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试题一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强度
2.前角
3.铁素体
4.正火
5.六点定位原理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 常用的硬度测定及表示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和。
2. 焊接热影响区可分为、和。
3. 一般切削加工中,切削用量包括、和。
4. 通常把砂型铸造的造型方法分为____________ 和机器造型两大类。
5. 刀具标注角度坐标系的三个坐标平面分别是基面、________和_______。
6. 零件的加工精度包括尺寸精度、____________精度和____________精度。
7. 机械加工时,由机床、夹具、刀具和工件组成的系统称之为工艺系统。
影
响该系统受力变形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 。
三、单项选择题(20分,每题1分)
1. 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基面是( )。
A.垂直于假定主运动方向的平面 B.与切削速度相平行的平面
C.与过渡表面相切的表面 D.与进给平面垂直的平面
2.钢制造的工具其最终热处理应选用()。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调质 D.球化退火
3. 在切削平面内测量的角度有()。
A.前角和后角 B.主偏角和副偏角 C.刃倾角 D.前角和主偏角
4.零件加工时,精基准一般为()。
A.工件的毛坯面 B.工件的已加工表面
C.工件的待加工表面 D.夹具的定位元件
5.金属材料表现出是力学性能的是()。
A.导电性 B.抗氧化性 C.导热性 D.硬度
6.钢是以铁为主要元素的铁碳合金,一般含碳量小于()。
A.0.77% B. 2.11% C.4.3% D. 6.69%
7.对于锻造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生产率低 B.自由锻精度高 C.废料多 D.能提高力学性能8.调质处理就是()。
A.淬火+低温回火 B.淬火+中温回火 C.淬火+高温回火 D.退火+正火
9.有一含碳量为0.20%的碳素钢,这种钢是()。
A.低碳钢 B.中碳钢 C.高碳钢 D.碳素工具钢10.奥氏体是()。
A.碳在α铁中间隙固溶体 B.碳在 铁中间隙固溶体
C.碳与铁形成的金属化合物 D.碳素体与渗碳体的层片状机械混合物11. 最合适制造内腔形状复杂零件的方法是()。
A.铸造 B.压力加工 C.焊接 D.切削加工
12. 将坯料的一部分相对另一部分平行错位的自由锻工序是()。
A.镦粗 B.拔长 C.错移 D.切割
13. 熔化焊焊接接头的热影响区中组织和性能最好的区域是()。
A.熔合区 B.过热区 C.正火区 D.部分相变区
14. 下列钢号中,()是碳素钢。
A.20CrMnTi B.25 C.40Cr D.W18Cr4V
15. 用实心材料加工孔,应选择()。
A.钻孔 B.扩孔 C.铰孔 D.镗孔
16. 在立式钻床上钻孔,其主运动和进给运动()。
A.均由工件来完成 B.分别由刀具和工件来完成
C.分别由工件和刀具来完成 D.均由刀具来完成
17. 过正方体工件中心垂直于某一表面打一通孔,必须限制()个自由度。
A.2 B.3 C.4 D.5
18. 切屑类型不但与工件材料有关,而且受切削条件的影响。
如在形成挤裂切屑的条件下,若减小刀具前角,减低切削速度或加大切削厚度,就可能得到()。
A.节状切屑 B.带状切屑 C.单元切屑 D.崩碎切屑
19. 切削用量对刀具耐用度影响最大的是()。
A.切削速度 B.切削深度 C.进给量
20. 外圆磨床上采用死顶尖是为了()。
A.消除顶尖孔不圆度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B.消除导轨不直度对加工精度的
C.消除工件主轴运动误差对加工精度的影响
D.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四、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 焊缝位置一般的工艺设计原则是什么?
2. 锻造时选择锻造分模面的原则是什么?
3. 粗基准的选择原则是什么?
4. 合金收缩经历哪些阶段?铸件凝固方式有哪些?
5. 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有哪些?
五、分析题(30分)
1. 某机床滑动齿轮用45钢制造,齿面硬度要求为52~58HRC;心部硬度要
求为50~55HRC。
请设计工艺路线。
(8分)
请选择:低温回火、调质、磨削加工、正火、精加工、粗加工、表面淬火、锻造
第1步第2步第3步第4步
()()()()第5步第6步第7步第8步
()()()
()
2. 试阐述外圆面加工的主要方法有哪些?拟定出几种不同方案的外圆面加工
路线,并论述各路线不同的适用场合。
(8分)
3.若要满足图示加工要求,指出下图所示工件需限制哪几个自由度?(6分)
4. 下列锻件的结构是否合理?如不合理,请进行改进,并说明理由。
(8分)
(a)自由锻锻件
(b)模锻件
考试试题一答案
一、名词解释(15分,每题3分)
1.金属材料在力的作用下,抵抗塑性变形和断裂的能力。
2.在正交平面中测量的前刀面与基面间的夹角。
3.碳溶解于Fe -α 中形成的固溶体,呈体心立方晶格。
4.将钢加热到A c3以上30~50℃(亚共析钢)或A cm 以上30~50℃(过共析钢),保温后在空气中冷却的热处理工艺。
5.采用六个定位支承点合理布置,使工件有关定位基面与其相接触,每个定位支承点限制了工件的一个自由度,便可将工件六个自由度完全限制,使工件在空间的位置被唯一地确定。
二、填空题(15分,每空1分)
1.布氏硬度,洛氏硬度,维氏硬度
2.过热区,正火区,部分相变区
3.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
4.手工造型
5.切削平面 正交平面
6.位置精度 形状精度
7.刚度
三、单项选择题(15分,每题1分)
1.A 2.A 3.C 4.B 5.D 6.B 7.D 8.C 9. A 10.B
11. A 12.C 13. C 14.B 15.A 16.D 17.D 18.C 19.A 20.C
四、简答题(20分,每题4分)
1.(1)焊缝布置应尽量分散;(2)焊缝的位置应尽可能对称布置;(3)焊
缝应尽量避开最大应力断面和应力集中位置;(4)焊缝应尽量避开机械加工表面;(5)焊缝位置应便于焊接操作。
2.(1)应保证模锻件能丛模膛中取出来;(2)按选定的分模面制成锻模后,应使上下两模沿分模面的模膛轮廓一致;(3)分模面应选在使模膛深度最浅的位置上;(4)选定的分模面应使零件上所加敷料最少;(5)分模面最好
是一个平面。
3.(1)选取不加工的表面作粗基准;(2)选取要求加工余量均匀的表面为粗基准;(3)对于所有表面都要加工的零件,应选择余量与公差最小的表面
作粗基准;(4)选取光洁平整、面积足够大、装夹稳定的表面为粗基准;(5)粗基准只能在第一道工序中使用一次,不能重复使用。
4. 合金收缩经历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三个阶段;铸件凝固方式有
逐层凝固方式、糊状凝固方式、中间凝固方式。
5. 工艺系统原有误差:原理误差、机床误差、夹具误差、刀具误差、量具误差、装夹误差、测量误差和调整误差。
工艺过程原始误差:在加工过程中受力、热、磨损等原因的影响。
五、论述题(30分)
1.(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磨削加工)
2. 外圆加工的主要方法:车削和磨削。
(1)粗车。
适用于除淬硬钢以外各种零件的加工,精度低,表面粗糙度大; (2)粗车-半精车。
适用于中等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的未淬硬工件的外圆面; (3)粗车-半精车-磨削。
适用于加工精度高、粗糙度较小且淬硬的钢件外圆;
(4)粗车-半精车-粗磨-精磨。
适用精度更高、粗糙度更小,需将磨削分为粗磨和精磨才能达到要求的外圆面;
(5)粗车-半精车-精细车 适用精度要求高的有色金属零件的加工。
3.左图限制4个自由度,即y x y x 、、、 , 右图限制5个自由度,即
z y x y x 、、、、。
4.均不合理。
图(a )为自由锻件,应尽量避免锥体或斜面结构设计;图(b )为模锻件,应避免零件截面间差别过大或局部壁厚设计过薄,模锻时不宜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