中由p所指的链结点的直接后继链结点的过程过程是依次执行( B)。
A. r=p->next; p->next=r; free(r);B. r=p->next; p->next=r->next; free(r);C. r=p->next; p->next=r->next; free(p);D. p->next=p->next->next; free(p);26、在非空双向循环链表中由q所指的链结点后面插入一个由p所指的链结点的操作依次为p->prior=q; p->next=q->next;q->next=p;( C )。
A. q->prior=pB. q->next->prior=pC. p->next->prior=p;D. p->prior->next=p;27、在非空双向循环链表中由q所指的链结点前面插入一个由p所指的链结点的操作依次为p->next=q; p->prior=q->prior;q->prior=p;( D )。
A.q->next=p;B. q->prior->next=p;C. p->next->prior=p;D. p->prior->next=p;28、顺序存储的线性表(a1,a2,……,an),在任一结点前插入一个新结点时所需移动结点的平均次数为( D )。
A. nB. n/2C. n+1D. (n+1)/229、在长度为n的顺序表的第i(1≤i≤n+1)个位置上插入一个元素,元素的移动次数是( A )。
A. n-i+1B. n-iC. iD. i-130、在线性表的下列存储结构中,读取元素花费时间最少的是( D)。
A. 单链表B. 双链表C. 循环链表D. 顺序表31、在以单链表为存储结构的线性表中,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用( C )。
A. 数据元素的相邻地址表示B. 数据元素在表中的序号表示C. 指向后继元素的指针表示D. 数据元素的值表示25、假设指针p指向单链表中的某一结点,若把p指针后面的结点删除,只需修改下列哪个指针值即可()。
A.p=p->next; B.p->next=p->next->nextC.p=p->next->next; D.p->next=p;26、在一个单链表HL中,若要在指针q所指结点的后面插入一个由指针P所指向的结点,则执行( D )。
A.q->next=p->next;p->next=qB.p->next=q->next;q=p;C.q->next=p->next;p->next=q;D.p->next=q->next;q->next=p;27、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用( A )A.InitList(&L)B.DestroyList (&L)C.ListEmpty(L)D.ClearList(&L)第三章1、栈和队列的共同点是(C )A. 都是先进后出B. 都是先进先出在C. 只允许在端点处插入和删除元素D. 没有共同点2、一个栈的进栈顺序是a,b,c,d,e,则栈的出栈顺序不可能是(C )A. edcbaB.decbaC. dceabD. adcbe3、设n个元素的进栈序列为1,2,3,……,n,出栈序列为p1,p2,p3,……,pn,若p1=n,则pi(1<=i<=n)的值为( C )。
A. iB. n-iC.n-i+1D. 有多种可能4、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1)插入和删除操作比较简单,是链式栈和链式队列的优点之一。
X(2)堆栈允许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而栈底元素是不能删除的。
X5、设有一个顺序栈S,元素s1,s2,s3,s4,s5,s6依次进栈,如果6个元素的出栈顺序为s2,s3,s4,s6,s5,s1,则顺序栈的容量至少应为多少?6、若数组s[0..n-1]为两个栈,s1和s2的共用存储空间,且仅当s[0..n-1]全满时,各栈才不能进行进栈操作,则为这两个栈分配空间的最佳方案是:s1和s2的栈顶指针的初值分别为(C )。
A. 1和n+1B. 1和n/2C. -1和nD. -1和n+17、判定一个顺序栈st(最多元素为Maxsize)为空的条件为(B ),判断栈满的条件为(D ).A. st.top!=-1B. st.top==0C.st.top!=MaxsizeD.st.top==Maxsize8、循环顺序队列中是否可以插入下一个元素,(A )A. 与队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值有关B. 只与队尾指针的值有关,与队头指针的值无关C. 只与数组的大小有关,与队首头指针和队尾指针的值无关D. 与曾经进行过多少次插入操作有关9、若用一个大小为6的一维数组来实现循环队列,且当前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0和3,当从队列中删除1个元素,然后再插入2个新元素后,rear和front的值分别为(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