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笔记本电脑配件选择

笔记本电脑配件选择

(一)处理器与台式电脑不同的是,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中,英特尔(Intel)公司拥有压倒性的优势,它的竞争对手只有全美达(Transmeta)和AMD,但都不足以挑战其领先地位。

1.IntelIntel为笔记本电脑市场推出Mobile系列处理器,包括Mobile Plll、MobileP4以及最新的Pentium M(简称P-M)。

其中前两个型号还有对应的低端型号Mobile Celeron。

除P-M处理器采用独特的设计外,其余的架构与同级台式电脑型号相似。

不过,目前市场中Plll笔记本电脑已逐渐消失,主流产品则是Intel专门为笔记本电脑市场设计、超省电兼高性能的P-M处理器,再加上特殊设计的主板芯片组和内置无线网络组件,成为现在热门的“迅驰”(Centrino)移动方案。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厂商(通常都是一些以低价作招揽的厂家)为降低成本,在笔记本电脑中使用台式版本的处理器。

这样做虽能够得到更高性能,但致命弱点是不支持电源管理功能。

换言之,它只能以标示的速度运行,无法自动降低工作频率来省电,从而使电池的寿命大大降低。

2.Transmeta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上,Intel的最大竞争对手并非AMD,而是另一间规模较小的全美达公司。

这是以生产笔记本电脑处理器为主的公司,与Intel将台式型号改进为移动型号的手法不同,全美达从设计开始就以低耗电和低热量为终极目标,因此在电源管理和发热两方面有先天的优势,这是P-M之前的Intel移动型处理器难以比拟的。

因此,全美达的约书亚(Crusoe)系列处理器成为很多日本笔记本电脑优先选择的处理器,其中索尼(SONY)众多Sub-Notebook 产品便采用了Crusoe处理器。

不过欲话说“针无两头利”,Crusoe处理器虽然在耗电方面有明显优势,但由于并非采用x86架构,因此它运行PC操作系统时,必须采用模拟架构的方法,从而使得性能大打折扣。

也就是说,同样频率的Crusoe处理器表现比Intel的处理器相差较多。

这些差异在一般应用方面问题不大,但在使用3D图像处理、多媒体播放、图像编辑、文件压缩和解压缩等工作时会受到不少局限,在消耗资源较多的WindowsXP操作系统下更显得力不从心。

所以当Intel推出专为笔记本电脑设计的P-M系列处理器之后,全美达公司的竞争力就大不如前了。

不过,全美达公司2004年刚刚新推出一块名为“Efficeon”的移动处理器,据称性能有所改进,但由于面市产品极少(仅14家二三线厂商支持),还有待市场检验3.AMDAMD几款台式电脑用处理器都同时推出了笔记本电脑用版本,包括Mobile Duron系列、Mobile AthilonXP系列以及最新的64bit Mobile Athlon 64。

与Intel的移动型处理器相比,AMD1Mobile系列所支持的PowerNow电源管理技术,能同时控制处理器的频率和工作电压,比Intel的Mobile系列更加先进,可自动根据需要设置出多达21级不同的状态,以便兼顾性能和耗电量。

不过,尽管AMD移动处理器的性能和价格都相当不错,电源管理功能更超越Intel同类产品,但它在笔记本电脑市场中的占有率却始终未见明显提升,甚至落后于全美达的Crusoe 系列。

目前,美、日、台名牌和二三线厂商的笔记本电脑都在使用AMD移动型号处理器,但所占的比重仍非常低。

(二)显示卡显示卡是笔记本电脑内部另一种与台式电脑有很大分别的硬件,也是性能上与台式电脑相差最远的硬件。

一直以来,笔记本电脑以商用居多,同时兼顾一些简单的视听娱乐,因此只需要一般的2D显示能力即可,3D游戏功能较差。

到目前为止,超过90%的笔记本电脑仍然采用内置北桥芯片的图形芯片。

近两三年来,随着笔记本电脑的用户层面越来越广泛,DesktopReplacement(台式电脑取代者)的概念日渐重要,使用笔记本电脑玩游戏也开始普遍起来。

由于一般主板芯片组厂商在图形核心方面的技术始终有限,所以两大台式电脑图形芯片制造商ATi和nVIDIA,都开发出了具有相当强大3D能力的笔记本电脑专用图形芯片,如Ati MOBILITY RADEPN 9600和nVIDIA GeForce FX Go5600,将笔记本电脑的3D显示支持带入DX9级别。

此外,为照顾3D图形工作站用户的移动办公需要,ATi与nVIDIA公司还分别推出专业绘图级的MOBILITYFireGL T2和Quadro FX Go图形芯片,至此在笔记本电脑上用AutoCAD和3DStudioMax进行3D绘图已经不再是台式电脑的专利!当然,考虑到耗电量和散热的问题,移动图形核心无论芯片的复杂程度,核心与显存工作频率等方面仍无法与同级的台式电脑图形芯片并驾齐驱,但这个差距已经明显地缩小了值得说明的是,NVIDIA公司日前还正式推出专为移动图形芯片设计的MXM(Mobile PCI ExpressModule)界面标准,可让用户像升级台式电脑显卡那样自己升级笔记本显卡。

MXM建立在PCI-Express界面的基础上,数据转输速度与PCI-Ex16标准一样,上下行最高各为4GB/s。

MXM采用了与SO-DIMM(笔记本内存)类似的模块化设计,并备有三种不同的PCB电路板尺寸,即MXM-Ⅰ、MXM-Ⅱ、MXM-Ⅲ。

NVIDIA 公司表示将把MXM标准向其他厂商开放,笔记本电脑企业可自由使用MXM标准生产不同的显示卡,包括对手ATi、S3的图形芯片都可以支持。

目前已经表态支持MXM标准的OEM 笔记本电脑厂家主要包括广达、Aopen、FIC及Tatung等,预计产品将在今年内出现。

前景如何,值得我们关注。

(三)屏幕目前,台式电脑使用的主流液晶屏幕,17寸型号的分辨率是1280×1024,19寸的最高可达到1600×1200。

而在笔记本电脑中,不少15寸的液晶屏分辨率已经达到1400×1050,个别的16:10宽屏笔记本电脑甚至达到1680×1050。

但是,论画面质量,台式电脑用的独立液晶显示器高于笔记本电脑的液晶屏幕。

主要原因是笔记本电脑屏幕要求薄,因此不管是背光光管的数目和亮度,以及背光散射的处理都不及独立的液晶显示器。

一般来说,笔记本电脑屏幕的亮度不够均匀,尤其当角度稍有变化时很容易出现明暗不一的问题。

另外,可视角度、最大亮度和色彩还原性等指标亦与液晶显示器有一定距离。

(四)硬盘目前,2.5寸硬盘成为笔记本电脑的主流规格,1.8寸的型号则较少见。

笔记本电脑硬盘与台式电脑硬盘(3.5英寸)的最大分别在于低热量和体积更小。

在大多数的应用中,硬盘都是整个电脑系统的瓶颈障碍,对笔记本电脑来说也是如此。

因为与台式电脑硬盘相比,笔记本电脑硬盘由于尺寸更小,因此单碟片容量不高。

碟片直径过小,意味着在相同转速下,磁头与碟片之间的速度较低。

何况笔记本电脑硬盘的转速本来就比台式电脑硬盘慢,从而使数据传输速度更加低,搜索时间更长。

不过,笔记本电脑硬盘也有其强项,那就是防震技术。

硬盘最怕受到震荡,因为强烈冲击会彻底损坏硬盘。

由于笔记本电脑要携带外出使用,因此很难避免各种突如其来的震荡。

所以,笔记本电脑硬盘都会加上防震保护。

最常见的做法是,先将笔记本电脑硬盘安装在保护架上,再将整个部件插入笔记本电脑内。

(五)光驱论功能,笔记本电脑专用的光驱一点也不比台式电脑上的光驱逊色,像现在最先进的双制式DVD+/-RW光驱都已经配备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中,ComboDrive(康宝)更成为低端笔记本电脑的标准配置。

不过,与处理器和硬盘等硬件一样,笔记本电脑使用的光驱同样要考虑体积、耗电和震动等因素,所以大多采用超薄机身设计。

但由于体积太小,电机的动力有限,耗电也有一定限制,激光头读取和刻录功率都不能太大,因此笔记本电脑光驱的最高转速一般比台式电脑光驱要低一截,读碟能力比较弱。

当然,只要碟片本身不是太差,一般都不会有问题。

此外,笔记本电脑光驱采用的轴心,是由3个方向的金属片以向外膨胀的方式来固定光盘的,这点也与台式电脑光驱有所不同。

六)电源笔记本电脑的耗电量一般在50-80W之间,与动辄需要350W以上功率的P4台式电脑相差3极大,所以无论体积和发热量都不在一个级别上。

同此,台式电脑电源是内置在电脑机箱中的,而笔记本电脑的电源则单独设计成一个外置模块与主机相连。

(七)键盘与鼠标台式电脑在这方面占有优势,因为无论使用键盘或鼠标都比笔记本电脑上的触摸板或触控杆方便得多。

(八)缓存缓存是指可以进行高速数据交换的存储器,它先于内存与CPU交换数据,因此速度很快。

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

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

一般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

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

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但由于制做工艺的困难,一般都在256KB-2M。

现在本本上用的内存大多数都DDR内存,在选内存的时候,最好选择工作频率于CPU的工作频率相同。

在低端的本本上一般都是用:DDR333和DDR400,高端用的都是DDRII533和DDRII667。

在选购笔记本内存时,原则上与选购台式机内存一样,最主要的指标是容量,一般来说,这主要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处理器的主频,另一个是用户对笔记本电脑性能的需求。

对于1.4G以上的处理器来说,则最好配置256M以上的内存,2G以上的处理器要是没512M就简单是浪费处理器资源。

在应用需求方面,对于一般的文字处理、上网办公的需求,如果安装的是Windows 2000的操作系统,那么最好256M的内存,如果运行的是Windows XP,那么256M以上内存是必须的。

因为笔记本的内存扩展槽很有限,因此单位容量大一些的内存会显得比较重要。

而且这样做还有一点好处,就是单位容量大的内存在保证相同容量的时候,会有更小的发热量,这对笔记本的稳定也是大有好处的。

为了避免今后内存容量成为影响性能的瓶颈,建议用户要尽量购买具有单条容量较大内存的笔记本电脑。

从技术上来讲,芯片数目较少的内存在工作状态下的发热量也较低。

采用容量512MB的内存,可以实现在笔记本电脑上安装高达1GB容量的内存,对于需要升级内存的用户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还有一点,对于笔记本电脑的内存至关重要那就是很多时候众多内存虽然统一使用相同的内存芯片,但在焊接、检测、PCB板设计、制造等方面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实际产品在性能上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