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量和动能练习题动量练习题例1.质量为M 的物块以速度v 运动,与质量为m 的静止物块发生正碰,碰撞后两者的动量正好相等。
两者质量之比M m 可能为( ) A.2 B.3 C.4 D.5解析:解法一:两物块在碰撞中动量守恒:12Mv Mv mv =+,由碰撞中总能量不增加有:212Mv ≥ 22121122Mv mv +,再结合题给条件12Mvmv =,联立有3M m≤,故只有A B 、正确。
解法二:根据动量守恒,动能不增加,得222(2)222p p p M M m≥+,化简即得3Mm≤,故A B 、正确。
例2.如图所示,质量10.3kg m =的小车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车长 1.5m L =,现有质量10.2kg m =可视为质点的物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02m/sv=从左端滑上小车,最后在车面上某处与小车保持相对静止。
物块与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μ=,取210m/s g =,求 (1) 物块在车面上滑行的时间t ;(2) 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0v '不超过多少。
解析:(1)设物块与小车共同速度为v ,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2012()m v m m v=+ ①设物块与车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F ,对物块应用动量定理有220Ft m v m v -=- ②2F m gμ= ③解得1012()m v t m m g μ=+,代入数据得0.24s t = ④ (2)要使物块恰好不从车面滑出,须使物块到车面最右端时与小车有共同的速度,设其为v ',则2012()m v m m v ''=+ ⑤由功能关系有222012211()22m v m m v m gL μ''=++ ⑥代入数据得05m/s v '=故要使物块不从小车右端滑出,物块滑上小车左端的速度0v '不超过5m/s 。
例 3.两个质量分别为1M 和2M 的劈A 和B ,高度相同,放在光滑水平面上。
A 和B 的倾斜面都是光滑曲面,曲面下端与水平面相切,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物块位于劈A 的倾斜面上,距水平面的高度为h 。
物块从静止开始滑下,然后又滑上劈B 。
求物块在B 上能够达到的最大高度。
m 2m1v 0解析:设物块到达劈A 的低端时,物块和A 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 和V ,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2211122mgh mv M V =+ ① 1M V mv = ②设物块在劈B 上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此时物块和B 的共同速度大小为V ',由机械能守恒和动量守恒得22211()22mgh M m V mv ''++= ③ 2()mv Mm V '=+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得1212()()M M h hMm M m '=++例 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直轨道上由三个滑块A B C、、质量分别为2AC B mm m m m===,,A B 、用细绳连接,中间有一压缩的轻弹簧(弹簧与滑块不拴接)。
开始时A B 、以共同速度0v 运动,C 静止。
某时刻细绳突然断开,A B 、被弹开,然后B 又与C 发生碰撞并粘在一起,最终三滑块速度恰好相同。
求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
解析:设共同速度为v ,球A 与B 分开后,B 的速度为Bv ,由动量守恒定律0() () A B A B B B B BCm m v m v m v m v m m v +=+=+①②联立上式,得B 与C 碰撞前B 的速度095Bvv =hA BAB C v 02mm 2m例5.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静止放置着物块B 和C,相距 1.0m l =。
物块A 以速度010m/sv=沿水平方向与B正碰。
碰撞后A 和B 牢固的粘在一起向右运动,并再与C 发生正碰,碰后瞬间C 的速度 2.0m/s v =。
已知A 和B 的质量均为m ,C 的质量为A 质量的k 倍,物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45μ=。
(设碰撞时间很短,210m/s g =)(1) 计算与C 碰撞前瞬间AB 的速度; (2) 根据AB 与C 的碰撞过程分析k 的取值范围,并讨论与C 碰撞后AB 的可能运动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力学基本规律的认识,考查牛顿运动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动能定理的理解和综合应用,考查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空间想象能力、运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1)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Am 和Bm ,A 与B 发生完全非弹性碰撞后的共同速度为1v 。
取向右为速度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01()A A B m v m m v =+ ① 10 5.0m/sAA Bm v v m m ==+设AB 运动到C 时的速度为2v ,由动A BC1.0m能定理,的222111()()()22A B A B A B m m v m m v m m gl μ+-+=-+ ②2212 4.0m/sv v gl μ=-= ③(2)设与C 碰撞后AB 的速度为3v ,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有23()()A B A B C m m v m m v m v+=++ ④碰撞过程中,应有碰撞前的动能大于或等于碰撞后的动能,即22223111()()222A B A B C m m v m m v m v +≥++ ⑤由④式得23()(4)m/sA B C A Bm m v m vvk m m +-==-+ ⑥联立⑤和⑥式,得6k ≤即:当6k =时,碰撞为弹性碰撞;当6k <时,碰撞为非弹性碰撞。
碰撞后AB 向右运动的速度不能大于C 的速度。
由⑥式,得 42,2k k -≤≥所以k 的合理取值范围是62k ≥≥ 综合得到: 当取4k =时,3v=,即与C 碰后AB 静止。
当取42k >≥时,3v>,即与C 碰后AB 继续向右运动当取64k ≥>时,3v <,即碰后AB 被反弹向左运动。
例 6.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大小相同放入A B、两球在同一直线上运动。
两球关系为2BAmm =,规定向右为正方向,A B 、两球的动量均为6kg m/s ⋅,运动中两球发生碰撞,碰撞后A 球的动量增量为4kg m/s-⋅,则( )A.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B. 左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C.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2:5D. 右方是A 球,碰撞后A B 、两球速度大小之比为1:10解析:由两球的动量都是6kg m/s ⋅可知,运动方向都向右,且能够相碰,说明左方是质量小速度大的小球,故左方是A 球.碰后A 球的动量减少了4kg m/s⋅,即A 球的动量为2kg m/s ⋅,由动量守恒定律得B 球的动量为10kg m/s ⋅,故可得其速度比为2:5.故选A。
例7.一个物体静置于光滑水平面上,外面扣一质量为M 的盒子,如图甲所示.现给盒子一初速度0v ,此后,盒子运动的v t -图像呈周期性变化,如图乙所示.请据此求盒内物体的质量。
解析:设物体的质量为m ,0t 时刻受盒子碰撞获得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0Mvmv= ①3t 时刻物体与盒子右壁碰撞使盒子速度又变为0v ,说明碰撞是弹性碰撞:2201122Mvmv =②联立①②解得m M =例8.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两摆摆长相等,悬挂于同一高度,A B 、两摆球均很小,质量之比为1:2.当两摆均处于自由静止状态时,其侧面刚好接触.向右上方拉动B 球使其摆线伸直并与竖直方向成45︒角,然后将其由静止释放.结果观察到两摆球粘在一起摆动,且最大摆角为30︒.若本实验允许的最大误差为4±﹪,此实验是否成功地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解析:设摆球A B 、的质量分别为ABm m 、,摆长为l ,B球的初始高度为1h ,碰撞前B 球的速度为Bv .在不考虑摆线质量的情况下,根据题意及机械能守恒定律得1(1cos 45)h l =-︒ ①Bm vv vtt 03t 05t 07t 09t 0甲乙A B2112B B B m v m gh = ②设碰撞前、后两摆球的总动量的大小分别为12p p 、.有1B Bp m v = ③联立①②③式得12(1cos45)p m gl =-︒④同理可得2()2(1cos30)A B pm m gl =+-︒⑤ 联立④⑤式得211cos301cos 45A B B pm m pm +-︒=-︒⑥代入已知条件得221() 1.03p p= ⑦由此可以推出2114P PP-≤﹪ ⑧所以,此实验在规定的范围内验证了动量守恒定律。
例9.如图所示,在同一竖直平面上,质量为2m 的小球A 静止在光滑斜面的底部,斜面高度为2H L =.小球受到弹簧的弹力作用后,沿斜面向上运动.离开斜面后,达到最高点时与静止悬挂在此处的小球B 发生弹性碰撞,碰撞后球B 刚好能摆到与悬点O 同一高度,球A 沿水平方向抛射落在平面C 上的P 点,O 点的投影O '与P 的距离为2L .已知球B质量为m ,悬绳长L ,视两球为质点,重力加速度为g ,不计空气阻力,求:(1)球B 在两球碰撞后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2)球A 在两球碰撞前一瞬间的速度大小; (3)弹簧的弹性力对球A 所做的功。
解析:(1)设碰撞后的一瞬间,球B 的速度为Bv ',由于球B 恰能摆到与悬点O 同一高度,根据动能定理:2102BmgL mv '-=- ① 2Bv gL'②(2)球A 达到最高点时,只有水平方向速度,与球B 发生弹性碰撞,设碰撞前的一瞬间,球A 水平速度为xv ,碰撞后的一瞬间,球A 速度为xv '。
球A B 、系统碰撞过程动量守恒和机械能守恒:22x x B mv mv mv ''=+ ③211122222x x B mv mv mv ''⨯=⨯+ ④由②③④解得124xv gL'= ⑤及球A 在碰撞前的一瞬间的速度大小324xv gL =⑥(3)碰后球A 做平抛运动,设从抛出到落地时间HAB O PCL /2L O为t ,平抛高度为y ,则:2xL v t '=⑦ , 212y gt =⑧ 由⑤⑦⑧解得y L =以球A 为研究对象,弹簧的弹性力所做的功为W ,从静止位置运动到最高点:212(2)22x W mg y L mv -+=⨯ ⑨由⑤⑥⑦⑧⑨得578W mgL = 例10.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1m 的小球A 以速率0v 向右运动,在小球A 的前方O 点有一质量为2m的小球B 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小球A 与小球B发生正碰后小球A B 、均向右运动.小球B 被在Q点处的墙壁弹回后与小球A 在P 点相遇, 1.5PQ P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