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阅读方法指导
小学生阅读的一般步骤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
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
初读
通过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精读
按自然段边读边想。
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
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
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悟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
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
只赁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
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熟读
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
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
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沉重熟读成诵。
以便在便在自己的
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
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主要读书方法
三读法
浏览性的泛读。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
采取浏览法,即通过“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时间内获
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探求性的速读。
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
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
求“一目十行”。
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
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
品味性的精读。
对名篇名著和其它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
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
像人吃
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
识营养。
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圈点勾画。
即用相关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
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____”“?”“——”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作批注。
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可以品评遣词造
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
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
等。
作卡片。
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进行再创作。
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
改写又包括改人
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
上体现差异。
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做卡片;中
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
础和前提。
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
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
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
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8个创意读书游戏
我就是主角
读完了一本书之后,问问孩子,喜欢不喜欢故事的主
角?如果孩子说喜欢,那么,来吧,这次就把故事主角的名
字变成孩子的名字。
还可以把孩子的玩具、朋友等等的名字
都加到故事里面。
于是,一部以孩子为主角的故事大戏就上演了。
父母在读的时候要注意啦,只要碰上故事主角,都要读
成孩子的名字。
孩子就很自然地走进了故事,成为主人公,
去故事世界中体验一把。
另外,请记住,读完之后,一定要问问孩子,感觉如何?喜欢这样读吗?
邀请故事的主角来赴宴
这个想法很新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