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氯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液氯充装安全管理制度

厦门德利集团赣州氯碱制造有限公司液氯充装安全管理制度批准:刘德民审核:张声普刘坤编制:贺宇盛1 岗位目的将液氯贮槽的液氯按照工艺操作要求进行液氯钢瓶充装。

并负责辖区范围内的设 备、管线、阀门的正常维护保养。

2 3 适用范围适用于液氯包装岗位主要设备3.1 液氯钢瓶现在使用的液氯钢瓶主要1 吨装的大瓶。

瓶体是薄壁焊接压力容器。

它的结构包括 瓶体、针形阀、导管、易熔塞及保护罩等,每个钢瓶上有两个针形阀(即瓶嘴),还有 三个熔化温为64-68℃堵头。

合金塞的作用在于当钢瓶温度升高到 64℃以上而出现超压时 ,它自行熔化并泄漏出氯气,从而降低瓶内压力,保护钢瓶不致爆炸。

但是合金塞在低于 64℃条件下,对其它原因造成的超压是不起保护作用的。

因此不能认为合金塞就是安全阀,而产生麻痹思想。

液氯钢瓶3.2 纳氏泵纳氏泵是一种液环式气体压缩机,它的外壳略似椭圆形,内有一旋转叶轮,壳体内贮存有适量的液体(当氯气压缩时用浓硫酸),叶轮旋转时,其叶轮带动此液体一 运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液体被抽向壳壁形成椭圆形液环。

由于在运动中上的液体量是相同的,所以在椭圆的长轴两端有两个较短轴方向大的月牙形空间。

在叶轮旋转一周时,叶轮每个间隔中的液体轮流地趋向和离开叶轮的中心,液体的运动情况就仿 佛许多液体活塞,在椭圆长轴方向,使气体容积增大,作为气体吸入的地方,面在短 轴方向,由于气体体积缩小,气体被压缩并排去。

气体的吸入与压出通道是指在壳体及不运动的部分。

由于液体在泵内旋转摩擦会产生热,气体的压缩也将机械能变为热能,液体在气用的液体(硫酸)则需要通过冷却后返回吸入口。

在纳氏泵中,要求硫酸的浓度在 93%以上,以减少泵在高温下腐蚀。

由于氯气中还含有少量的水分,在泵内部分地被硫酸吸收,所以硫酸的浓度会降低,需要经常地用 98%的浓硫酸去替代被稀释的硫酸。

3.3 液氯液下泵3.3.1 液氯输入量:10m3/h3.3.2 输出压力:1.4MPa3.3.3 扬程:65m3.3.4 电机功率:15Kw3.3.5 液氯最低液位:≥300mm3.3.6 密封 N2压力:≥0.3MPa3.4 液氯贮槽3.4.1 容积:3.4.2 充装重量:kg 3.4.3 公称直径:49.7m3 50000Ø2600mm3.4.4 总长:9828mm3.4.5 工作压力:3.4.6 工作温度:3.4.7 安全阀起跳压力:3.4.8 材质:3.4.9 水压试验:3.4.10 氮气气密性试验:2.5MPa -30±5℃1.1MPa 16MnDR 3.0Mpa 2.0Mpa4 工艺指标要点4.1 液氯液下泵压力 1.0MPa4.2 钢瓶充装重量1 吨充装系数:4.3 钢瓶抽负压:4.4 废气纳氏泵入口负压:4.5 废气纳氏泵出口(分配台)压力:990-1000kg≤ 1.25kg/L-0.005MPa-0.015±0.005MPa 0Mpa(用废气拉走)4.6 钢瓶空瓶重量1.0 吨0.44 吨左右4.7 钢瓶定期检验期限4.8 气瓶水压试验压力4.9 瓶内最高温度:4.10 液氯中间槽液位:4.11 排污吸收碱液浓度:4.12 钢瓶充装压力:2 年3.0MPa≤60℃≤80%12%0.78~1.08Mpa(表压)5 操作要点5.1 工艺流程简述来自液氯贮槽 V-20503A/B/C 的液氯经过自流入液氯中间槽 V-20504A/B,液氯中间槽内的液氯经液氯液下泵 P-20501A/B,供包装使用。

将经过专人检查合格的钢瓶,由行车吊往磅称上,使液氯钢瓶的上下充装嘴的连线与地面保持平行,准确称量钢瓶的重量并认真记录。

再将液氯钢瓶上、下瓶嘴分别与废气吸收管线、液氯充装管线通过瓶卡与钢瓶相接,依次打开废气吸收阀门、液氯钢瓶入口上瓶嘴针形阀,抽去钢瓶内压及剩余的氯气,当钢瓶内压抽到-0.010±0.005Mpa 时,关闭废气吸收阀门,打开液氯贮槽去液氯中间槽的阀门,控制液氯中间槽液位在 80% 以下,然后启动液氯液下泵,打开液氯充装阀门,控制液氯液下泵压力在 1.0~1.5MPa 之间(实际 1.2 左右),进行液氯充装,将1.0 吨的钢瓶充装净重 99%~100% : 1000-10kg,充装完毕后,依次关闭液氯充装阀门、液氯钢瓶入口针形阀,经过复称,作记录后,并将充满的钢瓶用行车吊往重钢瓶区存放。

在包装步骤开始及结束过程中,产生于原充装钢瓶内及充装管线内的残存氯气,通过由氯气缓冲罐、纳氏泵、废气分配台组成的废气抽出输送系统送往废氯处理工序处理。

5.2 液氯包装的安全技术要求5.2.1 液氯钢瓶在充装前必须认真检查。

a 瓶色为草绿色,用白色喷上“液氯”字样。

b 瓶上应有两个防震圈、安全阀(易熔塞),瓶阀上有中心由巴氏合金浇成的小保险螺丝。

5.2.2 对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妥善处理;否则严禁充装。

a 漆色,字样和所装气体不符合规定的,或漆色,字样不易辩认的。

b 安全附件不全,损坏或不符合的。

c 未判明装过何种气体或瓶内无余气的。

d 钢印标记不全或不能识别的。

e 钢瓶每 2 年要进行试压及技术检查一次,过期未检查的。

f 外观有缺陷不能保证安全的。

g 检验后的首次充装未经臵换或抽空的气瓶沾有油脂的5.2.3 液氯钢瓶在充装时要注意a 气瓶充装后经 3 小时压力不得大于其设计压力(3Mpa):Cl2充装系数不得大于1.25kg/L。

b 严禁超装。

c 磅称准确度应保持在 1000-1kg 之内。

5.2.4 空瓶称重a 称重前磅称校正零位,钢瓶称重要求精确到 1kg。

b 充装量为 500kg 的钢瓶,空瓶重量应为 230-280kg,包括瓶阀,金属堵、防震圈在内,余气量应小于 50kg,如大于 50kg,并且分析氯气纯度在 95%以上者,返回使用。

c 充装量为 1000kg 的钢瓶,空瓶重量是 440-520kg,余氯量应小于 80kg,若大于80kg,并且查证氯气纯度在 95%以上者,返回使用。

d 新瓶一定要用实际重量值作为瓶重。

5.2.5 钢瓶余气分析a 余气纯度分析按分析规程进行。

b 瓶内余气分析纯度在 95%以上者可送去包装。

c 瓶内余气分析纯度在 95%以下者应清洗钢瓶。

d 若发现钢瓶进水,报请生产技术科处理。

e 若发现化学介质倒灌,必须申报生产技术科处理。

5.2.6 试压及试压操作为了保证钢瓶在使用中的安全,《气瓶安全监察规程》中规定钢瓶每两年检验一次。

检验的操作步骤如下:5.2.6.1 清洗试压操作:(1)抽空余氯a 将需清洗、试压的钢瓶,外观检查合格后,将瓶内余氯用真空泵抽空除氯,必须为负压才能清洗。

b 余氯超过 50kg 以上的,不预抽空,应另行处理。

c 瓶内进水或有其他化学介质倒灌等异常情况,严禁抽空除氯。

(2)碱液除氯a 钢瓶内抽成真空后,关闭抽空阀卸下紫铜管,利用抽余氯的真空往瓶内加碱性水(每瓶大约加碱 250 克),加满为止。

b 浸泡 24 小时,放掉碱水用清水把瓶内冲洗干净。

(3)水压试验a 试验环境气温和试验用水温度保持在 50-35℃。

b 钢瓶加满水后,在试压前停留 4-5 小时,排除瓶内残留气体,试压用的计量瓶同时加满水。

c 试压系统不得渗漏和存留气体。

d 试压前首先检查压力表是否准确完好,试压泵上的压力表两只,且级别不低于1.5 级,压力表的检验期不得超过三个月。

e 试压时开启试压泵,应先开至设计压力 1.96Mpa,然后缓慢卸水(表压为零)反复数次,以排除水中空气。

f 再将计量箱内的水的液面调至 0m 处,然后关闭好卸水阀。

g 再缓慢升压,如无渗漏现象继续开压,升至试验压力 2.94Mpa(相当于30kgf/cm2),然后保持 1-2 分钟,对钢瓶全面检查。

5.2.6.2 检查内容:a 钢瓶表面渗漏情况(视压力表有无变化)b 钢瓶变形情况,有无鼓泡膨胀现象。

c 检查钢瓶的各处焊缝。

钢瓶检查后,应记下记量瓶内水的液面读数(总压入水量),2 分钟后,表压不变打开卸水阀使水缓慢降压卸水,使水回到计量瓶内,降至压力表读数为零,并准确记录计量瓶内的液面读数(亳升数)。

5.2.6.3 严禁连续对同一钢瓶重做超压试验。

5.2.6.4 清洗、干燥a 拆下尾部安全堵,接管加水,排除试压水,继续冲洗,注意出水无色透明为止。

b 排除冲洗水,拆卸全部阀门、堵头、将钢瓶倒臵,出水口向地面将瓶内水放尽,再通蒸汽,如此反复洗蒸至瓶内出水无色透明为止。

c 用蒸汽加热,将瓶内水份蒸干,加热程度以用手摸瓶底有明显烫手感,方可关闭蒸汽。

干燥温度≥60℃。

d 钢瓶干燥以后,用压缩空气吹扫瓶内杂质。

5.2.6.5 钢瓶内检a 用 220V/6.3V 低压防爆行灯伸入瓶内检查,腐蚀情况,有关沟痕、凹状、渣子等,若有渣子等需要重新清洗与干燥。

b 检查各丝口有无损坏,若有必须检修或更换新的。

c 装上阀门,安全堵如有损坏的应更换新阀门及安全堵。

d 准确称量干燥后的钢瓶重量(不包括钢瓶附件)记录读数。

称重后在规定的位臵上打上钢印(钢印必须明显清晰)写上检验日期及瓶重,还用白油漆在瓶尾部写上检验日期编号及单位和瓶重。

5.2.6.6 气密性试验经检验试压合格的钢瓶,首次充装时作气密性试验,气密性试验采用化学方法,用浓氨作检验试剂,用棉纱沾氨水检验钢瓶,如发现有白色烟雾产生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处理或报废。

5.2.6.7 测厚度测厚用测厚仪,凡需测厚的钢瓶,申报生产技术科处理。

6 生产调节,不正常现象处理及事故处理6.1 气瓶使用年限虽在 12 年以内,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严重腐蚀或损伤的应提前测厚检验。

6.2 气瓶无余压呈负压的应查证有无物料倒灌,若发现瓶内进入其它化学介质,必须进行清瓶处理,并申报生产技术科。

6.3 气瓶非本单位检验的钢瓶未得到制造及使用单位的技术鉴定的,申报生产技术科。

6.4 凡经检验,降压或报废的气瓶应打上钢印负责处理。

6.5 报废处理a 严格执行国家劳动总局和我公司关于液氯钢瓶充装、贮存、运输及检验试压的具体规定,经检验不合格的气瓶坚决报废,不能继续使用。

b 试压不合格的应预报废。

c 报废的钢瓶要进行破坏性处理。

7 设备开停及倒换接到调度开车通知需通知废氯气处理岗位准备接收废氯。

7.1 开启废氯输送泵(纳式泵)P-0902A/B。

7.1.1 打开废氯输送泵(纳式泵)循环酸冷却器 E-0902 的冷却水进、出口阀。

7.1.2.打开气液分离器 V-0907 的出口阀、纳式泵平衡阀。

7.1.3 启动纳式泵电源按钮。

7.1.4 打开纳式泵硫酸加酸口阀,冷却器硫酸回流阀,视硫酸冷却器回酸平稳,硫酸分离器液位在视镜 1/2 处时,关闭硫酸加入阀。

7.1.5 打开液氯包装废气去废气缓冲罐 V-0905 的入口阀、打开酸雾分离器 V-0908 去废氯处理的出口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