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思考

关于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几点思考
现代管理学以“细节决定成败”这一基本理念,诠释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注重细节、把握细节是成功之本。

德鲁克在《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说:“管理好的企业,总是单调无味,没有任何激动人心的事件。

那是因为凡是可能发生的危机早已被预见,并将它们转化为例行作业。

”这是企业管理追求的境界,机关政务工作也同样可以借鉴。

如何做到让政务工作管理归于“平淡”,让平时可能发生的问题都转化为“例行作业”,关键是要切实贯彻精细化管理的思想。

一、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精细化管理,又称精细管理、精益管理、零缺陷管理,作为现代工业化时代的一个管理概念,最早是由日本的企业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

从字面上看,“精”者,就是精心、精致、精美,不断提炼,精心筛选,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细”者,就是细致、细心、细思,深入下去,究其根由,由粗及细,从而找到事物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将两者“化”在一起,则变得内涵丰富起来。

当它与“管理”联系在一起,则是对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格调的追求。

作为机关政务工作来讲,所谓“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按照精确、细致、深入的要求,运用系统理论,明确职责分工,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加强协调配合,不断提高管理效能。

1、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流程管理。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流程导向式管理。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按照专业化分工的要求,由流程导向代替职能导向,对每一项工作都可以运用模板管理法,明确工作链、绘制流程图、搞好过程控制,推动内部管理专业化和工作运转程序化,使每一个环节既是过程又是结果。

2、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人本管理。

机关政务工作始终要靠人来开展,机关政务工作成绩最终要靠人来体现。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要在各相关环节建立激励人、鞭策人的机制,既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各种目
标的顺利实现,又兼顾“人”在机关政务工作各流程中“活”的作用。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一定程度上是将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的有机结合,既做到定人、定岗、定责,又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谐。

3、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是一种系统管理。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本质上讲,是系统性管理。

机关政务工作各环节必须相互协调、顺畅,整个管理体系才能发挥出最佳的管理效能。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不能单纯依靠个别处室或人对整个工作进行机械地、割裂式地控制,而应在科学量化的基础上,活跃组织的各个“神经”,对机关政务工作各环节实行灵活性与原则性兼顾的系统性管理。

综上所述,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就是为了实现机关政务工作管理目标,借鉴精益求精的管理思想,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科学的方法,细化管理流程,强化过程控制,对机关政务工作各项活动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的一种人本化的管理方式。

二、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目标
在机关政务工作中,开展精细化管理,总体目标是:以科学化为方向,以精细化为取向,不断改进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工作标准,细化责任,严格考核,建立起全过程、全方位的精细化管理体系,逐步实现管理思想科学化、管理组织精干化、管理方法精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管理人才知识化,逐步形成比较科学完善的精细化管理长效机制,全面提升政务管理水平。

具体目标有两个:
1、把事情做正确。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机关政务工作千头万绪,涉及方方面面、上上下下、左左右右,稍有疏忽,就有可能犯错误。

推行精细化管理,正是促进机关政务工作由忙碌繁杂向规范有序、由“过得去”向“零差错”转变的必然选择。

只有按照“精、准、细、严”的精细化管理标准来组织,以最积极、最认真、最谨慎的态度去落实,才能预防问题的发生。

具体而言,“精”,即把机关政务日常工作、服务与管理做得精益求精,追求最好;“准”,即机关政务
信息准确无误,对各种事项判断准确,决策计划制定准确,指令执行与反馈准确,工作时间、衔接事项等准确无误;“细”,即遇事忙而不乱,细致到过程的每一节点;“严”,即严格执行标准,严格执行指令,严格实施管理,严格控制偏差,力争把事情一次性做正确,同样的错误绝不犯第二次。

2、提升工作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技术工作是这样,机关政务工作也是这样。

在机关政务工作中推行精细化管理,就是要运用规范、标准和制度体系等各种管理工具对工作进行全方位、全过程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干部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工作慢吞吞,尽管事情是做正确了,但工作效率大打折扣,就不能算是精细化管理。

从事机关政务工作,应该像一台精密的仪器那样高效运行,才能实现效率的最大化。

三、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管理需要把握的几个方面
在机关政务工作中有效实施精细化管理,需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关系:
1、承续和创新的关系。

精细化管理是动态的管理体系,不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它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过程,需要我们一以贯之、持之以恒、与时俱进、精益求精地抓下去。

对于机关政务工作来说,精细化管理往往建立在先前经验管理基础上,应按照与时俱进、科学发展的要求,不断修正已不那么适应时代要求的工作方法和工作内容。

所以,精细化管理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承续和不断创新的过程。

2、眼前与长远的关系。

毋庸讳言,机关政务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是一个长期的、痛苦的自我扬弃过程。

但在改革开放和“小政府大社会”的大背景下,机关政务工作实现管理精细化是不可逆转的潮流,贵在着眼长远、持之以恒。

精细化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工作体系,既有总体目标设想,又必须有阶段性目标和举措。

好比我们共产党人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首先要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各项任务完成好。

我们既不能胸无大局,又不能好高骛远。

可以
从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实现精细化,杜绝问题的可能发生,在此基础上,不断创新工作内容,迈向高标准。

3、局部和全局的关系。

局部与全局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两者相辅相成。

没有局部就没有全局,反之亦然。

正确处理好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是做好机关政务工作的重要内容。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

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不是搞“繁琐哲学”,也绝不能因细废大,更不能因推行精细管理而忽视或弱化全局观念、整体观念。

通过精细化管理,不仅要实现个体能力的提升,培养人的一种深层次的涵养,延伸成为个人的内在气质、工作习惯和素养;更重要的是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方法,实现集体功能的最佳发挥,为全局目标的实现“架桥铺路”。

机关政务工作实施精细化管理,是实现政府工作高效运转的有益探索,其具体路径会随着实践的深化而不断完善和提升。

做好机关政务工作精细化,必须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抓落实,必须建立奖惩制度、加大考核力度,在正确率和工作效率上得以体现,真正让每一位政务机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机关形象有更大的提高和改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