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和能分子热运动15.(2010,广州,4分)用图16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扩散现象说明气体分子。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①0℃,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气体扩散最快.答案:15.(1) B, A瓶中有红棕色气体, 永不停息无规则运动,④;14.(2010,安徽,3分)分子动理论是从微观角度看待宏观现象的基本理论。
以下现象,能用分子动理论进行解释的是【】A.风的形成B.烟从烟囱中冒出C.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能吸引轻小物体D.离花园较远处就能闻到花香答案:D25.(2010,烟台,4分)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二氧化氮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两瓶口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图16甲).抽掉玻璃板后,最终发现两瓶内气体颜色基本相同(图16乙).(1)这是一种什么现象?(2)它说明了什么?答案:25.扩散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每空2分)10.(2010,安徽芜湖,3分)我们的家乡芜湖四季如画。
下列景象中,能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的是A.初春的镜湖柳絮飞扬B.盛夏的陶辛荷花飘香C.深秋的赭山落叶飘零D.寒冬的长江烟波浩淼答案:B1.(2010,盐城)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嗅到瓶中醋的气味.这是因为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分子间有间隙①墨水滴在水中后散开 ②两表面磨平的铅块紧密接触后可吊台灯 ③一半酒精和一半水混合后体积变小C .分子间存在斥力D .分子间存在引力答案:A4.(2010,扬州,2分)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观点解释的是A .酒香不怕巷子深B .把青菜用盐腊成咸菜C .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 .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答案:C2、(2010,广东,3分)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1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 )A 、物质是分子组成的B 、分子间有引力C 、分子间有斥力D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 D15.(2010,广东肇庆,3分)如下图所示,根据分子动理论:①说明分子 ▲ ;②说明分子间 ▲ ;③说明分子间 ▲ .1.(2010,安徽蚌埠,3分)下列现象中,支持分子间存在引力的证据是A .两块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后会黏在一起B .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C .磁铁能吸引大头针D .破镜不能重圆答案:A7.(2010,镇江,2分)“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A .分子间有引力B .分子间有斥力C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分子很小内能8.(2010,广州,3分)如图9所示实验,试管口木塞冲出过程A .试管口出现的白雾是水蒸气B .试管口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内能增加C .能量转化情况与内燃机压缩冲程相同D .水蒸气对木塞做功,水蒸气的内能减少答案:D17.(2010,泰州,2分)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___________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答案:17. 加剧 做功 8. (2010,兰州,3分)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温度低的物体可能比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多B .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C .物体内能增加,一定要从外界吸收热量D .物体温度升高,它的热量一定增加8.A11.(2010,潍坊,3分)物理学把“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请你根据这个意思,结合所学知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B .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C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D .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11.AC6.(2010,盐城)下列生活情景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B .冬季人们常用热水袋取暖C .食品放在冰箱中,温度降低D .铁丝被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答案:D10、(2010,广东,3分)改变内能有不同的方式,图7(甲)是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里放一小团蘸了乙醚的棉花,当迅速压下活塞时,可看见筒内棉花燃烧起来。
这是通过______方式使玻璃筒内的空气______增加,温度升高,达到棉花的燃点,使棉花燃烧。
图7(乙)是通过______方式把试管里的水加热至沸腾。
10 、 做功 内能 热传递11.(2010,上海,2分)图6所示是王濛在2010年温哥华冬奥会500米短道速滑比赛中夺金的场景。
在滑行的过程中,冰刀与冰面之间的摩擦为_________摩擦(选填“滑动”或“滚动”);冰面的温度会升高,这是通过___________方式增加了冰面的内能。
11.滑动;做功图7 (8)4.(2010,无锡,2分)下列现象中哪一个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C.用热水袋取暖D.冬天站在太阳下的人会觉得暖和答案:A6.(2010,镇江,2分)下列所述的实例中,通过做功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冬天两手相互摩擦,手感到暖和B.在饮料中放入一些冰块,饮料变凉C.柏油马路被阳光晒热D.金属小勺在热汤中放一段时间后会烫手4. (2010,云南楚雄,3分)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0的冰块也有内能B. 温度高的物体,内能一定大C. 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D.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一定增大6.(2010,广东湛江,3分)属于通过做功途径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在火炉上烧水,水温升高B.感冒发烧,用冷毛巾敷额头C.用气筒给轮胎打气,气筒壁发热D.炎热的夏天,柏油路面温度升高6.C3、(2010,四川泸州,2分)冬天孩子们围着火炉取暖,这是利用的方式获取内能;而远离火炉的孩子同时还要靠双手反复摩擦让手感到温暖,这是利用的方式增加了手的内能。
(以上两空选填“做功”或“热传递”)19.(2010,宜昌,2分)生活中人们常说某些食品含有的“热量”多,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这个“热量”的含义应该是A.热量 B.内能 C.生物质能 D.温度比热容2.(2010,安徽,2分)大到核电站、火力发电厂,小到小汽车,都是使用水作为散热的物质。
用物理知识来说明:这是因为水的_________比其它液体物质大得多的缘故。
答案:2.比热容27.(2010,泰州,4分)本题有两小题:(1)图18所示是“比较水和煤油吸热升温特点”的实验装置.①加热过程中,用搅棒搅动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水和煤油吸热的多少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示数”或“加热时间”)。
②关于该实验的变量控制,下列要求中不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A.采用相同的加热方法(如酒精灯火焰的大小,与烧杯底的距离等)B.烧杯中分别装入相同体积的水和煤油C.使用相同的烧杯答案:27.(1)①使液体均匀受热加热时间②B冰封莱州湾2010年1月下旬,莱州湾出现了近30年来同期最为严重的海冰灾害,港口封冻、航道阻塞,近海养殖区全部被冰封,单目远望,昔日波涛汹涌的大海几乎全部被冰覆盖(图14).通常情况下,海水结冰比陆地上的淡水结冰困难得多.淡水的凝固点是0℃,而海水的凝固点是不确定的.10‰盐度水的凝固点是—0.5℃,24.7‰。
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33℃,35‰盐度水的凝固点是—1.9℃.今年海冰灾害发生早于往年,而且发展又如此迅速,主要是因为今年的气象条件与往年有较大的不同.进入2009年11月以后,我国北方地区经历了几次大的寒流天气,由于莱州湾相对封闭,海水的交换能力和流动性较差,寒流天气使海面气温下降,海水向外散热,海水冷却,温度降低,这是海水结冰的重要因素.伴随着寒流天气,与往年相比,提前到来的连续不断地几场大雪更是造成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23.(2010,烟台,6分)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1)陆地和海洋同处在寒流天气中,为什么海水容易散失热量?(2)为什么“雪”成了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答案:23.(1)提示:海水的比热容大于砂石的比热容.(3分)(2)由上述材料可知,海水的凝固点随盐度降低而升高.雪熔化后,海水盐度降低,凝固点升高,所以大雪是造成冰封莱州湾的罪魁祸首.(3分)17.(2010,潍坊,5分)如图是我国新研制的月球探测器样机.样机使用抗温差大的材料,是由于月球表面物质的比热容______(填“较大”或“较小”),温差大的缘故.样机还装配有表面凹凸很深的六只“大脚”,设计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较小 减小对月面的压强 增大于月面的摩擦11.(2010,盐城)同样的一杯热水,室温高时冷却得慢,室温低时冷却得快.老师要 求同学们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一个问题.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其中较有价值且可探究的问题是A .“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吗?”B .“热水冷却的快慢与它的质量、它与环境的温差有什么关系?”C .“为什么热水在室温低时比室温高时冷却得快呢?”D .“为什么热水的质量越大冷却得越慢?答案:B26.((2010,盐城,6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比较不同液体吸热升温特点”.在两个相同烧杯中分别加入初温、体积相同的水和食盐水,用相同酒精灯加热直到沸腾.(1)分别测量出水和食盐水的沸点,发现食盐水的沸点比水 高.其中水沸腾时温度计的局部放大图如乙图所示,水的 沸点为 ▲ ℃.(2)实验中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说明食盐水吸收的热量比水 ▲ (选填“多”或“少”). (3)能否仅由“加热食盐水到沸腾需要的时间长”得出食盐水比热容大的结论? 答: ▲ ;其原因是: ▲ .答案:(1)98(2)多(3)不实验中没有保持二者质量和升乙甲 第26题图高的温度相同33.(2010,宜昌,5分)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10所示。
(1)根据图像,某同学认为:“加热相同的时间时,甲升高的温度高一些,这说明甲吸收的热量多一些。
”这位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2)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__的吸热能力强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