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骨移植术及移植骨

骨移植术及移植骨

1、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 2、骨缺损:粉碎骨折、骨肿瘤清除 3、关节融合:四肢关节或脊椎融合 4、骨阻挡 :髋关节脱位髋臼加盖
禁忌症
1、有炎症病灶 2、开放性创口
特殊情况下:慢性骨髓炎、骨结核等 病灶清除术后遗留骨缺损,可考虑 植骨。
术前准备
1、一般准备 2、供骨区准备 3、受骨区准备 4、手术器械准备
手术步骤
2、截骨 剥离骨膜后截骨 骨刀截骨、 线锯截骨、摆锯截骨 3、创口处理与缝合
术后处理
抬高患肢 24-48小时拔引流条 2周后拆线
注意事项
1、防止损伤腓总神经 2、骨膜剥离自下向上 3、截骨后,先游离远端,再游离近 端。
髂骨翼松质骨采骨法
髂骨翼位人体的骨库 特点: 1、翼前后1/3较厚,中1/3较薄; 2、可提供骨片、骨块; 3、提供 带旋髂升血管蒂骨瓣 旋股外升支血管蒂骨瓣 缝匠肌蒂骨瓣。
麻醉
根据取骨区与受骨区部位安排麻醉。
体位
兼顾取骨区与受骨区要求决定体位。
手术步骤
1、上盖植骨法 (1)受骨区清理:瘢痕、复通髓腔 (2)受骨区表面处理 (3)受骨区度量 (4)取骨片和松质骨 (5)植骨、固定骨片 (6)骨折的固定
2、嵌入植骨法 (1)局部清理 (2)设计取骨区 (3)跨骨折线凿区骨片 (4)旋转嵌入骨片 (5)接骨板固定
骨移植术及移植骨的采取法
.
骨移植术
概念:将健康的骨组织移植到患处以 填充缺损、加强固定和促进愈合的 一种手术。 运用于:填充骨缺损; 骨肿瘤切除术后,缺损修复; 骨折不愈合或迟缓愈合; 融合关节。
1、移植骨结构分:皮质骨;松质骨。
取材 皮质骨 优点 强度高; 植骨块具有支 撑作用。 生长速度快 缺点 爬行替代缓 慢。 支撑作用差
3、滑动植骨法
4、髓腔植骨法 5、松质骨植骨法 6、带肌蒂骨瓣植骨法 7、带血管蒂骨瓣植骨法
X照片为准 对骨折不愈合稳定的固定是关键 2、预防感染 3、预防关节僵硬
注意事项
1、切口缝合 2、无菌操作 3、局部条件 4、移植骨与受区骨接触紧密 5、骨缺损的处理 6、要有坚强的内外固定
术前准备 麻醉 体位
手术步骤
1、切口与显露 (1)入路:沿髂骨嵴切开皮肤 (2)显露髂骨:切开骨膜,在髂骨 内外骨膜下剥离。
(3)取骨: 薄层骨片: 全厚层骨块: 一侧骨皮质骨片: 松质骨: 髓芯: (4)创口处理及缝合
术后处理
加压包扎,防止血肿形成以及感染。
注意事项
1、局部血运丰富,注意充分止血; 2、骨膜下剥离充分; 3、切取薄骨片时骨刀应锐利或使用 摆锯,方向一致。
松质骨
2、移植骨来源:自体骨; 同种异体骨 ; 异种骨。
自体骨: 来源有限,无排斥反应。 同种异体骨:来源较多,有排斥反应。 异种骨: 来源广,排斥反应大。
3、骨移植方法: (1)上盖植骨法 (2)嵌入植骨法 (3)滑动植骨法 (4)松质骨植骨法 (5)带肌蒂骨瓣 (6)带血管蒂骨瓣
骨移植适应症
二、移植骨的采取法
骨源 根据受区严密设计取骨形状、质量
1、腓骨采取法
运用:肱骨或胫骨缺损,骨端的关节 再造。
带血管蒂腓骨
术前准备: 一般准备 专用器械:线锯、骨钻、骨锯 麻醉: 硬外麻 体位: 侧卧位
手术步骤
1、切口与显露 (1)入路:腓骨头上方10cm的股二头肌 腱后缘,沿腓骨后缘至小腿中下1/3交界 处。 (2)显露: 腓总神经 比目鱼肌前缘与腓骨长短肌间 (3)注意保护腓总神经、胫前动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