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交通交通建设工程基桩完整性检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条为加强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基桩完整性检测质量管理,规范检测机构的市场行为,促进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的提高。
根据部《公路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2005】第4号令^、《水运工程质量监督规定》(交通部【2000】第3号令〕、《公路工程竣(交)工验收办法实施细则》(交公路发〔2010〕65号〉、关于实施《港口工程竣工验收办法》有关事项的通知〈交水发〔2005〕470号)和《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管理办法》〈交通部2005年第12号)等有关规定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检测方法的选定原则(一)检测方法的选定应具有代表性和满足工程检测的特定要求;(二)检测方法的选定与分析应综合考虑勘察、设计、施工等因素,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评价正确;(三)为保证检测结论的可靠性,可根据不同被检对象和检测要求,选用多种测试方法进行综合分析判断;〔四〉低应变反射波法与超声波法适用于检测基桩的桩身完整性,判定桩身缺陷的程度及位置,使用低应变反射波法时要求被检桩的桩端反射信号应能有效识别;钻芯法检测适用于检测基桩的桩长、桩身混凝土强度、桩身完整性、桩底沉渣厚度和桩端持力层岩土性状;基桩在釆用埋管超声波法检测的同时,宜根据具体情况辅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五)公路水运工程混凝土灌注桩应10跗进行完整性检测,其中钻芯法检测抽检频率应不少于相近条件下总桩数的3。
、(六)在江、湖、河、海等水中施工的基桩、桩长大于或等于30米的基桩、桩径大于或等于2.0米的基桩、长径比小于等于5的基桩应釆用埋管超声波法检测。
当业主、设计、监理、质监机构等单位有更高要求时,按具体要求执行;(七)当基桩施工过程出现异常现象(如停顿、堵管、导管埋置深度不够,塌孔等〉、基桩无破损检测发现波形异常、需进一步探明桩底沉渣和持力层情况、超声波检测管堵塞造成桩体下部无法检测、基桩混凝土试件强度达不到设计要求等情况,以及业主、监理和质监机构等单位发现施工过程基桩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对基桩进行钻芯法检测验证。
第三条检测要求〔一〕基桩完整性检测依据《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 111041-2000〉、《公路工程基桩动测技术规程》〈几V丁?81 -01 -2004〕、《港口工程桩基动力检测规程》〔111249-2001〕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00】106-2003 )5〈二〕低应变反射波法与超声波法检测基桩混凝土龄期宜达到14天以上,钻芯法检测基桩混凝土龄期不宜小于28天或预留的同条件养护试件强度达到设计要求;^三〕检测时要求桩头破凿至设计标高,上部浮渣清除干净,桩头平整,没有开裂松散情况,桩体砼强度应满足检测要求;(四)基桩检测过程监理应到检测现场,并签认检测桩号及相关资料;(五)基桩钻芯检测过程监理应全过程旁站,监理工程师对检测结果应进行签认,钻芯结果评定及试验报告应符合有关规范要求;(六)钻芯检测的基桩,检测机构应根据检测波形和基桩钻芯结果情况进行综合评定。
第四条检测机构条件(一)经省级及以上质量技术监督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即有0似证章),并包含基桩检测项目;(二)取得省级及以上交通主管部门认定并颁发的《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等级证书》,并注明基桩完整性试验检测参数能力,并经省交通质监局备案登记。
第五条检测人员资格(一)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高度负责的责任心;(二)必须持证上岗,并经岗位登记,且不得同时在两家及以上检测机构任职;〔三〕基桩完整性检测人员应具有基桩检测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取得交通部桥梁工程、结构工程或地基与基础专业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参加基桩完整性检测业务培训,经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经省交通质监局备案登记;(四)基桩完整性检测项目负责人和检测结果审核人,应熟悉基桩检测业务,具备三年以上试验检测工作经历;取得交通部桥梁工程、结构工程或地基与基础专业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参加基桩完整性检测业务培训,经理论考试与实际操作考核合格,并经省交通质监局备案登记;(五)基桩钻芯法检测人员应具有基桩钻芯检测相应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并取得交通部桥梁工程、结构工程或地基与基础专业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并经省交通质监局备案登记。
第六条检测仪器与设备(一)基桩动力检测所用仪器与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和工作环境条件应符合《基桩动测仪》(几7了 3055 ^中的规定,并具有良好的波形现场显示、记录和贮存功能;^ 二〕检测仪器设备应经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三)检测仪器设备在检测前后必须进行自检,确认仪器工作正常。
第七条检测工作组织与管理(一)为保证基桩原始资料的完整性,检测技术人员要收集齐全经监理签认的《待测基桩原始资料及检测确认单》、《基桩施工的成孔地质柱状图》、《终孔后灌注混凝土检查表》、《成孔现场检验报告单》、《基桩施工的混凝土灌注记录表》及桩位分布平面布置图等相关技术资料;‘(二)现场检测过程要严格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釆集的数据、原始波形的打印要清晰、真实、完整;(三)《基桩低应变反射波(超声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的I审核栏由检测机构负责人或技术负责人审核签字,审核签字后加盖检测专用章I(四)检知工作完成后7天内完成检测波形、数据的打印、报告编写、审;盖章及发放给委托单位;(五)基桩检测发现波形异常,对桩质量有质疑建议进一步钻芯验证时,-求以《基桩低应变反射波(超声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书面南形式通知委托方;(六)在每个单位工程检测完成后,要在1个月内出具基桩检测总报告,秦整理完成所有相关资料的归档工作;(七)现#基桩检测工作的组织、实施与完成要求不少于2 名技术人员参专。
现场检测人员负责对检测波形、检测数据的整理分析、签认,|并对基桩检测工作承担直接责任;I(八)检测人员要遵守廉政有关规定和制度。
第八条备案登记制度检测机构、|人员、合同应在省交通质监局备案登记,备案登记情况由省交適质监局在网上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一)机构备案登记。
基桩完整性检测机构必须携带工程检测计量认证合格证书、资质等级证书、营业执照到省交通质监局进行登记备案后方可承榄基桩完整性检测业务;(二)人员备案登记。
基桩检测人员必须携带职称证书、试验检测工程师资格证书及基桩完整性检测培训考试合格证书到省交通质监局进行备案登记后方可上岗从事基桩完整性检测工作;(三)合同备案登记。
基桩完整性检测机构在签订检测合同后,必须及时将合同报省交通质监局备案。
第九条统计报告制度为及时掌握各项目基桩质量状况,加强宏观管理,检测机构应及时将基桩检测结果及工作开展情况报告省交通质监局。
(一)不合格基桩报告制度。
检测机构对评定不合格基桩应在2天内将检测波形与检测报告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省交通质监局。
建设单位应及时组织设计、监理、施工单位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意见,并将不合格基桩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情况报送省交通质监局;(二)月度报告制度。
检测机构应在每月23曰前将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基桩检测情况(填报《基桩检测结果统计汇总表(月报访),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报送省交通质监局;^三〉年度报告制度。
检测机构应在每年的1月15日前将上一年度所承担工程项目的基桩检测情况报送省交通质监局。
检测机构应重视基桩检测的统计报告工作,安排专人负责,确保报告及时、准确。
第十条检测机构应加强内部管理,提高基桩检测水平,不得恶性竞争,扰乱检测市场,严禁出具虛假报告。
(一)基桩检测工作应当遵循科学、客观、严谨、公正的原(二)检测机构应当建立严密、完善、运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并按照有关规定对仪器设备进行正常维护,定期检定或校准;^三〉检测机构对其检测工作质量及所出具的检测报告负责;^四〕试验检测人员对检测结果所出具的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负责;(五)基植检测报告内容和格式应统一,且完善审核程序,加盖计量认证0心章、资质认证章及公章后生效。
第十一条质量监督机构应加强基桩完整性检测工作的监督检查。
(一)对检测机构进行技术咨询和指导;(二)对检测机构、人员及基桩检测活动实施监督检查;(三)加强基桩工程现场抽检力度,对质量问题较多或对质量有疑问的工程将加大抽检频率或采取各种有效的检测方法进行验证;(四)建立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档案,开展检测机构和检测人员信用等级评定,并将检测机构及检测人员的信用情况适时向社会公布;(五)定期、不定期组织基桩检测比对试验,验证检测机构能力,并公布比对试验结果。
第十二条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干预基桩检测质量的客观评定工作,在检测过程中,如遇到干预或阻挠检测工作正常开展的,可向交通质量监督机构申诉。
第十三条福建省交通建设工程的基桩完整性检测应遵守本办法,违反本办法的责任单位和人员,将按照相关规定处理。
在基桩检测过程中弄虚作假、违反职业道德的单位和人员,给予通报批评、记入不良行为记录、取消该人员的检测资格或检测机构基桩完整性检测项目,降低或注销试验检测机构等级等处罚。
情节严重的,报上级主管部门处理。
第十四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附表:1、《待测基桩原始资料及检测确认单》;2、《基桩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3、《基桩超声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4、《基桩检测结果统计汇总表〖月报1附表4:基桩检测结果统计汇总表(―月报)附表1:待测基粧原始资料及检测确认单施工负责人:监理:附表2:基粧低应变反射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工程名称:控制编号:工程名称:控制编号:町附表3:基粧超声波法检测结果汇总表检测:分析:审核:日期:年月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