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卷第2期2013年1月广州化工Guangzhou Chemical Industry Vol.41No.2January.2013毕业设计(论文)环节中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实践*靳治良1,朱桂华1,杨晋1,续京1,姜国平1,祁利民1,夏广军2,姬鸿斌1,刘荣杰3(1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宁夏银川750021;2宁夏大学机械学院,宁夏银川750021;3银川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宁夏银川750105)摘要: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对本科生强化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
本文从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再认识、工作框架、选题、开题、指导、团队合作、工程伦理学及责任关怀制度的引导、质量监控制度、评价制度及反馈制度的构建及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模式的借鉴与参考几个方面,分析总结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力求创新能力的培养,强化工程能力及科学思维等方面的一些举措。
这些改革和实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论文质量,在毕业环节的各阶段都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创新能力;探索与实践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677(2013)02-0143-03*教改项目:北方民族大学教改项目“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NUN -HY2012039)。
通讯作者:靳治良(1966-),男,博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任职北方民族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
刘荣杰(1951-),男,银川大学石油化工学院教授。
Cultivation and Practice of Innovation Ability in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JIN Zhi -liang 1,ZHU Gui -hua 1,YANG Jin 1,XU Jing 1,JIANG Guo -ping 1,QI Li -min 1,XIA Guang -jun 2,JI Hong -bin 1,LIU Rong -jie 3(1School of Chemistry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Northern University of Nationalities ,Ningxia Yinchuan 750021;2School of Mechanics ,Ningxia University ,Ningxia Yinchuan 750051;3College of Petrochemical Engineering ,Yinchuan University ,Ningxia Yinchuan 750105,China )Abstract :The process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was an important step to consolidate the engineering consciousness and innovation ability ,to conduct the basic engineering training ,and to enhance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abilities.Based on the reconsideration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significance ,channel off on the task frame ,theme choosing ,guidance ,group collaboration ,engineering ethnics and responsibility solicitude ,the reform and practice at aspects of quality control-ling system ,appraise system ,feedback system and design contest mode reference were emphatically carried out.Reform and practice inspired greatly the student ’s positivity and initiative ,and improved the effectiveness and quality of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The student ’s innovation ability was fully developed in each stage of graduation design.Key words :graduation design (thesis );innovation ability cultivation ;exploration and practice for the cultivation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时这也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永恒追求。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依赖于不断进行教育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在大学培养创新性人才的过程中,毕业设计(论文)是影响创新性人才培养的最重要环节之一。
毕业设计(论文)教学过程是对本科生强化工程意识和创新意识、进行工程基本训练和提高科研实践能力的重要阶段,是把所学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具体实践,是对本科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培养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优秀的思维品质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的重要途径,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尤为重要[2]。
北方民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是于2006年10月在原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化工系的基础上组建成立的。
现有在校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1031人,设置24个班级,学生来自全国31个省市。
学院设有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742)、化学工程与工艺(295)、制药工程(264)3个本科专业。
近年来,我院基于培养高水平国际化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定位,强化毕业环节,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科研活动及化工设计实践及竞赛,毕业学生创新能力及实践能力得到长足提升,成效显著,得到用人单位的高度好评。
一个比较有显示度的指标是我院学生历年来的全国各类竞赛中均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表现出色。
例如在2010年全国3D 创新设计大赛“爱特恩”杯总决赛中获三等奖,在2010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二等奖,2011年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科144广州化工2013年1月技作品竞赛上获得三等奖,首次参加全国“三井杯”化工设计大赛就取得三等奖和优胜奖。
今年我院学生“中国石化-三井化学杯”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优秀奖4项。
在工科学生传统毕业设计环节中存在着许多不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弊病。
例如,在教育思想上只重视向学生传授知识,忽略了培养他们创新知识的能力;在传授知识时采用灌输式,忽略了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在评价体系上采用简单划一的方式,未能反映出学生真实、全面的水平和能力。
这些弊病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创新能力的发展[3-5]。
因此,做好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有必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并逐渐予以完善。
为此,学校立项建设“毕业设计(论文)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实践”这一教改项目,通过本课题组及指导老师近两年多的研究与实践,从选题、开题和指导几方面着手,着眼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取得了一些成绩,也有一些体会,现将积累的一些经验和取得的良好效果做一总结。
1几点体会1.1重要性的认识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作为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是学生将知识融合、集成、创新的过程,是对学习质量和教学质量全面检查过程,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实践。
在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锻炼学生科研能力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工科学生作为未来工程师,通常将服务于工程研究、设计、操作等领域。
如何有效地利用毕业设计环节,将复杂的工程设计的核心内容浓缩为可操作的毕业设计过程框架。
以学生在三年半学习中掌握的知识体系为基础,初步了解项目建设工程设计阶段的基本内容、接受工程设计的基本训练、从项目的角度审视工程设计。
化工本科是培养化学工程与化工工艺的复合性创新高级工程人才,学生毕业后在相应的教学、科研、生产技术岗位上,承担化学工程研究开发、工艺设计、生产管理等方面的专门工作。
他们应当成为企业、化工院所等部门的工艺总工程师,要做到这一点,必须重视和精心设计、组织毕业设计(论文)这一关键环节,保证它的实际效果,这对培养高素质、高质量、具有创新思维的工科学生显得至关重要。
1.2工作框架对每一个具体的化工设计题目,我们制定了如下设计工作的工作过程框架:①确定题目,进行文献资料查阅(包含翻译一篇外文资料)和总结,综合分析,形成初始概念流程。
②优化合成初始流程结构。
进行主物料衡算、热量衡算。
③绘制工艺流程图、车间布置图,提出主要非定型设备工艺条件图等。
④编制工艺技术文字说明、投资估算、成本核算、经济分析等,描述环境保护、消防、职业安全,形成毕业设计文件说明书。
⑤毕业设计文件整理、预答辩、答辩。
1.3选题选题正确与否,直接影响这一环节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果学生能做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这将有利于发挥学生在实验工作中的主动性、积极性。
学生对所做课题感兴趣,他们通常能做到积极地去查文献、用心地去设计实验方案、认真地去做实验,实验出现问题,他们也会想方设法去加以解决,这样的学生往往能做出高质量的论文。
正确而恰当的选题,应该既有一定学术或应用价值,又符合自己志趣,同时适合个人的能力。
选题应与社会实践、生产应用和科研课题相结合,可以是教师科研题目的部分任务、企事业单位的委托课题等。
选题的深度、难度和广度要适当,内容要有一定的探索性,鼓励创新性选题和学科交叉选题[3]。
基于此,我们对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提出明确要求:以培养工程实践能力为目的,设计性的题目要有相应的实习场所,要有工业生产背景,要有工程实训的价值;研究性的题目一般要有科研项目支撑,要有完成实验的必备条件。
在设计题目设置中,结合主讲老师参加过的项目,选取小而全的题目如液体二氧化碳厂设计、MTBE生产车间设计、异己二醇中试基础设计、高毒性有机污染物催化消除装置设计等,题目尽量避开大装置、大工程中的某个片段类似的题目,以单元过程小而全的化工生产实例开展设计教学与实践,使每个题目都能按化工设计内容全过程走一遍。
在教师提供实际的科研课题、教师与学生双向选择的前提下,以毕业选题、开题与指导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目标,有导向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学科研究的前沿课题和热点及企业工作实际等主动设计与选择自己的毕业课题,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达到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锻炼与培养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