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力学名词解释

土力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 基础:指墙、柱在地面下延伸扩大的部分,在地面+0.000以
下也叫下部结构。

2. 地基:支撑基础的土体或岩土称为地基。

3. 持力层:埋置基础,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

4. 软弱下卧层:f f 软持软弱下卧层的强度远小于持力层的强
度。

5. 浅基础:埋置深度不大,只需要经过挖槽、排水等普通施工
程序就可以建造起来的基础叫做浅基础。

6. 深基础:需要借助于特殊的施工方法,施工机械建造的基础。

7. 桩基础:采用单桩或群桩的形式来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的荷
载的基础叫桩基础。

8. 软弱地基:是指在持力层下,成层土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承
载力显著低于持力层的高压缩性土层。

9. 地基处理:指为提高地基土的承载力,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
透性质而采取的人工方法。

10.复合地基:指天然地基和部分杂(素)填土地基在地基处理
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这些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而形成增强体,有增强体于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

11.土的三项指标:土的天然密度、土的含水量、土粒的相对密
度。

12.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有九个物理性质指标,分别是土的天然
密度、土的含水量w 、土粒相对密度s d 、土的干密度d ρ、土
的饱和密度w ρ、土的有效密度(或浮密度)ρ′、土的孔隙
比e (用小数表示)、土的孔隙率n 、土的饱和度r S (反映土
潮湿程度的物理性质的指标)。

13.力学性质指标:土的力学性质有强度和变形。

力学性质指标
有抗剪强度指标(强度)、压缩性指标(包括压缩性指标、压缩系数、压缩模量、变形模量)。

14.结合水:是指受电分子作用吸附于土粒表面成薄膜状的水,
有强结合水和弱结合水两类。

15.渗透性:土孔隙中的自由水在重力作用下,只要有水头差,
就会发生动。

水透过土孔隙流动的现象,称为渗流或渗透。

而水被水流透过的性质,称为土的渗流性。

16.临界水头梯度:当动力水D G 的数值等于土的浮重度γ'时,土
体发生悬浮而随水流动,此时的水头梯度称为临界水头梯度,有cr i 表示。

公式:D w cr G T i γγ'===
17.流砂:地下水自下向上渗透时,渗透产生的动水压力大于土体
的有效重力,土颗粒之间的有效应力等于零,土颗粒悬浮在水中,随水一起流动的现象。

18.管涌:当地下流动的水力坡度很大时,水流由层流变为紊流,
此时渗透力将土体孔隙中充填的细粒土带走,最终导致土体内部形成贯通的渗流通道,造成土体坍塌,这种现象就叫做
管涌。

19.土的固结: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压缩随时间增长的过程,称
为土的固结。

20.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指由荷载试验测定的地基土压力变形曲
线线性变化内规定的变形所对应的压力值,其最大值为比例界限。

实质上是地基容许承载力。

21.快剪、慢剪、固结快剪(P110)
22.挡土墙:是防止土体坍塌的构筑物。

23.土压力:指挡土墙后填土因自重或外荷载作用对墙背产生的
侧向压力。

分为主动土压力、被动土压力、静止土压力。

24.临塑荷载:指地基土将要而未出现塑性变形区的基底压力。

25.临界荷载:使地基中塑性开展区达到一定深度或范围,但未
与地面贯通,地基仍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满足建筑物的强度变形要求的荷载,地基中塑性复形区的最大深度达到基础宽度的1/3或1/4时,作用于基础底面的荷载,被称为临界荷载。

26.自然休止角:土坡的极限坡角等于砂土的内摩擦角 ,此坡
角即为自然休止角。

27.无筋扩展基础:指用砖、毛石、混凝土、毛石混凝土、灰土
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28.变形模量:指土体在无侧限条件(现场)下单轴受压时的应
力与应变之比。

29.压缩模量:指土体在完全侧限条件下,竖向附加应力于相应
的应变增量之比,称为压缩模量。

30.扩展基础:指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和墙下钢筋混凝土条
形基础。

31.压缩性:土在压力作用下体积缩小的特性称为土的压缩性。

32.土力学的三大力学定律:渗透定律、压密定律、抗剪强度定
律。

33.单桩基础:桩基础采用单根桩的形式承受和传递上部结构的
荷载,这种独立基础称为单桩基础。

34.群桩基础:由两根或两根以上的桩数组成的桩基础称为群桩
基础。

35.基桩: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基桩。

(相对于群桩而言)
36.复合基桩:复合桩基中的单桩。

因基桩的承载力含有承台底
的土阻力,故称为复合基桩
37.端承摩擦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
但桩侧阻力分担荷载大的摩擦桩。

38.摩擦端承桩:桩顶极限荷载由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
但桩端阻力分担荷载大的桩。

39.负摩阻力:桩相对于桩侧土体向下位移,摩阻力向下(对工
程不力),称为负摩阻力。

40.沉井:是一种利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清除井内土石,并借助自
重或添加压重等措施克服井壁摩阻力逐节下沉至设计标高,
再浇筑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成为建筑基础的井筒状构筑物。

41.软土:指抗剪强度较低、压缩性较高、渗透性较小、天然含
水量较大的饱和黏性土。

42.建筑基坑: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或地下室施工所开挖的地面
以下空间。

43.地质年代:指地壳中的岩石和地层在自然形成过程中的时代
顺序,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把地质年代划分为5代12纪。

44.地质作用:导致地壳成分变化和构造变化的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