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品类管理的理念来解决采购工作中
的实际问题
一.新品的引进及品种的淘汰
在日常工作中一直困惑,我们在不断的引进新品,但新品的产出并不高,总是不能达到提升销售,丰富品种的目的。
不停的有新品的引进同时也不停的有品种淘汰,最终辛苦一年下来,有效品种并不见增加,为什么呢?
其主要原因是我们未能对每个品类进行角色的定位,如在工作伊始先将各个品类进行角色定位,确定哪些是目标性品类,哪些是常规性品类,哪些是季节性品类,哪些是便利性品类,工作就很明确了,知道目标性品类是我们工作中计划要做大的品类,因此在品种的引进时就要注意该品类的深度和广度,换就话说就是要引进不同品种规格及价格的单品,季节性品种同时也有了引进的推进表,如冬季品种应该在7月份开始计划引进,8月份上报公司完成流程,9月份订货到货铺货到门店,10月份开始大肆的活动促销,到1月底停止进货,2月份淘汰,引进夏季品种。
有了这个明确的目标就可以在年初将品种引进计划做出来了
并根据计划追踪达成情况。
新品导入的同时要对新品进行品种培养计划推进表,时间段不少于3个月,3个月后根据品种的在品类的表现情况进行评估转正或淘汰。
二.品种如何营销
我们对于营销常做的事情就是打折,特价结果发现活动品种越来越多,什么顾客仍然觉得贵呢?是不是我们的活动效果或活动方式出了问题呢?
其实主要是对没有有效的选择品类策略。
因为只要我们在工作中确定了品类营销策略,
如我们的特价,买赠等活动其实就是为了增加客流量,捆绑,加元换购的目的就是为了提升客单价,如我们要做大心脑血管那该部类超低特价就是属于自我保护了。
因此根据该品类策略就可以很明确的知道哪些该打超低价,哪些品类该进行捆绑销售,哪些品类该进行换购,这样即保证了利润,有起到很大的价格宣传作用。
对品类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三.如何保持利润
竞争如此白热化的市场如何保证药房的利润,让公司有更大的利
润,是我们每一个采购应该考虑的问题。
是不是大量的引进高毛利品种就可达到这个目的呢?其实现实不是这样的,过度的导购及同质化的高毛利品种似乎对毛利的帮助并不大。
现有的价格策略有:天天平价—沃尔玛。
高低价格组合---家乐福
每日合理价格---专业店(包括药房)根据各品类的策略及角色确定该部类的毛利率,并对各品类的竞品,次竞品,普通品,高毛利的品种的SKU数及销售占比进行评估,如目标性部类竞品数就可以较多,但也要考核竞品数与销售占比是否合理,如保健品的部类的品类策略是产生利润的部类那竞品数就应该没有或相对过少。
这样就即可以保持价格形象又可以保证企业的利润。
其实应用品类管理对采购的帮助还有很多如,下货率的提升,陈列品种的确定,营业外收入的完成,跟供应商有效的谈判的协助等,希望自己学到的一些只是能够符合贵公司的整体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