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公考试”申论模拟试题2007年8月(一)单项选择题。
在以下各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择正确的一项,并将其序号填入括号中。
(每小题1分,共10分。
)1.对某一项行政工作做比较具体的规定,可采用的文种是( )。
A.通知 B.条例 C.规定D.办法2.答复不相隶属机关的询问,应使用( )。
A.报告 B.函 C.意见 D.批复3.公文处理的中心环节是( )。
A.拟办 B.批办 C.催办 D.承办4.现行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自( )起正式实施。
A.1996年1月1日 B.2000年1月1日C.2001年1月1日 D.2006年1月1日5.下列公文,属于向直属上级机关报送的文种是( )。
A.请示 B.通报 C.批复 D.决定6.市工商管理局要公布有关本市市场管理工作的事项,应使用的文种是( )。
A.公告 B.通告 C.通知 D.意见7.××乡政府向县农业局发文请求批准有关事项,应选用的文种是( )。
A.请示 B.通知 C.函 D.决定8.公文主题词中排列在最后的一个词是( )。
A.类属词 B.类别词C、文种词 D.名词性词组9.下列公文专用语中,用于表明公文制发目的的词语是( )。
A.为了 B.为此 C.为盼 D.故此10.××县人民政府要向市领导机关反映自然灾害情况,应使的文种是( )。
A.请示 B.报告 C.通报 D.通知(二)判断题(你认为正确的,就在题后的括号里打“√”,错误的打“×”。
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在公文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加书名号外,一般也不用标点符号。
( )2.××乡人民政府批转县农业局关于当前防治病虫害工作的意见的通知 ( )3.下行文的主送机关,可以是一个或者是多个。
( )4.两个以上的机关联合发文,只标明主办机关的发文字号。
( )5.联合行文的成文日期,以最后签发机关负责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 )6.请示应按机关的隶属关系逐级报送,在一般情况下不得越级报送请示。
()7.公文在印制前,应由机关负责人对需要缮印的公文进行复核。
()8.对于解决一般性、事务性的问题,可以用“意见”行文。
()9.为使公文简明通顺,应当尽可能使用通俗化的口头语言。
()10.公文处理是指公文的办理、管理、整理(立卷)、归档等一系列相互关联、衔接有序的工作。
()(三)公文写作题。
(10分)A县人民政府经会议研究决定,拟于近期组织本县乡镇主要领导干部到B县现场参观新农村建设工作。
请你代A县人民政府办公室拟一份公文,与B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联系有关参观事宜。
写作要求:1、只需写公文的正文部分,不必写公文的眉首部分和版记部分。
2、文种正确,格式规范,内容完整,字数不限。
3、公文中若涉及时间、地点、人数、参观项目等具体问题,可以自行拟定。
(四)公文改错题(请指出下列公文在格式和语言文字上的10个不当之处,并在试卷的答题处上加以改正。
)南江县人民政府南政发(06)28号签发人:李品龙南江县人民政府转发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关于当前推广农业生产技术的意见的通知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县人民政府同意县农业局、县科技局《关于当前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尊照执行。
当前,我县农业生产百花争艳,形势很好。
现政府希望全县广大农民群众和科技人员共同努力,积极推广农业生产新技术,通过科技创新活动,把我县的农业生产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南江市人民政府(印章)2006年2月15日主题词:农业生产技术推广抄送:各乡、镇党委南江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6年2月16日(共印50份)修改如下:①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⑧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⑩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修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申论。
给定资料,按要求作答。
(共60分)[给定资料]1、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和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了农业技术对农民增收问题的重要性。
3月30日,国务院决定采取"更直接、更有力、更果断"的措施,强调要"组织农业技术人员深入农村第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和培训,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建立了从农业部到县一级的四级农业技术推广体系。
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正式农业技术推广人员达百万之众。
据中国科学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胡瑞法研究员介绍,在这百万大军中,国家一级的农技人员占0.05%,省级占2%,地市一级占6%,30%多在县一级,50%多的人员在乡镇和村组。
如今,这个"金字塔"结构的"底座"遭到了严重侵蚀,人员急剧流失,村一级农技人员早在80年代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就逐渐消失殆尽,乡镇一级在90年代初的"断奶断粮"中也四分五裂,整个农技推广体系开始呈"倒金字塔"结构,很难有效发挥实际作用。
3、“线断、网破、人散",这是记者不断从各个方面听到的对基层农技站现状的概括。
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体系管理科科长韩绍庆评价说,河南省现在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是3个1/3:1/3还能正常开展工作,1/3能做少量的工作,1/3已不见踪影。
一年来一直在乡下搞科技服务的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任洪志称:"这是当年执法检查时的情况,现在能存在1/3就不错了。
"4、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基层农技单位1996年~2002年间经费总收入和政府拨款收入的年平均增长率仅分别为2.8%和2.7%,远低于17%的同期国家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和国内生产总值8.1%的增长速度,也低于同期农业国内生产总值3.2%的年增长速度。
在有限的经费中,72%被用来发工资,仅有10%被用于推广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农技站都缺乏技术推广项目。
5、经费被截留的情况也比较严重。
胡瑞法研究员指出,在基层,农技推广项目经费被行政主管部门挪用或截留的现象相当普遍,尤其是在一些贫困地区或者财政收入较为困难的地区更是如此。
在湖北某县,该县2002年争取到30万元的农技推广项目费,全部被县农业局截留。
6、行政命令式的推广方式已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
目前我国的许多农技推广活动仍以行政命令形式进行推广,推广活动是带任务、带指标进行的。
由于这种形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因此经常带来问题。
最常见的问题是,政府号召种植某种作物或发展某种果树,但当这些作物或果树发展起来时,农民又遭遇卖难,造成损失。
政府这种"好心"办"坏事"的现象,是行政命令式技术推广的最直接后果之一。
7、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李晓方认为,现行的《农业技术推广法》是1993年颁布实施的,一些条款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对于农技推广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不能很好地进行协调和解决,急需审议和修订。
8、按专业设站,条块分割,多头管理,降低了农技推广的效率。
目前我国的基层农技推广系统是按专业设站,其中种植业5站归农业行政部门领导,园艺站、果桑站等归园艺局、蚕桑局、林业局等领导,此外还有畜牧局、农机局、水产局等也参与农技推广工作。
据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的同志介绍,国家过去有8个部分管农业技术推广,省里有六七个厅局。
仅河南省农业厅下属的技术推广机构就有土肥站、种子站、农干校、农广校等6个单位,再加上林业、水利、农机等部门恐怕农业推广部门不下20个。
专家指出,多头管理体制是技术推广效率低下和技术推广资源浪费严重的原因之一。
申论要求(一)请用不超过150字的篇幅,根据给定资料。
简要概括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0分)(二)请用不超过350字的篇幅,对给定资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提出对策、办法。
要求有针对性、可操作怀和条理性。
(10分)(三)请以“农业技术推广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主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观点正确,中心突出,论述深刻,有说明力,字数不少于1000字。
(40分)“参公考试”申论模拟试题参考答案2007年8月一、1、D 2. B 3. D 4. C 5. A 6. B 7. C 8. C 9. A 10. B二、1.√ 2.× 3.√ 4.√ 5.√ 6.√ 7.× 8.× 9.× 10.√三、1、南江市人民政府文件(文件标识不规范)2、南政发…2006‟28号(发文字号不规范)3、删去“签发人李品龙”(下行文不必标注签发人)4、公文标题中“转发”应该为“批转”。
5、“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直各单位:”需顶格书写。
6、“尊”应改为“遵”。
7、删去“百花争艳”。
(在公文中不宜使用文学性、描写性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