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方剂-方剂基本知识
美容方剂 方剂基本知识
第1节 方剂的基本知识
方剂:是中医临床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是在 中医理论指导下,在辨证、立法的基础 上选药配伍而成。
是理、法、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剂的组成原则
“药有个性之专长, 的组成原则
君药 臣药 佐药 使药
主药:针对主病或主症起主要作用。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2. 散剂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6. 丹剂
将药物用水或植物油煎熬去渣而 制成的剂型。 ① 内服:流浸膏、浸膏、煎膏 ② 外用膏:剂软的膏特、点硬膏
药力持久 用法简单 携带方便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酒剂的特点
2. 散剂 3. 丸剂
活血通络 助长药效
4. 膏剂 “药酒”,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 5. 酒剂 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
2. 散剂 内服或外用。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汤剂的特点 ① 吸收快,疗效迅速 ② 随症加减,兼顾个体特殊性
6. 丹剂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2. 散剂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6. 丹剂
将药物粉碎,混合均匀制成粉 末状制剂。 ① 内服散:剂细的散特、点煮散 ② 外用① 制备简便
辅药: 1. 辅君加强治疗主病主症 12.. 佐对助兼药病:兼协症君起臣主,要治作兼用证 2. 佐制药:除或减毒、烈性 3. 反佐药:药性相反而治疗相成 1. 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 2. 调和药:调和诸药
麻黄汤:
君 麻黄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臣 桂枝 →解肌发表,温经通脉
佐 杏仁 →宣降肺气,止咳平喘
小 承
4倍厚朴
气
君佐互换
汤
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 ——泻热通便
厚 朴 三 物 汤
行气通便
三、剂型
一、剂型:
将处方按照医疗需要或药物特点制成 一定大小和不同规格的制剂。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2. 散剂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6. 丹剂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将药物用水或酒浸泡,再煎煮一定时 间,去渣取汁而成的液体剂型。可以
② 吸收较快 ③ 节省药材 ④ 性质稳定,不易变质 ⑤ 便于服用和携带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2. 散剂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6. 丹剂
指将药物研成细粉或用药物提 取物,加适宜的黏合剂制成的圆 形固体剂型。 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
丸剂的特点 吸收缓,药力持久 体积小,便于携带、服用
佐 使
炙甘草
止咳化痰 调和麻杏之宣降 缓和麻桂之峻烈
二、方剂的变化形式
“师其法而不泥其方, 师其方而不泥其药。”
组成变化:严格的原则性,极大的灵活性
1、药味加减 2、药量增减
麻黄汤
1、麻黄汤去桂枝——三拗汤 功专宣肺散寒:肺气不宣证
2、麻黄汤加白术——麻黄加术汤 功用: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主治——风寒湿痹证。
6. 丹剂 液。可以内服或外用
二、常用剂型:
1. 汤剂 2. 散剂 3. 丸剂 4. 膏剂 5. 酒剂 6. 丹剂
内服—以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 如:至宝丹
外用—某些矿物类药的炼制品 如:药粉、膏剂、药线
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