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会:六礼三仪主题班会课件
交往之礼:用语文明、诚恳友善、
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1、交谈时面带微笑,目视对方,学会聆听。 讲话音量、语速适中,让别人听得清楚。
2、不强迫别人回答不愿意说的问题。 3、客人来访,热情相待,出门迎送。 4、异性同学以礼相待,相互尊重。 5、尊重师长,不顶撞家长、老师。 6、言而有信,不夸大其词,不欺骗他人。 7、上网语言文明,不说脏话,不辱骂他人。
2、公共场所不穿背心、拖鞋。 3、不佩戴项链、耳环(钉)、戒指等饰物。 4、参加青春等仪式,着装得体,态度认真。
餐饮之礼:安静用餐、讲究卫生、
爱惜粮食、食相文雅
1、在公共场所就餐时不大声喧哗。 2、适量盛取食物,不剩饭、不剩菜。 3、就餐时保持餐桌、地面整洁,不乱丢乱
扔。 4、在学校食堂用餐后,主动整理、归放餐
一席话,说得无赖哑口无言,只得留下外衣, 狼狈而去。
读过之后,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启示之一:动作姿势是一个人文化修养的外 在体现。一个品德端庄、富有涵养的人,其姿 势必然优雅。一个趣味低级、缺乏修养的人, 是做不出高雅的姿势来的。
启示之二:在人际交往中,必须留意自己的 形象,讲究动作与姿势。因为它是别人了解我 们的一面镜子。
学习之礼:热爱学习、积极思考
尊重老师、遵守纪律
1、课堂上发言有序,声音洪亮,认真聆 听,不嘲笑答错的同学。
2、在合作学习中,能够提出自己不同想 法,也能欣赏采纳别人提出的正确意见。
3、图书馆或阅览室内保持安静,不打扰 他人学习,不损坏公共财物。
4、不浏览不健康网站,不沉迷网络游戏。
观览之礼:遵守秩序、学会欣赏、
文明,让你举止文雅;让你受到 尊重;为你赢得掌声。但是,在我 们的校园中仍然存在个别不文明的 行为,你能为他们指出来吗?
这些不文明的现象你有么?
大声打电话,有木有 不要随地吐痰,有木有
插队的现象,有木有
欺负同学,有木有
这样的脚印并不好看
举 手 之 劳 , 校 园 可 以 更 美 好
这不是展示雕刻技艺的地方 水 在 滴 , 资 源 正 流 走
启示之三:在人际交往中,我们可以通过别 人的动作、姿势来衡量、了解和理解别人。
一个人的 行为就好 像照镜子, 反映他的 知识文化 修养和思 想道德水 平。
一口痰“吐掉”的合同
中国长江医疗设备厂准备引进“大输液 管”生产线欲与美国客商约瑟先生合作。经过详细 的考察,约瑟先生对企业的发展和管理很满意,他 已经决定要与范厂长签合同。双方决定第二天正式 签定协议。范厂长请约瑟先生到车间参观。车间秩 序井然有序,约瑟先生赞许地点着头。突然,范厂 长感到嗓子不适,本能地咳了一声,到车间的墙角 吐了一口痰,然后连忙用鞋擦去,油漆地面留下了 一片痰迹。
有助于提升个人素质 使个人的言行在社会活动中与其身份、地
位、社会角色相适应 衡量个人道德水准高低和有无教养的尺度
对社会
塑造形象,提高办事效率 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道德风尚和生活习
惯的反映
礼仪的内涵与实质
内涵:礼仪是指人们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用以美化自身、 完善自我、修身养性、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 范与准则。具体体现为:礼貌、礼节、仪表、仪式等。
约瑟先生留下的信中写到:
尊敬的范先生:
我十分佩服您的才智和精明,但是您 在车间里吐痰的一幕使我彻夜难眠。恕我 直言:一个厂长的卫生习惯可以反映一个 工厂的管理素质,况且,我们今后生产的 是用于治病的输液管。贵国的成语说得好: 人命关天!请原谅我的不辞而别,否则上 帝会惩罚我……
为什么学礼仪?
对个体
6、无特殊情况不提前退场,确需退场,在演出节目间 隙离开。
三仪
1、启蒙仪式:幼儿园入园仪式与小学生 入学仪式。
2、青春仪式。初中生。 3、成人仪式。
礼仪修养是现代人必备的基
本素质,礼仪作为人们内在修 养的外在表现,直接影响着人 们的交际、生活和事业的成 败,影响着集体、国家、民族 的形象与事业的兴衰。
法国作家大仲马说过:“有些 人学习了一生并且学会了一切, 但没有学会怎样才是有礼貌。”
五里墩中学64班
故事:酒 店 老 板 与 无 赖
一个人走进酒店要了酒菜,吃完摸摸口袋发现忘带 钱了,便对老板说“店家今日忘带钱了,改日送来”店 老板连声“不碍事,不碍事”并恭敬地把他送出了门。
这个过程被一个无赖给看见了,他也进了饭店要 了酒菜,吃完后摸了一下口袋对店老板说“店家今日 忘带钱了,改日送来”。
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1、观看演出,尊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演员劳动,在合适时机鼓掌喝彩。 不爆粗口,不喝倒彩。
2、遵守秩序,不玩闹,不高声讲话。观看时取下帽子 ,降低身体重心,不影响后排观众观看。
3、爱护环境,吐痰和口香糖用纸巾包好丢入垃圾箱。 4、不在景区长椅上躺卧,不用物品占座;不攀爬雕像
,不破坏文物。
5、在不允许拍照的地方不拍照,在有关闭闪光灯标志 的地方自觉关闭闪光灯。
实质: 尊重
礼貌:是言语、动作上的表现。 礼节:在人际交往中所惯用的形式和规范。 仪表:是指人的外表,容貌、服饰、气质。 仪式:是礼的程序形式,指在一 定场合举
行的具有专门程序、规范化的活动。 如:签字仪式、颁奖仪式等。
仪态之礼:衣着得体、仪态大方、
尊重礼俗、严肃庄重
1、服饰符合时间、地点、场合要求,不留 奇异怪诞的发型。
具。 5、主动为客人或长辈盛饭。 6、不嚼槟榔、不抽烟、不喝酒。
出行之礼:遵守交规、礼让三先、
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1、骑自行车走自行车道。 2、对待长辈、女士或贵宾,上楼时请他们先
走。 3、上公交车时,按照排队次序先下后上,上
车后往里走。 4、遇见老、弱、病、残、孕乘客要主动让座。 5、乘坐公交时不吃东西,不往窗外扔东西。 6、热心为他人指路。
谁知店老板脸色一变,揪住他,非剥他的衣服不 可。
无赖不服说:“为什么刚才那人可以记帐,我就 不行?”
店家说:“人家吃饭,筷子在桌子上放齐,喝酒 一盅盅地筛,斯斯文文,吃罢掏出手绢揩嘴,是个 有德行的人,岂能赖我几个钱,你呢?筷子在胸前 放齐,狼吞虎咽,吃上瘾来,脚踏上条凳,端起酒 壶直往嘴里灌,吃罢用袖子揩嘴,分明是个居无定 室,食无定餐的无赖之徒,我岂能饶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