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班下表演游戏.计划与反思

小班下表演游戏.计划与反思

小班下表演游戏.计划与反思小二班第一周表演游戏计划时间:2014年2月17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复习《小兔乖乖》、《拔萝卜》、《三只羊》《小猪变干净了》内容阶段目标1.熟悉对故事内容的理解2.掌握人物对话3.积极参与活动体验活动乐趣,并能主动大胆的上来表演。

观察分析在上学期的活动中幼儿对表演的故事都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所以能够比较好地吧故事表演出来,但是在后面的分组表演中幼儿的注意力比较分散,容易被其他组的表演所吸引,可以在之后的活动中延长分组表演的时间,让幼儿有更多自主选择表演的空间。

活动准备小羊、中羊、大羊、小猪、小鹅、小兔、大灰狼、老爷爷、老奶奶等的头饰若干。

故事磁带、故事挂图。

指导思路1.教师结合表演道具帮助幼儿回忆故事情节。

2.激发幼儿利用表演道具进行表演。

(1)鼓励幼儿发挥想象依次模仿、表演各角色的动作、语言(个别表演——集体表演——个别表演)(2)请4位能力强的幼儿在教师事先布置好的游戏场地中示范表演。

(3)引导幼儿评价同伴的表演。

“你觉的他们表演的怎样,为什么?”3.学习分组(1)教师事先将场地划分、布置好)引导幼儿讨论分组表演注意事项。

(2)幼儿分组,教师指导。

(重点观察幼儿分组常规情况、与同伴合作表演情况、故事情节表现情况)4.评价小二班第二周表演游戏计划时间:2014年2月24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小猪变干净了(四)阶段目标1.懂得爱干净才能让人喜欢,教育幼儿常洗澡、常剪指甲、爱卫生。

2.能在相应的场地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并能与教师一起布置游戏场地。

3.能主动收拾,将玩具归类收放好。

观察分析孩子对故事都很感性趣,部分幼儿能大胆地表演故事,可难度还是有的。

我将故事从易到难进行指导,在指导中以观看大班幼儿表演故事、手偶表演故事等形式让幼儿对表演游戏有了浓厚的兴趣还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对引导幼儿积极主动地进行表演游戏是有很大帮助的。

在活动的四次指导中每次都有自己的小目标,这样循序渐近,现在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参与表演。

但是在表演中,孩子还不能用语态和动作来区分角色,在下个阶段中将在这方面继续加强。

活动准备小猪、小鹅、小兔的头饰若干。

故事磁带、故事挂图。

沐浴棉、香皂。

小河(绿色皱纹纸)草地(绿色方块)垃圾场、沐浴棉、香皂。

其他的辅助材料。

指导思路1.指出上一次游戏存在的不足之处(爱护\合理使用表演道具、是否能与本组同伴共同游戏、表现故事角色情况)2.“小兔、大白鹅在小猪没来时可以干什么?”提醒幼儿丰富情节。

3. 请较好的幼儿进行表演,并组织评价。

4.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分组游戏注意事项。

(重点提醒幼儿在表演区内与同伴合作大胆表演、鼓励幼儿丰富情节幼儿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帮助协调角色,指导游戏。

5.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指导幼儿丰富情节,增加角色,指导游戏。

小二班第三周表演游戏计划时间:2014年3月3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三只蝴蝶(一)阶段目标1.喜欢欣赏故事“三只蝴蝶”,会认真观看同伴的配乐故事表演2.知道“三只蝴蝶”故事的主要角色对话,懂得团结友爱、互助。

3.喜欢参加“三只蝴蝶”的表演游戏活动,能用不同的语气、动作和外形特征来表现红、白、黄蝴蝶与红、白、黄花朵之间的角色对话。

观察分析孩子们对《三只蝴蝶》这个故事很感兴趣,尤其喜欢学习小蝴蝶的翅膀翩翩起舞的动作。

于是根据孩子的兴趣,开展本次活动《三只蝴蝶》。

通过共同欣赏图画、角色扮演等形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学习讲述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对话和短句,在故事中体会了好朋友之间相互关心的美好情感,使孩子们明白了朋友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道理。

在我的引导和支持下,幼儿不断探索创设相关的游戏情境,一个以幼儿自主探究的主题表演游戏《三只蝴蝶》开展了起来。

活动准备1.知识准备:已熟悉故事《三只蝴蝶》2. 物质准备:红、白、黄蝴蝶,花朵、太阳公公、乌云、雨等头饰、指偶及有关的道具,故事光盘。

指导思路一、教师出示指偶激发孩子们活动的兴趣。

师:“今天阮老师请来了几位动物朋友,你们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师:“瞧!它们都是谁啊!红、白、黄蝴蝶,花朵、太阳公公、乌云、雨。

现在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它们的到来,好吗?”1.师:小朋友们好,很高兴来到小2班做客,今天我们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表演《三只蝴蝶》请欣赏。

2.教师交代看表演时的注意事项:看认真看表演、保持安静不说话、做个文明礼貌的小观众。

二、教师引导孩子们观看表演,逐步帮助孩子们掌握表演的内容。

师:小朋友看看表演里有谁?1.教师用指偶表演后提问。

师幼一起小结:表演里有红、白、黄蝴蝶,花朵、太阳公公、乌云、雨。

2.示范表演第二遍,掌握角色出场顺序。

师:小动物们表演的真好,我们再请它们为我们表演一遍好吗?小朋友一边看时一边要想想:(1)下雨时,三只蝴蝶一起飞去找谁?对她说什么?红花是怎么回答的?(2)三只蝴蝶又飞到谁那里?说了什么?黄花是怎么回答的?(3)它们最后飞到哪儿?说了什么?白花又是怎么回答的?重点指导孩子们明确三朵花出场的先后顺序。

3、第三遍表演。

提问:为什么红、白、黄花朵分别有躲雨的地方却不去躲雨呢?小结:三只蝴蝶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起来,要走一起走,引导孩子们懂得团结友爱、互助。

师:今天,我们又看了一个表演游戏《三只蝴蝶》,小朋友看得都很认真,观看表演后你们还热烈鼓掌,真有礼貌。

而且知道了要懂得团结友爱、互助。

现在我们也和它们一起来表演,好吗?三、孩子们跟着故事录音,进行同步自由表演,尝试表演故事中各个角色的口气。

如:三只蝴蝶被雨淋湿时,对红花、黄花、白花说话时,用可怜与请求的口气;三只蝴蝶齐声拒绝三朵花时,用坚定的口气;三朵花回答三只蝴蝶时,用傲慢的口气。

请孩子们分别练习各个角色对话。

四、教师简单讲评孩子们表演情况:孩子们情绪,表演投入情况。

五、活动结束。

5.幼儿自由结伴表演,教师指导幼儿丰富情节,增加角色,指导游戏。

小二班第四周表演游戏计划时间:2014年3月10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预设主题三只蝴蝶(二)阶段目标1.喜欢参加“三只蝴蝶”的表演游戏活动,能用不同的语气、动作和外形特征来表现红、白、黄蝴蝶与红、白、黄花朵之间的角色对话。

2.在教师指导下,用协商的方法(如:猜拳、轮换等方式)交流互换角色进行表演,体验合作表演的快乐。

观察分析孩子们对故事的内容掌握的还是比较好,这个表演游戏的兴趣也十分浓厚,大部分孩子们在观看同伴表演时能认真看,专心听,还能较好评价。

这次表演孩子比上次更积极主动了,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表演,知道表演的先后出场顺序,较好地掌握角色的对话。

在下次活动中我要继续帮助能力弱的孩子们熟练掌握故事的情节和对角色的语气、神态表现等等,再进行表演。

活动准备红、白、黄蝴蝶,花朵、太阳公公、乌云、雨头饰、服饰、胸饰、提线偶、指偶及有关的道具,故事光盘等。

指导思路一、创设花园的场景,激发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兴趣。

1.引导孩子们说说花园里都有什么?2.都有谁出来玩游戏?(引出三只蝴蝶)3.出示提线偶角色,提问孩子们:都有谁?它们要为大家表演了,猜猜看,表演的名字叫什么?二、孩子们观看表演:1.第一遍表演:我们看看表演从头到尾讲了一件什么事?2.第二遍表演:通过观看分段部分的示范表演,掌握表演的顺序及学习三只蝴蝶分别与三朵花之间的角色对话。

如:“他们一起飞到红花那里,齐声向红花请求说:红花姐姐,红花姐姐,大雨把我们的翅膀打湿了,大雨把我们淋得发冷了,让我们到你的叶子底下避避雨吧!”红花说:“红蝴蝶的颜色像我,请进来;黄蝴蝶,白蝴蝶,别进来!”三只蝴蝶齐声说:“我们三个是好朋友,相亲相爱不分开,要来一块儿来,要走一块儿走。

”3.组织孩子们跟提线偶学说对话。

三只蝴蝶想邀请你们一起表演,现在我们也来学这个表演,学会了我们上台和三只蝴蝶一起表演,好吗?(1)孩子们分角色学说对话。

(2)重点引导孩子们用不同的语气、动作和表情来表现角色的特征。

四、教师带领孩子们分组分角色进行表演,教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1.交待分组表演的注意事项。

(1)游戏材料的取放方法。

(2)在角色分配时进行协商,对有争执的角色应互相谦让,共同解决问题。

2.孩子们分组表演,师巡回观察指导(1)孩子们自选动物头饰等道具按角色分成五组,进行同步表演;教师引导孩子们大胆的表演。

(2)教师随机扮演某一角色参与活动,重点指导“三只蝴蝶”与“红花”对话。

引导孩子们运用不同的语言、动作、表情大胆表现。

如:三只蝴蝶被雨淋湿时,对红花、黄花、白花说话时,用可怜与请求的口气;三只蝴蝶齐声拒绝三朵花时,用坚定的口气;三朵花回答三只蝴蝶时,用傲慢的口气。

(3)引导孩子们协商、轮流的表演。

五、若干能力强的孩子们示范表演“三只蝴蝶”与“红花”对话片段,师生共同讨论、评价。

1.红花、黄花和白花的神情傲慢、语气强硬。

2. 三只蝴蝶的语气统一、坚定、相亲相爱。

六、孩子们讨论:1.今天表演《三只蝴蝶》,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什么?除了这些还可以准备哪些道具?可以用什么来代替?2.鼓励孩子们利用在家或晨区时间收集和制作所需的道具和替代物。

小二班第五周表演游戏计划时间:2014年3月17日星期一执教者:肖艳琴三只蝴蝶(三)预设主题阶段目标1.引导孩子们继续学习运用生动的语气、动作、神态表现三只蝴蝶及三朵花的不同角色特征,发展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表演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孩子们能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学会与同伴协商合作,体验共同表演的兴趣。

观察分析活动中孩子们都能积极地参与游戏,并且能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角色,一些,能力强的孩子们能较好的运用语言、动作进行大胆的表演,个别能力强的孩子们还能带动孩子分配角色进行分组表演,但个别孩子们还不够投入,动作不够大胆。

活动准备红、白、黄蝴蝶,花朵、太阳公公、乌云、雨头饰、服饰、胸饰、提线偶、指偶及有关的道具,故事光盘等。

指导思路一、创设花园的场景,激发孩子们表演的兴趣。

教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哪里?上次,你们在花园里玩得开心吗?今天老师不但准备了精美的头饰,还准备了好多的漂亮的服装,等着小朋友去参加演出呢?你们想参加吗?小朋友都想参加这次的表演,那我们先来学习表演,好吗?二、教师与孩子们一起观看表演《三只蝴蝶》,帮助孩子们分析故事里角色的性格特征,运用不同的语言、语气、动作、表情来表现。

1.观看提线偶表演,帮助孩子们回忆故事情节,加深孩子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看看老师是怎么表演的?动作是怎么做的?话是怎么说的?(示范第一遍)2.教师运用道具分段表演,孩子们学对话、动作、表情。

重点引导孩子们分析角色的对话时的语气,如表演三只蝴蝶被雨淋湿时,对红花、黄花、白花说话时,应用可怜与请求的口气;三只蝴蝶齐声拒绝三朵花时,应用坚定的口气;三朵花回答三只蝴蝶时,应用傲慢的口气等。

三、孩子们表演,教师巡回指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