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数学名人

中国数学名人

❖ 主要成就:主要从事微分几何学和计算几何 学等方面的研究。他在仿射微分几何学和射 影微分几何学研究方面取得出色成果。
❖ 代表作品:《微分几何学》《射影曲线概论》 《射影曲面概论》。
❖ 个人影响:创办了全国性的、高质量杂志 《数学年刊》。此刊在国际上享有声誉。他 的不少成果已被许多国家的数学家大量引用 或作为重要的内容被写进他们的专著。
❖ 后世影响:梅文鼎最重要的贡 献是在数学方面,他写了20多 种数学著作。将中西方的数学 进行了融会贯通,对清朝数学 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
明安图:(1692-1765)清代蒙古族杰出数学家、天文学家,蒙古正白旗人
❖ 人物评价:我国杰出的天文 学家、数学家和地理测绘学 家。
❖ 主要成就:割圆十三术、无 穷求和思想。
❖ 主要成就:开方术为解整系数 高次方程、数根术为初等数论 中素数理论及应用、积较术即 招差术,为有限差分法。
❖ 代表作品:《行素轩算稿》、 《开方别术》1卷、《数根术 解》1卷、《开方古义》2卷、 《积较术》3卷、《学算笔谈》 6卷(后续6卷)、《算草丛存》 4卷(后续4卷)。
❖ 后世影响:他是李善兰之后引 进西算影响最大的人;在计数 理论方面,推进了中国早期组 合数学的发展。
杨辉:汉族,钱塘(今杭州)人,生平不详,南宋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
人物评价: 中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和 数学教育家。 ❖ 主要成就:乘除捷算法,完善增成法,纵 横图 ,垛积术 ❖ 代表作品:《详解九章算法》12卷、《日 用算法》2卷、《乘除通变算宝》3卷、《 田亩比类乘除捷法》2卷、《续古摘奇算法 》2卷及《九章算法篡类》、《杨辉算法》 等多本算法的著作。 ❖ 后世影响:重视数学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在《算法通变本末》中,杨辉为初学者制 订的"习算纲目"是中国数学教育史上的重 要文献。
梅文鼎:(1633-1721),汉族,宣城(今属安徽)人。清初著名的天文、
数学家
❖ 人物评价:清初著名的天文、 数学家,为清代“历算第一名 家”和“开山之祖”。
❖ 主要成就:考证和补订古代历 算, 融会西方新法与中国历 法,考察和说明天文仪器,研 究古代方志中天文知识。
❖ 代表作品:《明史历志拟稿》、 《历学疑问》、《古今历法通 考》、《勿庵历算书目》
华罗庚:(1910.11.12—1985.6.12),汉族,出生于江苏金坛,祖籍江苏省丹阳
人物评价:世界著名数学家,中国科学 院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他 是中国解析数论、矩阵几何学、典型群 、自守函数论与多元复变函数论等多方 面研究的创始人和开拓者,也是中国在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数学家之一,被列 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 位数学伟人之一,被誉为“中国现代数 学之父”。
❖ 代表作品:《周髀算经注》 ❖ 后世影响:赵爽在注文中证明了
勾股形三边及其和、差关系的24 个命题。他还研究了二次方程问 题,得出与韦达定理类似的结果, 并得到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之一。 此外,使用“齐同术”,在乘除 时应用了这一方法,还在“旧高 图论”中给出重差术的证明。赵 爽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对中国古代 数学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影 响。
形、方程级数、组合数学、割 圆术
❖ 代表作品:《衡斋算学》共七 册。
❖ 后世影响:汪莱提出在求解方 程时方程根不只有一正根,亦 有负根,并设96道例题加以证 明,是中国数学史上关于方程 根研究的一个突破。汪莱对于 其他诸如弧三角形、勾股形、 平圆形、弧矢关系、代数方程 理论等专题都著有详尽的阐述。 汪莱始终坚持治学,刻意求新, 研究算学往往参用西法,其主 要著述流传至今,使后世在二 百年后的今天,还得以窥见其 才华和风采。
朱世杰:(1249年-1314年)汉族,燕山(今北京)人氏,元代数学家、
教育家
❖ 人物评价:中世纪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 ❖ 主要成就:创造“四元术” 、“垛积
法”与“招差术” ❖ 代表作品:《算学启蒙》与《四元玉
鉴》。 ❖ 后世影响:朱世杰的工作,在一定意义
上讲,可以看作是宋元数学的代表,可 以看作是古代筹算系统发展的顶峰。就 连西方资产阶级学者们也不能否认这一 点,乔治·萨顿说:朱世杰“是他所生 存的时代,同时也是贯穿古今的一位最 杰出的数学家”。《四元玉鉴》“是中 国数学著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同时也是 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著作之一”。朱世 杰以他自己的杰出著作,把中国古代数 学推向更高的境界,为中国古代数学的 光辉史册,增加了新的篇章,形成了宋 代中国数学发展的最高峰。
❖ 代表作品:《高等数学分析》 ❖ 后世影响:他倡导“科学救国”,执掌云南
大学12年,使云大由省立而国立,撑起了中 国高等教育的西南角,对于完善近代中国的 高等教育布局意义重大;他惜才爱才,诲人 不倦,一大批辉耀着中国科学史的名人都曾 受教于熊先生:严济慈、华罗庚、赵忠尧、 胡坤生、庄圻泰、陈省身、彭桓武、钱三强、 钱伟长、杨乐、张广厚等;他品行高洁,言 传身教,不仅惠及学生,对子女也影响良多。
❖ 后世影响:刘徽的《九章注》不仅 在整理古代数学体系和完善古算理 论方面取得了重要成就,而且提出 了丰富多彩的创见和发明。刘徽在 算术、代数、几何等方面都有杰出 的贡献。
赵 爽:生平不详,约生活于公元3世纪初,东汉末至三国时代吴国人
❖ 人物评价: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数 学家与天文学家。
❖ 主要成就:出入相补原理、勾股 圆方图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河北省涞源县人.我国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
天文学家.
人物评价: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数学以 及机械制造等方面的辉煌成就,充分表现 了我国古代科学的高度发展水平。 主要成就: 机械制造 、完善历法、 精算 圆周率 、制造机械 、撰写缀术。 代表作品:在数学方面,所著《缀术》一 书,是著名的“算经十书”之一,被唐代 国子监列为算学课本,规定学习四年,惜 已失传。在天文历法方面,他编制成《大 明历》,并为大明历写了“驳议”。在古 代典籍的注释方面,祖冲之有《易义》、 《老子义》、《庄子义》、《释论语》、 《释孝经》等著作,但亦皆失传。 后世影响:祖冲之不仅是我国历史上杰出 的科学家,而且在世界科学发展史上也有 崇高的地位。祖冲之创造“密率”,是世 界闻名的。纪念有祖冲之星、纪念币、祖 冲之邀请赛。
李善兰:1811.1.22 - 1882.12.9,浙江海宁人
❖ 人物评价:近代著名的数学、天文学、力 学和植物学家,是中国近代数学教育的鼻 祖。
❖ 主要成就:在数学研究方面的成就,主要 有尖锥术、垛积术和素数论三项。
❖ 代表作品:《天算或问》、《方圆阐幽》、 《弧矢启秘》和《对数探源》、《麟德历 解》3卷、《椭圆正术解》2卷、《椭圆新 术》卷、《椭圆拾遗》3卷、《史器真决》 1卷、《尖锥变法解》1卷、《级数四术》 1卷、《垛积比类》4卷。合译了《几何原 本》后9卷、《代数学》13卷等。
贾宪:生卒不详,11世纪前半叶中国北宋数学家
❖ 人物评价:中国北宋数学家 ❖ 个人成就:创造了“贾宪三角”
和“增乘开方法”。 ❖ 代表作品:《黄帝九章算法细草
》(九卷)和《算法斆古集》( 二卷)(斆xiào,意:数导)均 已失传。 ❖ 后世影响:数学上,贾宪起着承 前启后的作用。魏晋南北朝兴起 的数学研究热潮自唐而中断,贾 宪的数学方法论又激发了宋元的 数学研究热潮,他又起到推波助 澜的作用。增乘开方法比传统的 方法整齐简捷、又更程序化,所 以在开高次方时,尤其显出它的 优越性,这个方法的提出要比欧 洲数学家霍纳的结论早七百多年 。
秦九韶:(约1202--1261),字道古,四川安岳人,南宋数学家
❖ 人物评价:他与李冶,杨辉,朱世杰并 称宋元数学四大家。
❖ 主要成就:1247年完成数学名著《数书 九章》,发明“秦九韶算法”,推导 “秦九韶公式”。
❖ 代表作品:《数书九章》。 ❖ 后世影响:《数书九章》全书凡18卷,
81题,分为九大类。其最重要的数学成 就----“大衍总数术”(一次同余组解 法)与“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数值解 法),使这部宋代算经在中世纪世界数 学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
主要成就:中国解析数论的创始人和开 拓者,《堆垒素数论》获“斯大林奖” 。
代表作品:《数论导引》 、《优选学》 、《多复变数函数论中的曲型域的调和 分析》、《高等数学引论》、《典型群 》 、《从杨辉三角谈起》。
学术影响:开创“中国数学学派”,并 带领达到世界一流水平。培养出众多优 秀青年,如王元、陈景润、万哲先、陆 启铿、龚升等等,不少已成为世界级的 名家。建国六十年来“感动中国一百人 物之一”。
祖 暅:生卒年代不详。我国南北朝时代南朝的数学家
❖ 人物评价:我国南北朝杰出的数学家 ❖ 主要成就:祖暅原理 ❖ 代表作品:《缀术》 ❖ 后世影响:《大明历》就是由于他的建
议,才被梁朝采用。有的记载说,《缀 术》有他的研究成果。他首次得出计算 球体体积的公式,比欧洲早一千年。还 研制了铜日圭、漏壶等精密观测仪器多 种。祖暅之的儿子祖皓,再传家学,后 来也成了数学家。
中国数学名人
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汉族,山东邹平县人,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

❖ 人物评价: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 基者之一,是中国数学史上一个非 常伟大的数学家,在世界数学史上 ,也占有杰出的地位。
❖ 个人成就:清理中国古代数学体系 、 提出牟合方盖、重差术等方法。
❖ 代表作品:《九章算术注》、《海 岛算经》,是我国最宝贵的数学遗 产。
李冶:(1192~1279)真定栾城(今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县)人。金元时期的
数学家、文学家、诗人
❖ 人物评价:金元时期的数学家。 ❖ 主要成就:系统介绍用天元术建立
二次方程 ❖ 代表作品:《测圆海镜》、《益古
演段》、《敬斋古今黈》 ❖ 后世影响:《测圆海镜》,其主要
目的是说明用天元术列方程的方法 。“天元术”与现代代数中的列方 程法相类似,“立天元一为某某” ,相当于“设x为某某“,可以说 是符号代数的尝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