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法范畴
概念:
语法范畴是由词的语法形式所表现出来的语法意义的聚合,是语法意义的类。
同一性质的语法意义进一步概括成类,因而成为语法范畴。
语法意义语法范畴
单数
数
复数
普通体
进行体体
完成体
形态与范畴的关系
形态是词的变化形式方面的聚合:英语的数的形态变化有两种形式: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
动词时的形态变化有三种: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的变化形式。
语法范畴是词的变化形式所表示的意义方面的聚合。
3.形态变化→语法意义→语法范畴
s →复数意义→数范畴
ing →进行体→体范畴
所以语法范畴是对语法意义的概括。
一个语法范畴必须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一性质互相对立的语法意义构成,也就是说只有表示共同的意义才能构成语法范畴,如单数与普通体不能构成数或体的范畴。
语法范畴的分类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名词
体、时、人称、态→动词
⒈性:某些语言里的名词的分类,也会在句法上与之相关的词上反映出来。
名词的性范畴是词在入句前就确定的。
如俄语、德语的名词有阳性、阴性、中性的分别。
法语的名词有阳性、阴性的分别。
⒉数:数表示名词、代词等所指称的事物的数量。
这个数量不是由数词、量词表示的,而是由名词、代词等自身的形态表示的。
如英语room是单数,rooms是复数,这的词尾“s”就是表示复数语法意义的形态。
⒊格:表示名词、代词在句中和其他词的关系。
它的意义直接和句法有关。
体:表示动作行为进行的各种阶段和状态。
常见的是“完成体”、“未完成体”(持续体、进行体)。
英语动词有普通体、进行体、完成体。
汉语动词的体范畴有人指出有四种:a,未然体(动作尚未发生),如:“你开窗户了吗?”。
b,曾然体(动作曾经发生)如:“你开过窗户了吗?”。
c,已然体(动作已经发生),如:“你开了窗户吗?”。
d,持续体(动作持续进行),如:“窗户开着吗?”。
时:时又称“时制”,表示行为动作发生的时间,即以说话的时间为准,
指出谈话中所说的行为或过程是发生在过去、现在还是将来等等。
许多语
言的动词有三种基本的时: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每种时都有一定的
形态标志。
人称:表示动作行为是由谁发出的。
英语动词的一般现在时单数有第三人称的形式变化,加后缀(e)s,动词be的现在时单数则有三种人称形式变化:am, are, is。
各语言中人称代词都有人称的区别,但代词的人
称一般不属于语法范畴,因为没有形态变化。
汉语没有人称的范畴。
态:表示动作同主体的关系,一般通过动词的形态变化表示主动态和被动
态。
a,主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发出者。
如,I see a bird;
b,被动态,表示主体是动作的承受者。
如,A bird is see by me。
各个语法范畴的共同特点
⒈有共同的意义领域。
单数与复数不同,但都是数。
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不同,但都是时。
单数和过去时没有共同的领域,所以不能归入一个语法范畴。
⒉同一语法范畴中的各个变化形式是互相对立的、排斥的。
在组合的时候,选择甲就排斥选择乙或丙。
如选择现在时就不能选择过去时或将来时,选择第一称,后面的动词要与第一人称一致。
⒊同一语法范畴中各个项所表示的意义不仅取决于它本身,而且也取决于它和其他动词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某个意义发生了变化,其他项的意义也会随之发生相应的变化。
项的增加或减少也会引起其他项的意义的变化。