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施精细化管理_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
实施精细化管理_提升政府行政管理效能
(一)机构职能交叉,多头行政。政府机 构比较庞大,在各行政部门之间,甚至部门 内部之间,其职能、岗位的设置界限不清导 致管理混乱, 表现为:该管的没管住,不该 管的管了;有利的大家争着管,无利的个个 都不理;以罚代管,一管就死。譬如在食品 行业,质监部门管生产领域,工商部门管流 通,卫生部门管安全,几个部门分段管理, 各有各的门槛,交叉执法,导致企业和商户 无所适从。又如治理交通运输超载问题,经 常出现交警、交通、公路等所谓联合执法, 以罚代管。有一次,某市对于江西一货车因 为超载被某区里一交警扣留“两证”,不能 动弹,次日上午,高交大队前来巡查,当即 拆掉货车前牌,不久,市交警直属大队也来 执法,卸掉了后牌,弄得司机有苦难言。一 些知情的外地司机戏言:车到某市,犹进 “鬼门关”,干脆拒绝送货到该市,有的则 停在城边卸货,有的则请人“了难”带路。
93
2008.5 消费导刊
·管理视野
Consume Guide ·Management Vision
作人员来说,具有重要作用。它是提升组织 成员的执行力的重要一环。有标准才能使执 行者的工作责任明细化,对于缺乏责任心和 自觉性的执行者,制订明细标准尤为必要。 有了明细的工作标准,就能督促他不得不尽 力去达到既定的标准。 有了明细的标准才能 进行真正有效的检查、考核。
一、当前政府行政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 问题
近几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在提高行政 管理效能方面下了很大力气,精简行政审批 项目,简化办事程序,成立优化办和政务服 务中心,推行首问责任制,开展执法检查和 行风评议等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影 响政府行政管理效能提升的不利因素依然存 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政府行政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和 操作方法
(一)行政精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行政精细化管理是以科学管理为基础, 以精细化操作为特征,致力于降低行政成 本,提高行政效率的一种管理方式。它的基 本要求是精、准、细、严。 所谓精是做精,精益求精。要求把日常 工作、服务与管理做精,追求最佳、最好、 最优。 所谓准是指准确、准时。它要求住处情 报准确无误,对人、对事、对社会判断准 确,决策、计划、政策制定准确,指令传
拍板的不拍板,该决定的不决定,形成无休 止开会、长时间议而不决。一旦出现失误, 即以集体名义承担,这是行政低效率的重要 根源。
(三)效能理念缺失,人浮于事。在行 政管理活动中如何以满足最广大人民的根本 利益为目标,严格依法行政,充分体现政策 水平、战略眼光、卓越的见识和运筹能力, 力求效率高、效果佳,促进良好的经济效 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协调发展,这 就是每一位为政者应该具备的效能理念,但 恰恰相反,在调查中发现,大多是以部门利 益为中心,有利的事争着干,无利的事推着 干。或者是不作为、慢作为,已日渐成为习 惯,缺乏良好的效能理念,效率、效益、效 果意识差。再者,由于机构臃肿,有的部门 只能因人设事,部门领导干部多,虚职、副 职多,造成了“职务贬值”,有职无责,有 职无权。有不少部门,处级以上干部占到 60% 以 上 , 官 多 兵 少 。 官 一 多 , 一 方 面 容 易 助长官僚主义,人为地阻碍了政令的畅通; 另一方面,形成了多头领导,下属无所适 从。
5.协同化。强调各部门、各环节、各个 成员、各个工作单元之间,要良好地衔接配 合,协同动作,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能。 当然,这种联合,需要有系统工程的思想, 需要在计划、财务、时间、人员、组织管理 上进行良好的衔接和协同配合。
三、政府行政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和重点 (一)目标 将企业精细化管理理念和操作方法引入 政府行政管理各部门,力求逐步实现以下几 个目标: 1.培养国家公务员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和 意识,养成精细的工作作风,使精细化成为 每个公务员的习惯。 2.最大限度地减少等待、拖拉,消除一 切浪费,减少行政成本。 3.优化业务流程,使每道程序、每个环 节有机衔接,每个子系统都符合大系统的内 在要求,实现系统高效运转。 4.合理设置组织机构,以适应高效、便 捷流程的需要。 5.明晰各部门职能、各岗位职责,规范 各工种操作标准,科学制订评价体系和考核 机制,形成一套相对完善的精细化管理制 度。 (二)重点 1.行政成本管控精细化。据全国政协委 员冯培恩的调查,从1986年到2005年我国人 均 负 担 的 年 度 行 政 管 理 费 用 由 20. 5元 到 498元 , 增 长23倍 , 而 同 期 人 均 GDP增长1 4.6倍,人均财政收入和支出分别增长1 2.3和12.7倍。可见20年来人均负担行政费 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人均GDP和财政收支 的增长速度。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 的 比 重 从 1 9 8 6 年 的 1 0 % 到 2 0 0 5 年 的 1 9 . 2 %。 20年间增长将近一倍,超出国际货币基金组 织15.6%的标准。同期,我国抚恤和社会救 济 支 出 占 财 政 支 出 比 重 只 提 高 了 0.5%, 国 防、科技和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分别 下 降 了 1 . 8、1.2和0.4个 百 分 点 。 可 见 政 府 浪 费加大了财政负担,挤占了科教文卫医和社 会保障等公共资源,损害了人民群众的基本 利益。行政成本居高不下,是一个困扰经济 发展的现实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运用精细化 管理手段,从人头费成本(工资、奖金、福 利)、办公室成本(建筑+设备及其它易耗 品)、车辆成本、吃喝招待成本、通讯成 本、会议成本、跑冒滴漏与腐败成本等方面 入手,加强管理和监控,切实有效地控制行 政成本,减少浪费。 2.行政执行力管控精细化。有人说中 国企业绝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缺少的 是精益求精的执行者;绝不缺少各类管理制 度,缺少的是对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 同样,我们的行政管理工作也存在着法律、 政策多,严格落实少等执行衰减、变形的现 象。要解决这一难题,就要运用细化、量
递、执行、汇报准确,计量、统计数据准 确,工作时间、衔接时间准确无误。
所谓细是仔细,它包括操作细化、管理 细化、执行细化。它要求把工作、服务、管 理做细、做实。
所谓严是指严格执行标准,严格监管, 严格控制偏差。
(二)行政精细化管理的操作方法 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管理理念,也是一种 工作方法。它的核心是将目标细分、标准细 分、任务细分、流程细分,实施精确计划、精 确决策、精确控制、精确考核,把管理的对 象逐一分解,量化为具体的数字、程序、责 任,使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能看得见、摸得 着、说得准,使每一项工作都有专人负责, 从而做到“责、权、利”的统一。它的主要 内容是“五化”。 1.细化。细化是指将工作任务、工作时 间、工作流程和工作责任,按合理的逻辑结 构,分解为若干个组成部分,每个部分再继 续分解为若干个更小的部分,直到不能再 分,或不必再分的操作细节为止,分解出来 的每一个部分或操作细节,就是一个基本的 工作单元。经过细化,使各级管理者对管理 工作既要通盘考虑,又要掌握每个局部事 项、细节,同时又能明了工作时间的控制和 各环节执行时限的要求以及责任人是谁,第 一责任人,责任人失职失责要承担什么后 果,对责任人如何追究责任等,非常具体, 十分明了。 2.量化。量化是细化的深入,是更精确 的细化。政府工作有许多是可以量化,比 如:公民的安全感指数、幸福指数的测量; 对工商、公安、卫生、城管、交通等各行政 部门的满意度的测评;公民对政府的各项政 策的支持率测量;对政府各个部门、各个岗 位的工作量测量;对公务员办事的动作时间 研究;岗位工作的量化安排;人员编制的量 化依据(工作量多少);效率研究数量化;行政 费用的量化研究依据;公务员的量化考核; 政策制定前的定量调查;监督部门的工作量 化、考核量化等。 3.流程化。将工作、任务细分为若干个 步骤或环节,然后再用流动方向的线条,把 各个工作步骤按先后顺序连接起来,在每个 流程环节上,标明责任人、作业时间和总的 活动周期,有了流程图,办事的人就能清楚 知道整个办事过程有哪些环节,先做什么, 后做什么,责任人是谁,哪一个环节受阻, 哪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哪一个环节出现推 脱、敷衍、拖沓等,一目了然。按程序一步 步进行,就能减少时间、精力的浪费,有利 于提高办事效率。 4.标准化。标准化是社会发展的趋势, 也是精细化发展的重要部分。没有标准,精 细化就无从谈起。标准化管理要求各项管理 工作要有标准,包括质与量,时限与速度, 对与错,是有制定标准的,有标准可依的。 实行标准化管理,对于习惯于粗放作业的工
化、标准化、流程化、协同化、严格化等各 种精细化管理方法和手段,进行有效控制, 重点抓好工作布置、执行促进、执行控制三 个关键环节。
第一、工作布置,重点是制定岗位工作 手册。岗位工作安排,是对执行者的工作, 进行长期的一揽子的布置,如果布置不细, 执行过程就会出现偏差,许多实行岗位责任 制的单位执行不到位的原因,就是忽略了把 这种长期性工作布置做细。运用岗位工作手 册能较好的避免工作偏差。将职责条款细 化,责任细化、操作流程强化、操作方法细 化、执行标准量化、考核事项细化量化,使 执行者有法可依,检查者、考核者有据可 查。制定岗位工作手册必须把握9个要点:职 责细化;主要工作流程化;责任明确、细 化;有详尽的工作方法说明;执行标准量 化;考核事项细化、量化;执行者按手册规 定的流程、标准、方法执行;明确规定检查 人、检查程序、检查时限;明确规定奖惩标 准。
(二)办事程序冗长,效率低下。相对 于过去来说,有些事项的行政审批环节虽然 比前几年减少了一点,但前置条件仍然不 少。例如兴办一个农产品加工基建项目,就 涉及到发改委、国土、规划、教育、消防等 20多个部门,从立项、征地、报建到产权确 认,要盖100多个章,有的部门甚至内设的科 室都要盖章,可谓是“一个衙门一条坎、一 个环节一个章、一个公章一道费”。一个企 业老总出国参加贸促会,要经“居委会办事 处公安局纪委反贪局商务局组织部”7道门 坎。为了简化程序、方便办事,各级政府都 推行“政务中心”,其初衷良好,但实际效 果不尽如人意。一些当事人反映,搞了一个 政务服务中心,反而要部门、中心两头跑, 费没少收一点,门槛却多了一道。此外,有 的部门的个别领导对于职权范围内的事,该
·管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