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题库2-1-8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题库2-1-8

心律失常分析与梯形图解应用题库2-1-8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女性,42岁,风湿性心脏病。

长期服用地高辛,近1周因头晕伴胸闷不适就诊。

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10所示,心室率为40次/分(RR间距为1.5s),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是()。

A.房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心房扑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D.心房颤动,干扰性房室脱节
E.心房颤动,二度房室传导阻滞
梯形图显示心房律不规则,频率较快,为心房颤动;心室律规则,频率为40次/分,且与心房之间无传导关系,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下级起搏点(黑圆点)位于交界区,为交界性逸搏心律,从梯形图可以推测心电图上为窄QRS波群。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男性,9岁。

因行斜视手术检查心电图。

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4-5-11所示,应诊断为()。

A.三度窦房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B.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交界性逸搏心律
C.加速性交界性心律、干扰性房室分离
D.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室性逸搏心律
E.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未下传
心电图显示PR间期不固定,RR间距规则,心房率快于心室率,PP间距不齐,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短于不夹有QRS波群的PP间距,为室性时相性窦性心律不齐,常见于二度、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和发生期前收缩等情况。

梯形图可以帮助理解三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的产生机制。

问题:
[单选,A型题]患者女性,34岁。

心慌1月余。

心电图及梯形图如图4-5-12所示,应诊断为()。

A.房性期前收缩,部分未下传
B.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C.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D.二度Ⅰ型窦房阻滞
E.窦性心律不齐
心电图显示第2个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2:1传导,第2至第5个心搏的PR间期逐渐延长,RR间距逐渐缩短,直至P波后脱落QRS波群,呈4:3传导,应诊断为二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

图中第6个QRS波群为交界性逸搏。

心电图下的梯形图可进一步清楚的解释和帮助理解该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产生机制。

(11选5 )
问题:
[单选,A3型题]患者男性,80岁,高血压病史20年。

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3所示,窦性心率为60次/分。

梯形图中第3至第6个心搏用A行中的黑圆点表示,心率为105次/分,说明存在()。

A.A.窦性心动过速
B.交界性心动过速
C.房性心动过速
D.房内折返性心动过速
E.窦性心律不齐
问题:
[单选,A3型题]患者男性,80岁,高血压病史20年。

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3所示,窦性心率为60次/分。

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A.完全性左束支阻滞
B.完全性右束支阻滞
C.预激综合征
D.室内阻滞
E.房室结双径路现象
问题:
[单选,A3型题]患者男性,18岁,发作性心悸2年,突发突止。

记录到心慌发作时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梯形图如图4-5-14所示,心动过速时心率为180次/分。

心动过速发作前后的梯形图符号表示还存在()。

A.A.右束支阻滞
B.左束支阻滞
C.室内阻滞
D.房室旁路
E.室内差异性传导
问题:
[单选,A3型题]患者女性,58岁,发作性心悸10天。

查心电图并绘制梯形图如图4-5-15所示。

该梯形图显示的心律失常为()。

A.A.窦性心律不齐
B.窦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C.房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D.交界性期前收缩二联律
E.二度Ⅱ型窦房阻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