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村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培训工作总结

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总结今年以来,按照上级的安排部署,我县各级党组织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由组织部门牵头,人社、农业、渔牧、扶贫、科技、司法等部门积极配合,突出重点,创新方法,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基本情况我县现有农村党员6804人,根据农村党员大培训的实际需要,全县建有农村党员大培训基地36个,农家课堂250个,中心农户660户。

今年以来,举办各类培训班132期次,累计培训5370人次。

集中举办了农家课堂户主培训班8期,培训360人次;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12期,培训282人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共8期,培训农民工320人次;举办种养大户培训班共10期,培训2126人次;农村经纪人培训1期,培训141人次;维稳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276人次;开展农村泥瓦匠培训班2期,培训46人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1期,培训141人次;“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培训1期,培训30人次;农村新党员培训3期,培训180人次;其他培训82期次,培训1468人次。

1-2季度,全县累计投入农村党员大培训经费34.53万,其中财政划拨8万元,党费投入2.2万元,其他部门经费24.33万元。

通过培训,农村党员和群众长了知识,农民观念有新转变,农业先进实用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促进了全县“三农”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主要做法和成效1.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开展培训,为党员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在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中,我县充分利用覆盖全县所有乡镇和行政村的170个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开展培训,今年以来,全县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共组织集中收看340多次,开展各类实用技术培训40多期次,培训1700多人次,其中农村党员800多人次。

今年3月,全市“科技促春耕,远教惠农家”活动启动仪式在我县四把镇举行,远程教育在服务科学发展、服务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的作用逐步显现。

天河镇向阳屯在村党支部书记覃鸿献的带领下,把远程教育作为水果种植的技术保障,大力发展特色水果种植,打造仫佬山乡农业观光园的新景点,每到花开季节举办“李花节”、“桃花节”,水果成收时举办“丰收节”,引来了区内外摄影爱好者和游客赏花品果,增加农民的收入有力推动旅游的开发,全屯户均种果收入8000元以上,成为仫佬山城小康文明示范屯和农村脱贫致富的典范。

四把镇新印村党支书张金德通过远教平台,带头学科技、用科技,积极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特优产业,承包村民闲散土地600多亩,发展山野毛葡萄、良种木薯、高糖高产糖蔗等优势特色产业,为当地群众务工年创收50多万元。

同时,我县还充分利用远教平台对农村党员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和政策理论培训。

组织广大农村党员通过远程教育网络学习收看《人民的好儿女》专题片以及现场直播的各类视频会议,充分发挥了远教平台辐射广、宣传快的作用,得到了基层党员群众的好评。

县卫生局、县妇联等单位,利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将防艾知识传到农村千家万户,开拓了远教平台服务新领域。

2.根据农村生产实际需要开展培训,强化培训针对性。

甘蔗是我县农村的重要支柱产业,我们把服务甘蔗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党员大培训的重点来抓。

为帮助群众提高甘蔗产量,我县制定了宿根蔗管护工作方案,由县直挂钩联系乡镇的机关单位牵头,落实培训经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到定期到田间地头开展技术培训。

经统计,全县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宿根蔗管护技术培训的机关单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达486人次,累计培训62期次,培训蔗农1万余人次。

针对今年我县蔗区钻心病暴发的严峻形势,我们充分利用乡镇党校、农家课堂、中心农户等农村党员大培训阵地,组织技术人员先后开展专题培训36期次,帮助蔗农提高防治技术,有效地减轻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此外,在烤烟种植重点乡镇龙岸镇、四把镇、天河镇、乔善乡等乡镇,先后组织举办了烟稻轮着技术培训班4期,培训近600人次,并深入指导农家课堂户或中心农户开展实地培训;在毛葡萄种植重点乡镇东门镇、四把镇、天河镇,举办毛葡萄种植专题培训班13期,培训1000余人次。

3. 整合部门资源,丰富培训内容。

我县对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进行统一规划,调整充实了县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实行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布置各项工作。

领导小组根据上级有关精神,结合创先争优活动,制定了关于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深化年全县农村党员大培训工作方案。

县委党校、县农业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扶贫办、科技局、林业局、糖业局、烟办、渔牧兽医局、司法局等相关部门和单位,结合部门特点,按照全县的统筹安排制定了本部门农村党员培训计划和方案。

按照市组部“十大专题培训”的要求,我们把培训任务具体落实到相关部门,由部门具体抓落实,县委组织部负责督促检查,形成每个专题培训项目都有具体单位负责的工作格局。

目前,各个专题培训都能按计划开展,已举办农家课堂户主培训班8期,培训360人次;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12期,培训282人次;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职业技能培训班共8期,培训农民工320人次;举办种养大户培训班共10期,培训2126人次;农村经纪人培训1期,培训141人次;举办维稳骨干培训班4期,培训276人次;开展农村泥瓦匠培训班2期,培训46人次;现代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培训班1期,培训141人次;“农家乐”旅游经营者培训1期,培训30人次;农村新党员培训2期,培训180人次。

4.开展村“两委”干部培训,帮助新一届村(社区)“两委”班子进入工作角色。

今年,我县全面完成了村(社区)“两委”换届工作。

为帮助村“两委”尽快进入工作角色,我县将新当选村“两委”干部培训经费列入村“两委”换届工作经费预算,协助各乡镇组织举办村“两委”干部培训班。

目前,全县11个乡镇均举办了新一届村“两委”干部培训班,培训新当选村干部527人次。

三、存在问题和下步打算存在问题:一是随着农村党员大培训活动的深入开展,受制于经费、师资等因素,高质量的培训力度不够,大规模“走出去,请进来”培训难度比较大。

二是部分有专题培训任务的部门,经费比较困难,影响培训进度。

下步打算:整合培训经费等资源,组织部举办县级的村“两委”干部培训班、种养大户培训班等高质量的培训班;指导有培训任务的部门完成专题培训工作任务;打造、挖掘农村党员大培训典型,以点带面,提升农村党员大培训的整体水平。

篇二: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工作总结2011年度太和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总结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是解决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就业的重要途径,也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2011年,我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的关心指导下,在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关于进一步完善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通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年工作目标,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以“提升技能、扩大就业、促进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实现富裕安康”为目标,进一步转变工作理念,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努力提升服务质量,顺利完成了县乡下达的工作任务。

现将全年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2011年度完成任务情况2011年,我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工作成绩喜人,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

2011年完成全村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550人次,确保受训人员至少掌握一项新技术。

其中集中培训400人次,即: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培训15人,肉羊养殖技术培训15人,瓦工技术培训20人,电焊工技术培训20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50人,板蓝根种植技术培训80人,孜然种植技术培训60人,沙棘栽培技术培训25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40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40人,小尾寒羊病害防治技术培训20人,肉牛养殖技术培训15人;现场培训150人次,即:沼气池的日常管理技术10人,肉羊养殖技术10人,瓦工技术培训10人,电焊工技术培训10人,马铃薯种植技术培训15人,孜然种植技术15人,板蓝根种植技术20人,沙棘栽培技术10人,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15人,马铃薯病虫害防治技术15人,小尾寒羊病害防治技术10人,肉牛病害防治技术10人。

二、开展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具体做法和主要措施(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进一步明确目标责任为进一步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确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2011年工作目标任务,我区制定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目标责任制度,将市下达的年度考核指标分解下达至各相关单位和村(社区)委会,由就业办牵头对目标任务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考核,做到工作落实到基层、责任落实到个人。

各村(社区)成立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小组,由村(社区)一把手担任小组组长,另配备一名专职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负责具体就业培训工作,确保了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制定优惠政策,保证资金投入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是促进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为促进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我区制定了相关优惠政策。

一是凡本区户籍人员可以享受1次免费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参加培训的学员通过考核,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可以享受我区的培训补贴,补贴标准为每天xx元;二是村(社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站成功组织发动1名劳动力参加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学员经培训取得相应职业资格证书的,给予xx元补助。

为确保各项优惠政策的落实和相关工作的正常开展,我区办事处按照有关要求在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xx万元,其中用于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资金xx万元,实行专款专用,资金投入得到保障。

(三)狠抓落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2011年我区始终坚持培训与就业相结合,培训促进就业的方针,深入开展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在6月至11月期间通过我区办事处就业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分局和各村委会的共同努力,发动了有培训愿望并符合条件的农村劳动力xx人参加培训(重点发动的培训对象为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和登记失业人员),开展了六期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班(其中,开展茶艺师培训班三期;中式烹调师培训班二期;自主创业培训班一期),并对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农村劳动力提供送岗位和就业跟踪服务,在参加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中,有xx人已成功实现转移就业,完满地完成了市下达的工作目标。

三、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从目前的就业形势和长远发展来看,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农村劳动力对职业技能培训认识不足,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还有部分人存有“宁肯苦等,不肯苦干”的“等、靠、要”懒惰思想,宁愿等待就业,也不愿接受培训后再实现就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