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作心得:老年人犯罪分析

工作心得:老年人犯罪分析

工作心得:老年人犯罪分析中华民族自古便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尊老敬老的美德。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的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

据统计,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虽说老年性犯罪现象先于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就客观存在,但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人犯罪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

老年人犯罪问题也有其特殊的犯罪现象、特点和犯罪原因,很值得注意。

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同属弱势群体,但令人遗憾的是,对于未成年人犯罪大家都十分关注,而对于老年人犯罪的研究往往则被忽视,致使我们对于老年人犯罪的真实情况,很难予以了解。

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老年性犯罪现象不仅客观存在,而且在一定范围内还呈现出上升趋势。

因此,对老年人犯罪问题的日益凸显,将成为我国新形势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老龄化背景老年人犯罪与未成年人犯罪相同,都是以年龄作为界定。

古人对年龄划分为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花甲、七十古稀、八十九十耄耋之年、百岁则为颐之年。

而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猛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攀升,人均寿命也相应大幅提高。

如今,各国对老年人的起点年龄并不完全一样,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将老年人的起点年龄界定为60周岁。

具体规定为:年龄在45-59岁则称为老年前期,也即中老年人;年龄在60-89岁为老年期;年龄在90岁以上为长寿期。

根据相关数据统计,XX区人口约46万人,年龄60岁以上老年人约6.11万人,约占全区人口总数13.28%。

所以针对XX区201X年以来,年龄在60岁以上的犯罪人群进行了相关调查,对XX区老年人犯罪的特点、趋势、原因进行了梳理,并提出几点粗浅的分析及建议。

二、根据调查分析,XX区老年人犯罪存在以下特点:(一)从犯罪率上看,老年人犯罪率低,但整体呈上升趋势。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X-201X年10月XX区人民检察院办理60岁以上老年人犯罪案件共73人,占作案人数总数2.52%,约占全区老年人人数0.12%。

其中201X-201X年老年人犯罪17人,占此期间作案人数总数2.72%;201X-201X 年27人,占此期间作案人数总数2.27%;201X-201X年10月29人,占近3年作案人数总数2.68%。

我院办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具体相关人数为:201X年5人、201X年4人、201X 年5人、201X年1人、201X年2人、201X年4人、201X年3人、201X年2人、201X年6人、201X年12人、201X年6人、201X年10人、201X年13人,应该说这个年龄段的人犯罪增长的数字是相当可观的。

从数据中可以发现,XX 区老年犯罪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如下图所示,这对于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的情况来说,无异于敲响一记警钟。

(二)XX区老年人犯罪年龄以60-64岁为主,但近3年犯罪呈现出高龄化趋势且初犯的比例很高。

从201X年至201X年10月我院办理的73人中年龄在60-64岁42人,占老年人犯罪总人数57.53%;年龄在65-69岁16人,占比21.92%;年龄在70-74岁10人,占比13.7%;年龄在75-79岁4人,占比5.48%;年龄80以上1人,占比1.37%。

将201X-201X年十年中7名70岁以上老年人犯罪与201X-201X 年三年中的8名老年人犯罪进行了对比,同比增长约97.5%。

如图所示:在我院办理的老年人犯罪案件中,无前科人数70人,受过刑事处罚2人,劳教1人,均集中在201X与201X两年,初犯所占比例高达95.9%,且无一累犯。

如下图所示:(三)XX区女性老年人犯罪逐步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

201X-201X年10月我院办理老年人女性犯罪共10人,占老年人犯罪人数13.7%。

201X-201X年九年间老年人犯罪中只有1名是女性;201X年增加了3名;201X年女性老年人犯罪重新回落到1人,201X年9月又猛增到6人,与同期相比,增长比率高达600%。

(四)老年人犯罪大部分为单独作案,少数为共同犯罪且罪名相对集中。

我院办理老年人犯罪案件,单独犯罪人数46人,占全部老年人犯罪人数63.01%;共同犯罪人数27人,所占比例36.99%,同时罪名相对集中在故意伤害和故意毁坏财物两罪。

(五)XX区老年人犯罪身份相对集中主要以农民为主、涉案人员的文化程度逐步提高。

以我院自201X—201X年办理的老年人犯罪案件为例,其中农民43人,占老年人犯罪总人数58.9%;无业人员5人,占老年人犯罪总人数6.85%;工人和其他身份各9人,所占比重分别为12.33%;个体工商户和国有事业单位人员各2人,分别所占比例仅为2.74%;非国有事业单位人员3人,占老年人犯罪总人数4.11%。

如下图所示:201X-201X年我院办理的老年人犯罪人员中文化程度均在初中以下。

自201X年起XX区老年人犯罪人员文化程度开始有所上升,201X年刘某某受贿案中涉案人员刘某某最高学历达到本科文化,201X年我院办理13起老年人犯罪案件中大专以上文化2人,所占比例15.39%。

(六)老年人犯罪类型呈多样化。

相比前几年老年罪犯多集中于性侵害和财产侵害两种,近年来XX区老年犯罪的类型更加多样化。

其中危害公共安全案件4人,占比5.48%;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秩序案件11人,占比15.07%;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案件20人,占比27.4%;侵犯财产类案件16人,占比21.92;职务犯罪案件10人,占比13.7%,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案件7人,占比9.59%。

截止201X年10月我院办理的老年犯罪案件中涉嫌故意伤害、杀人等暴力性犯罪12名,所占比重16.44%;涉嫌贪污案贿赂案件9人,占比重12.33%;涉嫌盗窃、诈骗和敲诈勒索8人,占比10.91%;涉嫌性犯罪(包括强奸、猥亵等罪名)和故意毁坏财物犯罪各5人,分别占比6.85%;涉嫌职务侵占3人,占比4.11%;,涉嫌其他罪名5人,占比6.85%。

财产类犯罪、职务犯罪和故意伤害、强奸等暴力性犯罪人数占老年犯罪总数比例总体上升。

201X-201X年分别占5.48%、1.37%、5.48%;201X-201X年分别占2.74%、9.59%、12.33%;201X-201X年10月分别达到了12.33%、5.48%、6.85%。

(七)我区对老年人犯罪案件的处罚幅度较宽。

“矜老恤幼”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一直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老年罪犯的从宽处罚在我国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西周时期,‘悼与耄,虽有死罪不加刑焉。

’《法经》中有“年六十以上,小罪情减,大罪理减”的规定。

我国《刑法》第十七条明确规定“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1X年XX省高级人民法院颁发的《关于常见犯罪的量刑指导意见》实施细则的通知中也规定“对于六十五周岁以上的人犯罪,综合考虑犯罪性质、情节、后果及悔罪表现情况,适当确定从宽的幅度。

”在“公正”的前提下,秉承宽严相济的原则,对于老年罪犯采取处罚从宽,体现了刑法的宽和、适当、人道与谦拟。

截止201X年10月XX区人民法院老年人犯罪案件有效判决中:判处免予刑事处罚和单处罚金各1人,分别占比1.37%;判处拘役、管制共10人,占比13.70%;判处有期徒刑不满三年宣告缓刑8人,占比10.96%;判处有期徒刑不满三年11人,占比15.07%;判处有期徒刑三年以上不满十年7人,占比9.59%;判处有期徒刑十年以上3人,占比4.11%。

三、XX区老年人犯罪原因探析老年人的犯罪原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不同因素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既有老年人主观上的意愿,也存在着客观因素的诱导和推动。

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文化素质的低下。

事实上,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绝大多数老年人文化程度不高,农村老年人受教育水平则更低。

文化素质的低下使得很多老年人缺乏基本的法律常识,容易导致违法犯罪活动的发生。

以XX区人民检察院201X年办理的代某某非法行医案为例,涉案人员代某某在未取得《医师执业证》和《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情况下,在泥河镇代庙村开办私人诊所,擅自开展诊疗活动,后被XX区人民法院判处管制和罚金。

在XX 区人民法院庭审过程中,只有小学文化的65岁的被告人代某某声称自己很冤,其辩称自己在转业后利用在部队担任卫生员的医学知识帮村里人看病,还看好了好多人,又没出事,自己是在做好事,怎么能是犯罪了呢?这充分表明较低的文化程度使得老年人在日常处事中往往遵循着个人的经验或自身的逻辑观念,缺乏必要的教育。

XX区人民检察院在201X年至201X年办理的60岁以上老年犯罪的统计中,发现其中文盲29人,占比39.73%;小学文化水平22人,占比30.14%;初高中文化水平19人,占比26.035;拥有大专学历2人、本科学历1人,所占比例分别为2.74%、1.37%。

(二)法律观念淡薄。

由于受教育文化程度较低,使得很多老年人法律观念淡薄,尤其是XX区农村的老年人,多数仍然处于“法盲”的阶段,在有意无意间便触犯了法律。

如201X年我院办理的孔某某、余某某盗窃案,被告人孔某某在其担任某公司仓库保管员期间多次为其外甥余某某盗窃电缆线把风,为其实施盗窃提供方便,被XX区人民法院以盗窃罪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

在对其提审过程中,孔某某坦言自己“很亏”:“自己觉得其外甥余某某家里太穷,反正电缆线放在那里没有人管,其外甥余某某就是想割一点拿去换点钱。

自己只是在其外甥余某某割电缆线时到别的地方转转,假装没看到,就算有人问,反正自己又没拿一分钱,没想到这就犯了法。

”又如我院办理的平某某聚众扰乱公共场所秩序、交通秩序案,涉案人员66岁的平某某等人因受附近电厂污染,村民而得重病。

本来作为受害者,在自身权益受到侵害时,应当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但是由于对法律的无知,而以采取极端的方式进行维权。

其多人在XX平圩大桥正值上班车流量高峰期粘贴横幅、阻断交通,使得行驶车辆造成严重拥堵,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秩序,因而被XX区人民法院判处拘役。

事后平某某等人很是懊恼,称“谁知道这样也是犯法,俺们事先不知道。

”对法律的无知使得不少老人在违法犯罪的同时仍感“无所谓”或“理所当然”直到被公安机关控制时才恍然大悟,然而却悔之晚矣。

(三)农村青壮年劳力外出务工,尤其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整个村里“空巢”现象十分普遍,在客观上也给“留守老人”违法犯罪提供了便利条件。

如我院201X年办理的76岁的杨某某强奸幼女案、69岁的柴某某强奸同村智障女金某某案和201X年办理的64岁的王某某猥亵儿童案等案件,犯罪人员就是利用村中大部分青壮年外出打工的机会,对被害人多次作案,最终被判处刑事处罚。

(四)近些年来,在“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思想支配之下,屡屡发生一些曾为党辛勤工作数十载的老党员、老干部不守晚节,以权谋私而身陷囹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