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价值的鉴定课件
员组成鉴定工作委员会负责进行鉴定工作。
2、机关档案室的档案价值鉴定工作,三阶段: (1)归档——归档的过程是对文件价值的初步判定,是 文件能否转化为档案的“资格审查”,是档案鉴定工作的 第一个关口。 (2)对于归档文件保管期限的确定 (3)到一定年限进行价值复审
3、档案馆的档案价值鉴定工作: 定期复审将保存期满 的档案销毁。
性 • 查考价值、史料价值、文物收藏价值
一、档案鉴定工作的内容
•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是档案馆(室)按照一 定的原则、标准和方法,甄别和判定档案 的价值,确定档案保管期限,剔除失去保 存价值的档案予以销毁的一项业务工作。
• 档案价值鉴定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
– (1)制定档案价值鉴定的有关标准,包括单行 规定和档案保管期限表等;
第二章 档案价值的鉴定
• 案例:新成立的某建筑公司在年末进行文件归档鉴定时,鉴定人员对 于一些文件的保存价值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争论。
• 有的人认为:直属上级机关是本单位的直接领导,因此,归档应该主 要保留上级机关给本单位的文件;本单位的文件不需要重点保存;下 属单位的文件则更没有保存的价值。
• 而有的人则认为:凡是本单位的文件都是重要的,都需要长久保存; 外来的文件则可以少保存或不保存。
文件内容真实可靠才具有利用价值,内容不实则丧失利用价值 而应当剔除。只有在特定历史条件下,避免人为造成“历史空 白”,才允许保存一些文件本身形成是事实的但内容不真实的文 件材料,并谨慎地、批判地加以利用。
(4)看文件信息内容和综合性或集中性。
分析文件信息内容的综合性或集中性,要与其他文件联系起来 进行比较、判断,看它在记录某一事件、活动、主题时,是详细 还是简略,是深入具体还是肤浅概况。
第二节鉴定档案价值的标准
一、档案属性标准
1、档案的来源标准
档案来源是指档案的形成者,即文件的责任者(作者)和立 档单位。其价值的鉴定应遵循以下原则:
(1)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站在本机关的角度。
本机关制发的文件是保存的重点。外机关制发的文件主要看 它在本机关的承办处理情况与本机关的关系。
要牢牢把握住文件与立档单位的关系这一线索,将一个机关 的全部档案材料与本机关的主要职能活动和任务联系起来鉴定 其价值。
简报,快报
永久
1.3 重要的贺信、贺电,筹备工作、选举过程中形成的文件,小组会议记录、会议
服务机构的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
30年
1.4 讨论未通过的文件
10年
2 本级党委、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纪律检查委员会、共青团、工会、妇联
的常委会、执委会、主席团、全体委员会会议,政府常务会、办公会议的文件材料
(2)看文件内容的独特性
实践证明,内容独特、新颖的档案材料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凡是具有本机关、本系统、本地区特色的档案,以及特殊事 件、特殊产品、特殊人物、特殊成果和具有开创意义的新人、 新事、新方针、新政策方面的档案及各种特色档案,应尽可 能予以保存,并适当延长保管期限。
(3)看文件内容的真实性。
长远利用需求:是指鉴定档案价值时,应深入预测未来的潜在 的利用需求,通过对既往利用效率、利用效果、利用需求、用 户状况等方面的调查分析,仔细剖析影响社会对档案需求的种 种因素,探索利用需求的发展规律,从而准确地判定社会对档 案的潜在需求,充分发挥档案馆史料基地的作用。
三、相对价值标准
相对价值标准是通过相互比较来衡量档案保存价值的一 种标准。
(2)分析文件的价值,应看立档单位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 用。
一般来说,担负的职能和地位重要的立档单位所形成的档 案全宗及其所属档案文件,从总体上看具有较高价值。
(3)在本机关制发的文件中,具体的撰写者、制发机构 也对档案价值产生影响。
机关领导人、决策机构、综合性办公机构、主要业务职 能机构、人事机构、外事机构制发的文件大多比较直接地 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和基本情况,因而具有长久保存 价值的文件比例较高。
– (2)具体判定档案的价值,确定其保管期限;
– (3)拣出本无保存价值和保管期满的档案,按 规定进行销毁或作相应的处理。
二、档案鉴定工作的意义
• 便于查找利用有价值的档案。 • 便于档案的整理和保管。 • 便于应付突然事变。
三、档案价值鉴定工作流程
• 文件归档鉴定 • 划定保管期限 • 档案价值复审 • 销毁无价值的档案
二、社会需求标准
从社会的利用需求和利益去评价档案价值,是鉴定工作的核心,社 会需求和利用对档案的价值有影响、调节和使用作用。社会利用需求标 准,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社会需求方向
所谓社会需求方向,是指广大利用者需要利用哪些内容和哪些类型的档 案,把握住总的发展趋向。
档案人员要站在社会需求的高度,把握公民个人、机关以及社会方方面 面利用档案信息的需要。从总的方面看,留存档案应满足社会主义物质文 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满足全面地为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 以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需要,满足各研究领域和人民大众维权、丰 富业余生活休闲利用的需要等等。
• 简析:文件是否具有保存价值?应该保存多长时间?这是由鉴定人员 判定的。于是,在鉴定工作中就难免出现上述案例中发生的情况。为 了保证档案价值得到准确鉴定,鉴定人员应该掌握档案鉴定的原则、 标准和方法,结合实际进行分析,这样才能作出正确的判断。
第一节 档案鉴定工作概述
档案鉴定
• (广义)判定档案真伪和价值的过程。 • (狭义) 对档案价值的鉴定。 • 档案对国家机构、社会组织或个人的有用
2、社会需求面
社会对档案的需求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在鉴定工作中决定 档案的留存和确定保管期限时,应以一定的社会需求面(即广 泛性)为前提,要避免片面地以个别需求为鉴定标准,来考察 每份文件的社会意义。
3、社会需求时间
近期利用需求:是指档案形成机关在一定时期内需要查考利用 档案,以及档案进馆初期各方面对档案的利用。
第三节 档案保管期限表
档案保管期限表,是用表册的形式列举档案的来源、内容 和形式并指明其保管期限的一种指导性文件。
一、档案保管期限表的类型 1、通用档案保管期限表:2006年12月国家档案局颁发的《文书档案保 管期限表》 2、专门档案保管期限表:如1998年财政部、国家档案局颁发的《财政总 预算、行政单位、事业单位和税收会计档案保管期限表》 3、同系统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如《中国人民解放军文书档案保管期限参 考表》 4、同类型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如《各区人民政府档案材料保管期限表》、 《医院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表》 5、机关档案保管期限表:如《XX省人民政府档案材料保管期限表》
3、档案形成的时间与时效标准
(1)文件形成时间对档案价值的影响,具体表现在文件 形成时间的远近,文件形成于特别时期还是一般时期。
一般来说,文件产生的时间越早,保存下来的就越少, 就显得越珍贵。
(2)档案价值的时效性,表现为档案可以在不同时期满足人们不 同需要的阶段性,即现实的使用价值、历史的参考价值和鉴赏的文 物价值。
• 还有的鉴定人员提出,凡是对本单位没有查考利用价值的文件都应剔 出,作为准备销毁的文件。
• 为了统一鉴定人员的认识,档案员小周找来《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等文件和一些学习资料,供大家在鉴定过 程中作为标准掌握。有了文件的指导,这些鉴定人员对档案价值的判 断就有了依据,认识得到了统一,圆满完成了鉴定任务
2、档案的内容标准
文件的内容所记录的信息和反映的情况,是分析判定档案 价值的最重要、最本质、最关键的因素,因为文件的用途是 和内容联系在一起的。
分析文件的内容,主要应看以下几方面:
(1)看文件内容的重要性。
一般说来,反映本机关主要职能活动、基本情况比反映非 主要职能活动和一般情况的重要;反映中心工作比反映日常 工作的重要;反映全局性的比反映局部性的重要;有针对性、 依据性、需要贯彻执行的比普发性、参考性的重要;有效时 间长的比有效时间短的重要;典型性的比一般性的重要。
1、审批制度:省档案馆销毁档案由鉴定委员会审查后, 报请主管领导机关批准;县档案馆销毁档案,也要报请主管 领导机关批准;机关销毁档案由机关领导人批准。销毁1949 年以前的历史档案,除经主管领导机关同意外,还应同时报 国家档案局批准。未经鉴定和批准,不得销毁档案。
2、审批手续:申请批准销毁档案的书面报告、销毁清 册、销毁档案的简要说明(内容包括销毁档案的主要原因、 法律依据、鉴定过程、鉴定人员组成,销毁档案的内容、 种类和数量等。)。
4、档案的形式特征标准
档案的形式特征是指文件的名称、作者(责任者)、文本、 载体形态、记录方式等等,这些形式特征在某种情况下,也可 能对档案的价值产生影响。
(1)文件的名称。
文件的名称具有特定的性质,表示着文件不同的作用,也在 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文件的不同价值。比如决定、决议、命令、 指示、条例、纪要、报告等,就比一般性的通知、简报、往来 函件重要;会计档案中的决算报告、账簿就比凭证的价值 大……
档案属性特征的各个方面是互有联系、不可分割的,其对档 案保存价值的影响比较复杂。因此,分析档案价值时,要综合 地分析和考察文件各个方面的特征及其作用,切忌孤立地、机 械地单从某一方面的特征就判定档案的保存价值。
鉴定档案的价值,必须根据每份或每组文件的具体情况,以 文件的内容为中心,全面联系地分析文件所属立档单位,文件 的责任者、产生时间、名称、可靠程度、有效性、外形特点等 诸种因素,全面分析文件自身的有关特点,以科学地判定档案 的价值。
1、相关档案的保存状况 (1)看档案的完整程度 (2)看档案是否重复 (3)看文件的可靠程度 (4)看档案内容的可替代程度
2、保管条件和费用
(1)现有保管条件
(2)保管费用
档案工作者在鉴定工作中应有效益观念,只有当档案发挥作 用所带来的利益超过因保存档案所付出的代价时,档案才具有 保存价值。但必须注意,这里所说的效益不仅指经济效益,还 包括社会效益。应该全面分析档案的整体效益和局部效益、当 前效益和长远效益等方面,对其价值作出准确、与实际相符的 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