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小学语文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语文苏教版四年级上册10《九寨沟》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理解词语,背诵三、四、五段课文。

2.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仿写一段话。

3.感受九寨沟的美景,用文字建构美丽的画面。

2学情分析学生具备基本的阅读能力,自学生字,借助工具书理解不懂的词语。

但细读文本的能力不强,从文本中提取信息的能力还不够,概括文本的能力也不够。

3重点难点用文字建构美丽的画面,培养学生细读文本的能力。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训练:概括主要内容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课文《九寨沟》,齐读课题。

生:(齐读。

)九寨沟。

师:课前,同学们认真预习了课文。

下面,我先来检查同学们的预习情况。

(出示:)九寨沟在四川北部三xiàn交界的万山丛中。

那里的水漂亮极了。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tú画。

高低不平的河谷,使湖泊与湖泊之间qià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了美丽壮观的瀑布。

那里的动物有趣极了。

你jì续向纵深行进,也许会遇到异兽珍qín:机灵的金丝猴,突然cuàn出来的羚羊,ruò无其事的大熊猫,行动mǐn j ié的小熊猫……那里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请根据这段话中的拼音写出汉字,这段话不需要抄。

生:(看拼音,写汉字。

)师:(出示:)九寨沟在四川北部三县交界的万山丛中。

那里的水漂亮极了。

蓝天、白云、雪峰、森林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

高低不平的河谷,使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了美丽壮观的瀑布。

那里的动物有趣极了。

你继续向纵深行进,也许会遇到异兽珍禽:机灵的金丝猴,突然窜出来的羚羊,若无其事的大熊猫,行动敏捷的小熊猫……那里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请核对你写出的汉字,九个汉字全写对的给自己加一颗五角星。

生:(核对,订正错误。

)师:你有哪个字写错了?生:禽。

师:(在黑板上板书“禽”。

)请同学们写一遍。

生:(在本子上写“禽”。

)生:捷。

师:(在黑板上板书“捷”。

)请同学们写一遍。

生:(在本子上写“捷”。

)师:谁来读一读这段话。

生:(读这段话。

)师:读了这段话,有谁发现这段话与课文是什么关系?生:这段话是对课文的概括。

师:说得好。

课文中也有一段话,也是对课文的概括,比老师的这段话还要精炼,你能找到这段话吗?生:课文中的最后一段。

师:(出示:)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九寨沟真是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啊!齐读这段课文。

生:(齐读。

)师:如果用这段课文中的四个词语概括课文内容,你用哪四个词语?生: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板书这四个词语。

)师:如果用这段课文中的一个词语概括课文内容,你用哪个词语?生:诗情画意。

师:还不够直接。

生:人间仙境。

(板书这个词语。

)师:学会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把一篇长文章读成一篇短文章,读成一段话,读成四个词语,甚至读成一个词语。

2【讲授】二、细读:在最美处着力师:(指着黑板上的“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

)齐读这四个词语。

生:(齐读。

)师:这四个词语既然能概括课文的内容,那么,课文中就一定有与这四个词语相对应的描写。

请默读课文,找出来,做上相应的记号。

生:(默读课文,寻找与四个词语相对应的描写,做上记号。

)师:哪段文字写了“雪峰插云”?生: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师:哪段文字写了“古木参天”?生: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师:这段文字中没有写到“古木参天”啊?生:原始森林中一定有许多古老的、高大的树木,这不就是写“古木参天”吗?师:哪段文字写“平湖”?生: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师:还有吗?生: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师:哪段文字写“飞瀑”?生: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师:哪段文字写“异兽珍禽”?生:第四段课文。

师:同学们非常了不起。

通过细读课文,把“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异兽珍禽”这四个词语都一一落实了。

师:(出示:第三段课文。

)这段课文写了“雪峰插云,古木参天,平湖飞瀑”。

作者是平均使用笔墨的吗?生:不是的。

“平湖飞瀑”写得最具体。

师:作者是怎样写“平湖飞瀑”的?你喜欢哪些句子?生:我喜欢“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这句话。

作者用比喻的手法,把“湖泊”比作“宝石”,美丽极了。

生:我喜欢“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这句话。

作者写出了湖水中的倒影,说明这湖水清澈极了,真令人神往。

生:我喜欢“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这句话。

作者用了许多四字词语,读起来朗朗上口。

师:同学们真会读书,发现了作者写作的奥妙。

再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作者要重点描写“平湖飞瀑”呢?生:因为“平湖飞瀑”是九寨沟最美的风景。

师:说得太好了!人们常说:“黄山归来不看山,九寨归来不看水”。

九寨沟的水是全中国,不,是全世界最美的水。

同学们,今后我们去游览风景名胜,要把最美的风景写具体,这样才能给人留下最深的印象。

师:怎么把九寨沟的美景通过我们的朗读表达出来呢?老师教给同学们一个方法——想象。

想象自己来到了九寨沟,置身美景中。

请看——(范读。

)我快到九寨沟了,远远地望去,一座座雪峰插入云霄,峰顶银光闪闪。

啊,九寨沟到了!我很激动,一颗心就扑棱棱飞了出去,飞到了雪峰上面,从上往下俯看,啊,大大小小的湖泊,像颗颗宝石镶嵌在彩带般的沟谷中。

下去仔细看看吧,我来到湖边,湖水清澈见底,湖底石块色彩斑斓。

站在湖边,再抬头一看,从河谷至山坡,遍布着原始森林。

我再低头看,每当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雪峰、森林,都倒映在湖水中,构成了一幅幅五彩缤纷的图画,难怪人们把这些湖泊叫做“五花海”、“五彩池”呢。

看完了这个湖,我还要去看另外一个湖,由于河谷高低不平,湖泊与湖泊之间恰似一级级天然的台阶,由此形成的一道道高低错落的瀑布,宛如白练腾空,银花四溅,蔚为壮观。

生:(自由练读第三段课文。

)师:齐读第三段课文。

生:(齐读。

读得声情并茂。

)3【活动】三、发现:文本存在的疏漏师:快速浏览第四段课文。

这段课文写到了哪些“异兽珍禽”?生:金丝猴,羚羊,大熊猫,小熊猫。

师:用你的朗读让我们看到这些“异兽珍禽”。

(出示:)也许,就在不远处,有一只体态粗壮的金丝猴,正攀吊在一棵大树上,眨巴着一对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

生:(读出了金丝猴“机灵”的特点。

)师:(出示:)也许,会有一群善于奔跑的羚羊突然窜出来,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又消失在前方的丛林中。

生:(读出了羚羊“善于奔跑”的特点。

)师:(出示:)也许,你的运气好,会在远处密密的竹丛中,发现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猫,正若无其事地坐在那里咀嚼鲜嫩的竹叶。

生:(读出了大熊猫“憨态可掬”的特点。

)师:(出示:)也许,你还会看见一只行动敏捷的小熊猫,从山坡跑下谷底,对着湖面美滋滋地照镜子。

生:(读出了小熊猫“行动敏捷”的特点。

)师:同学们,你发现了第四段课文在句式的排列上有什么特点吗?生:用了四个“也许”,是排比句。

师:为什么要用“也许”呢?生:因为这些珍稀动物不一定能看到,所以要用“也许”。

师:是的。

你到九寨沟有可能看到这些珍稀动物,有可能看不到。

如果你看到了,那是你的运气好,你会有一种惊喜的感觉。

齐读第四段课文。

生:(齐读。

)师:第四段课文写的是“异兽珍禽”,你发现有什么问题吗?生:这段课文只写了“异兽”,没有写“珍禽”。

师:你有一双敏锐的发现的眼睛。

是不是九寨沟没有“珍禽”啊?生:不是的。

九寨沟有上百种珍禽呢!师:看来这是作者的一个小小的疏忽。

我们来补写两种珍禽。

(出示“锦鸡”和“天鹅”的图片。

)请男同学写“锦鸡”,女同学写“天鹅”,用上“也许”开头。

生:(写这两种珍禽。

)师:让我们来交流一下。

生:也许你会在草丛中看到一只色彩鲜艳的锦鸡,它用一双机灵的小眼睛向你窥视,毫不畏惧。

师:写得好。

把锦鸡写得活灵活现。

生:也许,你还会看到一只只洁白的天鹅,还没等你看清它们,已从湖面滑过,展翅飞向蔚蓝的天空。

师:写得真好!让我们看到了天鹅的动态美。

师:把我们写的这两种珍禽的句子补到第四段课文中去,课文就非常完美了吗?生:这样一来,第四段课文太长了。

我们可以拿掉课文中写的两种异兽的句子,再补上我们写的两种珍禽的句子。

师:你想得不错。

不够这只是一个银点子。

有没有谁能想出一个金点子,在第四段课文中不添加任何文字,只做一点小小的改动即可。

生:把这段课文最后的句号改成省略号。

师:掌声!你真聪明。

改成省略号不就行了吗?一个标点胜过一大段文字。

同学们,千万不要瞧不起标点符号,一个标点值千金呢!4【活动】四、回读:再现美丽的风景师:同学们,学到这里,你想不想验证一下,这节课我们在头脑中建构的九寨沟的画面,有多美? 生:想,非常想。

师:老师没有去过九寨沟,很遗憾。

我有一位同事去过九寨沟,拍回了许多照片。

我请同学们欣赏这些照片,并请一男一女两位同学担任解说员。

(柔美的音乐响起,出示一张张照片,两位同学用课文中的文字解说。

九寨沟风景与课文的文字相映照。

大屏幕就像一面神奇的魔镜,刚才读过品过的文字,伴随着几十张美轮美奂的照片,显得更加灵动而润泽了。

同样更加灵动而润泽的是两位解说员的解说。

同学们看着听着,入神了,每一张脸庞都那么生动,每一双眼睛都闪烁着惊喜的光芒。

)生:九寨沟真是太美了!我一定要去九寨沟!师:(深情地)九寨沟/是一首诗/是一幅画/是一个童话/九寨沟/一首美妙的诗//一幅缤纷的画/一个永远看不厌、讲不完的童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